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前后直肠肛门反射的变化。方法: 选择在 2017 年 9月至 2019 年 8月被我院肛肠科收治的 80例直肠肛门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肛瘘类型分组,其中高位肛瘘患者纳入 A组,低位肛瘘患者纳入 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直肠静息压( RRP)、肛管最大收缩压( AMC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 ALCT)、肛管静息压( ARP)等直肠肛门反射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手术治疗后患者 RRP、 AMCP、 ARP等指标有所下降,其中 A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 B组,经 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ALCT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直肠肛门手术后可引起肛管内外括约肌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直肠肛门反射下降,尤其对高位肛瘘患者影响程度更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 标签: 直肠肛门瘘 手术治疗 直肠肛门反射 变化
  • 简介:【摘要】 直肠肛门先天性疾病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包括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等疾病。先天性巨结肠是指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在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需要进行根治手术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和部分扩张结肠。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的发生是由于胚胎第 7周~第 8周时泄殖腔发育缺陷形成肛门闭锁、狭窄并瘘管,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需通过手术建立正常的排便功能[ 1]。而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术后肛门的正确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现采用立见护创液 与 1∶5000 PP粉坐浴比较进行肛门皮肤的护理,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先天性肛门直肠疾病 术后护理 立见护创液
  • 简介:直肠肿瘤的局部切除术因兼有手术创伤小、风险低,术后无性功能和泌尿功能的障碍,也无人工肛门的痛苦等多项优点而广受患者和医生的欢迎。然而由于直肠特殊的解剖位置,使某些部位的直肠肿瘤在采用局部切除的技术上有一定的困难。因而在外科手术的历史上派生出了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直肠肿瘤的局部切除术。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1)经骶部尾部的直肠肿瘤切除术(即Kraske手术);

  • 标签: 手术创伤 经肛门括约肌 直肠癌 Kraske手术 局部切除术 直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肠科常见急性疾病,发病急骤,疼痛剧烈,易破溃后形成肛瘘,脓肿严重的容易引起败血症中毒症状,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旦形成,应立即早期切开,以减轻局部张力,阻断其扩散和向四周蔓延。不正确的切口及处理,对患者不仅延误病情而且时常造成二次手术,因此我们探讨肛门周围脓肿手术治疗正确切口选择方法及术中和术后应该注意几个方面问题。方法依据脓肿部位不同对23例确诊为肛周脓肿病例采用弧形切口、纵型(放射状)切口、梭型切口、对口引流、其它切开引流挂线等不同的切口手术方式行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3例病例中一次性治愈22例,占比95.7%,复发及2次手术1例,占比4.3%,总有效率100℅。结论肛周脓肿手术切口选择非常重要,正确的切口选择可以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切口选择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028-01
  • 简介:目的:比较相同适应证下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TEM)和传统手术治疗直肠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3例直肠原发距肛缘4cm以上的良性肿瘤和T2期前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为34例患者行传统手术,包括经肛门局部切除术、Kraske术、Dixon术;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为29例患者行TEM手术。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和肿瘤分期具有可比性,TEM组和传统手术组肿瘤直径(2.4cmvs.2.35cm,P=0.983)和肿瘤距肛门距离(8.0cmvs.7.0cm,P=0.2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M组手术时间(58minvs.77.5min,P=0.044)、出血量(10mlvs.80ml,P〈0.001)、术后进食时间(1dvs.2d,P〈0.001)、术后住院时间(3dvs.5d,P〈0.001)和应用止痛药(0mgvs.10mg,P〈0.001)等方面优于传统手术组。两组短期并发症(2vs.7,P=0.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M组在17个月的中位随访过程中未发现肿瘤复发,传统手术组中位随访40个月,2例(5.9%)复发。两组均无肿瘤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在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TEM是治疗直肠肿瘤的有效方法。同传统手术相比,TEM具有患者创伤轻、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窥镜检查
  • 简介:摘要由于现代人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辛辣刺激的食物、大量酒精的摄入等因素,直肠疾病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对于直肠肿瘤,该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对于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来说,目前主要主张外科手术治疗,即外科局部切除手术,在临床上,通过该治疗手段,能够达到彻底治疗直肠肿瘤的目的,通过局部外科切除病变的组织治疗直肠肿瘤,外科切除手术有两种术式,一种是通过切除肛门暴露病变组织,在直视下切除直肠的肿瘤,这种手术方式对别人的创伤相对较多,而另外一种手术方法则较为微创,借助肛门内镜的帮助切除直肠肿瘤,达到治疗的目的,本文对肛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做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背景:传统的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的研究进展使得直肠手术的保肛率大大增加,但仍有10%~30%的患者需要行肠造口.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经肛门局部切除术主要用于那些不能在肠镜下切除的、宽基底的良性肿瘤和预后因素好的早期恶性肿瘤,但是它只能切除位于远端直肠的病变,而且复发率高。

  • 标签: 直肠肿瘤 手术治疗 肛门内镜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 微创 经腹前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手术治疗早期直肠癌和直肠腺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直肠肿瘤切除术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距齿状线平均(6.2±2.5)cm,肿瘤直径(1.5±0.9)cm。结果本组24例均成功完成腔镜辅助下经肛门直肠肿瘤切除术,其中直肠腺瘤12例,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例,直肠癌6例(包括T0期4例,T1期1例,T2期1例)。术中出血(20.5±8.8)ml,手术时间(35.2±15.5)min,术后住院3~9d。1例T1期侵及黏膜下层外1/3,再次入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1例T2期侵及黏膜肌层,拒绝再次手术后失访。23例平均随访(18±6)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手术治疗直肠肿瘤操作简单,手术难度小,在合理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经肛门手术
  • 简介:目的评估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治疗直肠腺瘤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6年9月至2010年2月共32例术前诊断为直肠腺瘤的患者接受TEM治疗,总结其治疗结果.结果全组患者肿瘤直径0.6~10.0(2.31.2)cm.手术时间为20~180(平均7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小于10ml,无中转开腹手术.22例(68.8%)行创面缝合,其中全层切除14例;有2例上段直肠肿瘤行全层切除时切穿至腹膜腔,予腔内连续缝合修补破损,术后均未发生肠漏.R0切除31例(96.9%).术后病理示单纯腺瘤12例;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腺瘤局灶癌变5例,均为T1期.术后并发肛门出血、急性尿潴留和肺部感染各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5(3~8)d;平均随访23(2~43)个月,2例出现复发.结论TEM手术创伤小、切除精确,是一种对直肠较大腺瘤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 标签: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 直肠腺瘤 局部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舒适护理在肛门直肠疾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肛门直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在病情变化,心理以及生活能力方面的情况。结果通过对比结果显示,在对肛门直肠疾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后,患者在病情好转,心理以及生活能力方面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并且并发症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常规护理相比,舒适护理更加的人性化,在患者恢复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肛门直肠疾病 效果分析
  • 简介:相对直肠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术而言.直肠肿瘤局部切除因同时兼有手术创伤小、风险低、康复快、能保肛且术后无性功能和泌尿功能障碍等多项优点而受到患者和医生的欢迎。然而,由于直肠特殊的解剖位置,某些部位的直肠肿瘤采用局部切除术在技术上有一定的困难和风险。

  • 标签: 直肠肿瘤 显微手术 肛门内镜 局部切除术 应用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围手术期处理方法,降低手术死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以来诊治的45例先天性肛门闭锁的临床资料。结果按照直肠盲端至肛门皮肤的距离分为高位、中位、低位闭锁三类,其中行肛门成形术治愈25例,行结肠造瘘术或直肠瘘管扩张术解除梗阻出院13例,死亡7例,死亡率15.6%。结论先天性闭肛无瘘者属低位完全性梗阻,死亡率与手术延误成正比,因此必须尽快利用简单的手术方式解除梗阻,抢救患儿生命。

  • 标签: 新生儿 先天性 直肠肛门畸形 围手术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10例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n=55)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n=55),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患儿依从性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4%和16.36%,P<0.05;组间住院时间,患儿依从性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患儿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 手术 肛门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经肛门微创手术(TAMIS)与传统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至两组,分别实施传统手术治疗、TAMIS治疗,并将其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  对于直肠癌患者而言,对其实施TAMIS治疗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肛门微创手术(TAMIS) 传统手术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门直肠疾病术后换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外科在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肛门直肠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术后换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整体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肛门直肠疾病患者术后换药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肛门直肠 术后换药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评价低位直肠肛门外切除、保留原位肛门、防止癌组织残留的手术疗效。方法随访该术式后2年以上的患者68例,回顾分析相应的68份病历资料(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结果6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访至术后2年无手术死亡,无术后吻合口狭窄、漏、出血等;有肛管部位钛钉异物感、钛钉脱落致微量渗血现象,无局部复发;全组患者大便自控功能满意,无排尿功能障碍,性功能良好。结论经肛门外直视下操作,能够达到理想的切除范围,单管吻合器钉合严密牢固,无双吻的“危险三角区”、原位肛门术后自控大便功能满意,相对于手工或双吻手术安全,是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的一种新选择。

  • 标签: 直肠肿瘤 结直肠外科手术 外科缝合器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直肠腺瘤癌变患者通过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9年5月到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直肠腺瘤癌变患者,共计80例,按照双盲法对患者随机分组。其中给予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参照组,给予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观察对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比较两组的手术各项指标,研究组均好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直肠腺瘤癌变患者通过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加确切,可以有效减轻对患者的创伤,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问题,从而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直肠腺瘤癌变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