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手足口病二和三防控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禹城市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区手足口疫情数据,其中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的14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的188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二防控模式,观察组实施三防控模式。比较两组普通病例防控效果、入托入学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的管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病后电话随访率、病例消毒药品接收率、普通病例个案调查率、入托入学病例管理率和聚集性疫情调查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二防控模式相比,三防控模式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更显著,其能有效提高防控质量,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足口病 防控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三查房的体会和肺癌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 2016年 6月 ~2018年 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 6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n=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三查房措施。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有 2例,占 6.7%,对照组中有 9例患者出现了不良事件,占 30.0%,两组间进行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肺癌患者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结合应用三查房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不良事件,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护理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三级查房 肺癌 护理体会
  • 简介:经中国医院协会学术培训部批准,2008年本刊开辟“国家继续医学教育专栏”并授予学分。现将具体办法说明如下。1培训内容本专栏每期将邀请学术造诣较深的血液净化领域的专家撰写有关血液净化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血液净化相关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的指南性意见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经验和体会。

  • 标签: 教育专栏 继续医学 国家级 学术培训 血液净化 相关并发症
  • 简介:目的:评价五预检分类系统在三医院急诊科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五预检分类系统完成的预检患者资料按5个预检级别自然分组,通过调查死亡率、抢救率、入院率等指标与预检级别的关系,来评估五预检分类系统的应用价值。结果:选用2011-05-01-2012-09-30的13602例样本,经统计学处理,抢救率、入院率、死亡率等指标与预检级别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五预检分类系统与相关标准一致,能够反映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可应用于急诊预检分诊工作。

  • 标签: 五级预检系统 应用 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DRGs支付制度已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用以引导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高运行效率。本文基于某三医院医保DRG实践做法,为地区DRG付费制度改革提供政策建议,也为其他拟实施DRG医疗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三医院急诊医生胜任素质模型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调查我市急诊医生(40名)的工作能力,工作的活动,工作技能,工作的风格等,从而建立三医院的急诊医生胜任的素质模型。结果急诊医生需要有解决复杂的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医患沟通的技巧,以及内部协调的能力。结论建立三医院的急诊医生胜任的素质模型,可以为下一步建立急诊医生的胜任的特征提供依据。

  • 标签: 三级医院 急诊医生 胜任素质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二预防的实施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 2016年 4月 -2017年 4月在我院确诊为脑卒中患者 176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 n=88)与对照组( n=88),观察组实施二预防,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教育宣教,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遵医用药、饮食结构、肢体康复训练、不良生活习惯、定期复查等方面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 3个月、 6个月疾病复发率为 0.00%、 3.4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4.55%、 11.36%( P<0.05) 。结论 在脑卒中实施二预防,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

  • 标签: 二级预防 脑卒中 依从性 复发率
  • 简介:[摘要 ]目的:对三病案编码质控体系的实践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在实施三病案编码质控管理体系前设为对照组( 2018年 1月份至 2018年 12月份),实施三病案编码质控管理体系后,设为观察组( 2019年 1月份至 2019年 12月份),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危重症患者病案编码、三四手术患者病案编码合计准确率、编码人员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实施三病案编码质控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病案编码质量与编码人员工作能力。

  • 标签: 三级病案编码质控体系 编码人员编码考核成绩 病案码合计准确率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二预防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脑卒中患者176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88)与对照组(n=88),观察组实施二预防,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教育宣教,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遵医用药、饮食结构、肢体康复训练、不良生活习惯、定期复查等方面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疾病复发率为0.00%、3.4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55%、11.36%(P<0.05)。结论在脑卒中实施二预防,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

  • 标签: 二级预防 脑卒中 依从性 复发率
  • 简介:自2012年3月31日原卫生部在北京启动"骨质疏松性骨折二预防专项行动"项目以来,全国共建立了52个国家骨质疏松性骨折二预防示范基地,其中福建省有2个国家示范基地中心,即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的福州中心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牵头的泉州中心。"骨质疏松性骨折二预防专项行动"依托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的重要阵地——骨科,重点关注骨质疏松性骨折二预防的医生教育,加强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的监测管理,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率,以促进骨质疏松骨折二预防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二级预防 监测管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州
  • 简介:目的通过弱视的Ⅲ视功能异常的观察,强调在弱视的诊治中,不仅注意视力的提高,而且要重视建立双眼Ⅲ视功能。方法通过扩瞳、检影、验光确诊为弱视患者324例,用同视机检查Ⅲ视功能。结果在屈光不正性弱视中,Ⅲ功能正常占84.62%,出现交叉抑制点15.38%。在斜视性弱视中,Ⅲ功能正常者占20%,在屈光参差性弱视中,Ⅲ视功能正常者占56.25%。在形觉剥夺性弱视中,Ⅲ功能正常者占11.11%。结论不同类型的弱视因其发病原因不同,Ⅲ视功能异常情况各不相同。

  • 标签: 弱视 Ⅲ级视功能 视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三医师查房制度是各级医师进行医疗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医疗制度。是医师在医疗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医疗活动之一,是病人能否得到及时确诊、治疗的关键 ,是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进行临床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提高医疗质量、贯彻各级规章制度和规范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定义 基本要求 具体内容 重要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三传染病专科医院医院内感染的特点及变化趋势,探讨医院感染防控的方法。方法采用连续监测的方法,对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26328住院患者的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26328例,发生医院内感染502例,医院感染率1.9%;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35.4%,其次为腹腔内感染占24.2%;科室分布以重症肝炎科(包含ICU)感染率最高为5.0%,其次肝肿瘤科感染率为3.4%;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以真菌、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感染部位标本送检率>90%,病原微生物阳性检出率为27.8%。从三年监测数据来看,医院感染呈下降趋势。结论传染病专科医院院内感染有其相应特点,及时汇总分析监测数据,及时干预,全员参与多部门协同联防联控对降低医院感染有明显促进作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