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交叉血试验中分别应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的血结果。方法:筛选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接受交叉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需求的患者共计12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所占比例一致的两组,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凝聚胺法,观察组应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观察组血时间对比差异显著,所得结果为P

  • 标签: 交叉配血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 凝聚胺法 配血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本院静中心(PIVAS)差错,提出防范措施,降低PIVAS差错率,提高成品输液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选取本院 2021年1-6月PIVAS差错资料,通过分析差错类型和差错内容,找出差错原因。结果 2021年1-6月本院PIVAS总医嘱67688组,差错共103组,通过防脱防范措施实际差错12组,实际差错率0.017%。结论本院PIVAS通过强化业务知识、规范配置操作、加强各个流程上的质量控制等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对防范措施坚持持续优化改进,减少差错的发生,降低差错率,保障成品输液的质量,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用药。

  • 标签: 静配中心 差错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静中心前置审方中使用PDCA的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该时间段本院的审方数据进行研究和观察,分析其处方审查过程中存在的漏审、误判以及不合理的现象,并针对该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改善。结果: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审方数据中心显示,处方漏审率为0.068%,处方误判率为0.023%,不合理率为0.675%。对其进行分析后发现,主要问题分别在人员、工具、方法、药师等因素上。在对其进行改进后,其相关数据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此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为此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在PDCA的基础上审方现存的问题进行改进,可有效提升其审核的效果。

  • 标签: PDCA循环 静配中心 审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静中心护理人员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静中心医护人员54名作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方式对其焦虑情况进行评分,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静中心工作人员在年龄、工作年限、月收入、任职方式及担心出错比较(P<0.05);年龄、工作年限、任职方式、担心出错为发生焦虑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静中心工作人员的焦虑情况还是比较严重,其中年龄、工作年限、任职方式、担心出错为独立因素,需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年轻护士的收入和专业水平,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进而保障其工作效率。

  • 标签: 静配中心 焦虑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化疗药物是肿瘤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化疗药物使用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加,负责配置化疗药物的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突出。本文通过探讨分析化疗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危害来源,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减少职业暴露,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化疗药配置 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近年来,口服液制剂研制与发展迅速,因其使用方便、口味适宜,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经常被药品,保健品,食品等工业选用。现从口服液的无菌操作,PH值、含量、澄清度等方面论述了影响其质量的一些因素,对口服液制剂配制过程中的几个工艺控制点做了初步综述,希望其能在口服液配制中发挥一些指导作用。

  • 标签: 口服液含量 PH值澄明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审方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为我院临床药物治疗合理性、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对2021年1月-12月我院PIVAS全部静脉用药医嘱中不合理医嘱进行归纳、整理,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情况基本分为以下7大类,分别是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配伍禁忌和不良相互作用、适应症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重复给药。结论:静脉中心药师在审核医嘱中能够及时发现不合理之处,并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反复确认医嘱的合理性、适宜性,可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保障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静配中心 不合理用药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本研究中通过应用不同的院感控制管理措施,探究优化院感控制管理对静中心输液质量的影响与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开始于2021年7月结束于2022年7月,分析静中心在为患者输液的过程中院感控制管理举措中的不足与问题并进行优化,以此分析优化前后静中心输液的质量。结果:数据结果显示在应用优化院感控制管理举措后,我院静中心的输液质量水平大大提升,与优化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优化院感控制管理后,静中心出现输液感染的可能性较低,(p<0.05)。结论:在静中心输液提升的过程中优化院感控制管理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优化与改进可以进一步促进静脉输液质量的提升,有效规避输液感染的不良情况。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输液质量 院感控制管理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失效模式以及影响分析(FEMA)在我院静中心高危药物管理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我院静中心从2022年1月起使用失效模式分析以及影响分析,对比观察静中心实施FEMA前后高危药物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良事件情况以及处方不合格情况。结果 静中心自从使用FEMA后高危药物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有着显著降低(和使用FEMA之前相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使用FEMA之后静中心出现处方不合格的概率有着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静中心通过使用FEMA管理模式之后工作人员对于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高,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一种可靠的管理方法。

  • 标签: 失效模式以及影响分析 静配中心 高危药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三镇痛模式在急诊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急诊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镇痛处理,研究组给予三镇痛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镇痛4h后模拟疼痛评分(VA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创伤患者治疗中应用三镇痛模式,能够针对性的缓解不同患者疼痛感,镇痛效果较好,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 要 2020 年3 月11 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1]。2020 年5 月8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2],三综合医院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作用[3],不仅承担着传染病的筛查、疫病报告、医疗救治,还承担着医疗机构内传染病的预防、院感控制以及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4]。本院作为遵化市唯一一家三综合医院,在本市疫情防控常态化进程中发挥了主角作用,确保了本市在疫情防控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三级综合医院  疫情常态化防控   实践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在本研究中对我院静中心配置人员出现锐器伤害的主要原因开展深入分析,并比较应用防范举措前后的锐器事件发生情况。方法:本研究开始于2021年8月结束于2022年8月,分析静中心配置人员出现锐器伤害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对应的防范措施,分别统计防范措施应用前后我院静中心配置人员出现锐器伤害事件数。结果:数据结果显示,导致静中心配置人员出现锐器伤害的主要原因为针头刺伤、安瓿割伤等,在应用对应的防范举措后,配置人员出现锐器伤害的可能性大大降低(p<0.05)。结论:在静中心中配置人员出现锐器伤害的原因相对较多,其中主要的受伤原因为针头刺伤与安瓿割伤的,在采取对应的防范举措后将有效降低配置人员出现锐器伤害事件的可能性,有利于临床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升。

  • 标签: 静脉用药配置中心 锐器伤害 配置人员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投诉发生情况,了解该院患者满意度并深入剖析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医院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随机调查2021年度住院患者、门诊患者满意度,回顾分析2021年医疗投诉发生情况。  结果  住院患者满意度为99.92分,门诊患者满意度为99.10分,门诊投诉发生率59.77%,医疗质量投诉占比48.84%,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有门诊医疗服务能力、医疗质量、医患沟通等。结论 住院患者满意度尚可,门诊满意度有待提高。建议从加强门诊流程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管理等着手,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   患者满意度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简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背景,提出了几点探索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并以我院为例,采取现场入户调查与关键知情人访谈,对象为本市的城乡居民,调研样本按照经济水平取4阶段( 县\区、乡镇\ 街道、村\ 居委会、户) 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及数据分析。本文阐述了三综合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践工作,包括能力评价、医疗平台状况分析等,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医疗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三级医院 优质医疗资源 下沉基层 实践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于二库房管理模式影响。方法:选取2021 年1 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新近护士共1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库房取物,观察使用实施循证管理模式法前后取物速度有无差异性。结果:实施循证管理模式法前后护士取物速度及满意度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循证护理对于库房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库房管理 病房
  • 简介:【摘 要】 目的:分析某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特殊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 2020 年1 月—2020 年 12 月间ICU住院患者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用药医嘱,统计和分析其各特殊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 (DDDs)、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ICU住院患者特殊抗菌药物 DDDs 最高的是美罗培南(1015.83),其次是比尔培南(277.5),最低的是两性霉素b脂质体(6.29);联合用药以一联为主,共使用168例次,一联药物中美罗培南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二联用药,共使用111例次,二联以美罗培南联合去甲万古霉素使用频率最高。一联和二联总占比为92.69%。结论:医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以一联和二联为主。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严格管理确保住院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住院超30天患者长时间住院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为缩短平均住院日提供对策。方法 通过病案系统筛选导出某院2019-2020年住院超30天的患者共479例的基础信息,并从科室上交的《住院超过30天患者管理与评价表》中填写的住院时间延长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结果 住院超30天患者年龄集中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其中男性多于女性,主要出院科室外科系统明显多于内科系统。造成长时间住院的主要原因为危重疑难、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术后并发症、恶性肿瘤放化疗、术前准备时间长。结论 医院需要多部门联合管理,运用PDCA工具,找出根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缩短平均住院日。

  • 标签: 住院超过 30 天患者 平均住院日 影响因素 管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