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肠炎康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肠炎康组62例采用肠炎康煎剂保留灌肠,对照组66例口服SASP,疗程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纤维肠镜、病理活检的变化情况.结果:肠炎康组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为65.2%,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肠炎康治疗慢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 标签: 慢性结肠炎 肠炎康 保留灌肠 临床观察
  • 简介: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胃黏膜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后,各国学者经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HP与慢性活动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发病有密切关系,虽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近年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形态学 流行病学 胃黏膜HP培养 青霉素 万古霉素
  • 简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结直肠一种原因未明的非特异性炎性疾病。1859年,SamuelWilks首先提出这个专业名词。到了20世纪初叶,在《皇家社会医学》(RoyalSocietyofMedicine)上已收集了300多例UC的报道。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UC的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与遗传、自身免疫、感染、饮食、心理因素、口服避孕药、环境及氧化代谢等因素有关。研究表明,UC的发病机制与宿主对外界抗原物质过敏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关系密切。另外,认为细菌性感染并非致病因素,而是诱发和加重其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UC的临床特点是病程长,反复发作,可引起肠壁发生严重病理变化。近年来,UC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病情况亦不同(见表1)。据日本厚生省2000年的资料,自1994年以来该国每年发病人数均增加3000-3500多例。在我国,目前UC病人亦有不断增多的倾向。从1981年到2000年我国医学文献报告10218例,其中最近十年报告的病例数目是前10年的3.8倍,特别是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上报告的病例达3065例,远远超过UC高发区全欧洲同期(1991/1993)新诊断的患者数(1397例)。

  • 标签: 结肠炎 溃疡性 炎性肠疾病
  • 简介:干细胞因子(SCF)是一种与造血细胞、生殖细胞和色素细胞生长发育相关的细胞因子。本研究利用pEX31B载体,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表达出重组人SCF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约占菌体蛋白的20%,经制备电泳纯化,纯度达90%以上,为制备人SCF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干细胞因子 融合蛋白 表达
  • 简介:目的评价变色液体培养基快速检测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变色液体培养基接种痰标本培养,并与改良酸性罗-琼氏(Lowenstein-Jensen,L-J)培养基平行比较.结果911例痰标本的涂阳检测率为29.1%,变色液体培养阳性率为43.4%,略高于改良罗-琼氏(L-J)培养阳性率40.1%,变色液体培养基和改良罗-琼培养涂阳平均检出时间分别为6和18d,涂阴平均检出时间分别为15和28d,污染率分别为2.7%和2.1%.结论变色液体培养基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快速、简便、可靠和实用性好的特点.

  • 标签: 快速培养 结核分枝杆菌 变色液体培养基
  • 简介:目的探讨清热燥湿、健脾止泻类中药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溃疡性结肠炎31例,其中15例采用拟溃结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作为治疗组;16例采用西药柳氮磺砒啶(SASP)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5.0%(P(0.05);复发率分别为20.0%和50.0%(P〈0.05);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组也短于对照组。结论拟渍结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优于柳氮磺砒啶,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该方有减轻肠道水肿、充血。促进粘膜愈合的功效。

  • 标签: 溃疡性 结肠炎 拟溃结灌肠方 保留灌肠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34岁。因左下肢软组织感染于1999年7月入院,体温38~39℃,末梢血白细胞23.7×10~9/L,中性0.819,淋巴0.18。入院后行左膝关节切开引流术,术后诊断为左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关节液培养出放射土壤杆菌。临床最初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和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16万U静脉点滴;两周后改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16万U冲洗患处1/4h。创面肉芽逐渐生长新鲜。1个月后自动出院。2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将关节液分别进行普通营养肉汤和高渗肉汤增菌培养。35℃培养24h后普通营养

  • 标签: 中分离出 关节液 分离出放射
  • 简介:自幽门螺杆菌(HP)被人们认识以来,其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相关性已被广泛认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已被成功应用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等,在治疗及预防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在胃癌的防治中,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干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尝试分析幽门螺杆菌与癌前病变的关系,以期能对癌前病变的防治有所裨益.

  • 标签: 胃癌 幽门螺杆菌 HP 胃粘膜 肿瘤
  • 简介: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与自身免疫有关,精神刺激、劳累后常发作,病变部位主要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少数可累及全结肠。肠粘膜局部可有水肿、充血、瘀血、出血点、糜烂、溃疡等改变。我们应用中药内服结合西药灌肠对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心身疾病 慢性结肠炎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评价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anitidinebismuthcitrate,RBC)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治疗的疗效.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对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BC)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资料来源检索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协作网上消化道专业试验数据库、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手工检索发表与未发表的中文文献.纳入标准收集比较RBC或以RBC为主的二联、三联、四联方案与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H2RA)、其他铋剂或安慰剂治疗根除H.pylori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无论是否使用盲法或发表语种均不受纳入限制.资料提取与统计方法两名评价人员独立提取资料.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4.1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篇RCT共治疗3638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其中高质量的试验有八篇,双盲试验有五篇,单盲试验有三篇.Meta-分析的结果,RBC和对照组比较,OR值为3.06(95%的可信区间[2.62,3.58],P<0.00001.但具有显著异质性(P<0.000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OR值为2.05(95%的可信区间[1.29,3.25],P=0.002).敏感性分析提示文章的质量及研究样本的大小并不影响分析的结果.试验未发现严重的副作用.结论RBC根除H.pylori疗效优于对照组,是一个值得选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雷尼替丁枸橼酸铋 幽门螺杆菌 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副作用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28岁。既往腹痛、腹泻病史2年。2005-06住我院,经结肠镜等检查确诊为全结肠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经美沙拉秦、泼尼松等治疗,腹痛、腹泻减轻。出院后继续服用上述药物治疗。2005-12-12出现腹痛,褐色便,每日10余次,伴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12-21出现意识模糊,22日来我院就诊,以溃疡性结肠炎收入院。查体:嗜睡,反应迟钝,其余无异常所见。

  • 标签: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药物治疗 病例报告 美沙拉秦 意识模糊
  • 简介: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临床观察中发现许多病人之所以反复发作与精神、劳累饮食、感染、治疗中断等有关,常为本病诱发因素[1].本调查欲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相关知识认识及行为改变情况,以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

  • 标签: 健康教育 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 效果评价 全程 反复发作
  • 简介:抑酸药奥美拉唑是目前临床上根除对Hp三联疗法的主药。国外有报道认为,奥美拉唑等抑酸药Hp在胃内分布有影响,但结果有所不同,而国内相关报道甚少。作者通过组织学方法检测单纯给予奥美拉唑治疗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前、后胃粘膜Hp检出率、密度及胃炎活动性的变化,探讨奥美拉唑对Hp在胃内分布的影响。

  • 标签: 奥美拉唑 胃内分布 幽门螺杆菌 HP检出率 十二指肠溃疡 组织学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捡测支气管灌洗液中抗酸杆菌的最佳方法。方法对155例痰涂片阴性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灌洗液采用涂片、集菌、改良罗氏培养法及Bactec培养法4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抗酸杆菌。结果阳性检出率直接涂片法为2.6%,集菌法为11.6%,改良罗氏培养法为18.1%,Bactec培养法为31.6%;集菌、培养法与直接涂片法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疑似肺结核患者支气管灌洗液进行抗酸杆菌检测时,最好采用集菌和培养法同时进行,才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最有价值的资料。

  • 标签: 抗酸杆菌 支气管灌洗液 检测方法
  • 简介:本文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回顾性随机调查11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病例,分析三种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说明了药物经济学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成本-效果分析 治疗方案 消化性溃疡 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