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微量工作原理、常用药物泵入方法的介绍使临床医护人员对微量的正确使用有一定认识。

  • 标签: 微量泵 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注射在儿科临床治疗特殊用药中发挥的积极作用,重点刨析其医疗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科150例患儿使用微量注射输液治疗,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结果微量注射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用药剂量准确,安全可靠。结论微量注射在儿科特殊用药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证微量注射正确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

  • 标签: 微量注射泵 儿科 特殊用药 安全隐患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中微量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59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患者治疗过程中均采用微量,观察微量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59例患者中54例应用微量效果良好,优良率91.5%。患者均未产生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为94.9%。结论微量应用于心血管内科安全有效,有助于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但同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护理人员需增强责任心,熟练操作规范,提高业务水平,强化对微量的认知,确保应用安全有效。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微量泵 应用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分析20例硬膜外麻醉自控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探讨硬膜外麻醉自控镇痛在无痛分娩的麻醉使用方法。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胎位正常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20例采取硬膜外麻醉自控镇痛无痛分娩,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分娩方法。结果观察组硬膜外麻醉自控镇痛在无痛分娩中达到满意的疗效,产妇宫缩疼痛明显控制,产程缩短,生产顺利,胎儿娩出正常,无一例出现新生儿窒息。结论硬膜外麻自控镇痛应用于产妇分娩中可使产妇宫缩疼痛明显控制,产程缩短,生产顺利,减少了新生窒息和脑瘫的发病率。值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硬膜外麻 自控镇痛泵 无痛分娩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量右美托咪啶对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ASAI-Ⅱ级行下肢或输尿管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0.75%罗哌卡因15mL、1mL生理盐水硬膜外注射;观察1-3组分别予以75%罗哌卡因15mL及2ug、4ug、8ug右美托咪啶硬膜外注射,比较四组注药后各时点的心率、平均血压及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和恢复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2和3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缩短,观察1、2、3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3组注药后40、60min的MBP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微量右美托咪啶可以增强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效果,最佳剂量为4ug。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bralhemor-rhage,HIGH)患者应用微量输注尼莫地平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治的53例HIGH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同时微量输注尼莫地平,总结用药护理及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患者的血肿量、水肿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用药中发生2例低血压,1例面色潮红,发生率为5.7%,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HIGH患者应用微量输注尼莫地平并配合护理,可有效改善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微量泵 尼莫地平 高血压脑出血 护理
  • 简介:目的建立注射用替莫唑胺零期临床试验微量给药的体外模型,检测和校准微量泉,保证后续零期试验微剂量给药的准确性.方法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对I期临床实验研究室12台微量注射进行定量检测,采用注射用替莫唑胺零期试验相同的给药速度(0.8ml/h)和给药时间(90min),模拟零期试验的给药过程,对实际测量液体量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和误差计算.所有试验重复3次,取3组数据平均值计算每台微量的误差值.结果12台微量的误差值范围在±5%以内,根据国家计量规定和零期临床试验微剂量给药要求,表明本研究室的12台微量给药精确度高,可以用于后续零期试验给药.结论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重视微量某使用的相关因素,保证零期试验给药的准确性.

  • 标签: 零期临床试验 注射用替莫唑胺 微量泵 体外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建立及规则制定,探讨微量在输注药物过程中,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的改变。方法2014年3月至7月根据心脏外科专业特点,根据品管圈小组成员的投票,确定“如何减少微量使用过程中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为主题,依据品管圈的建立及活动的方式逐曾递进并全面开展,比较在运用该手段前后,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的改变。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了在微量过程中,护士对危险因素的控制能力。结论品管圈活动不断规范微量操作流程,逐步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在原有护理工作基础上,使之更加系统及规范,确保了医疗安全,减少了医疗纠纷。

  • 标签: 品管圈 降低 微量泵 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刨宫产中舒芬太尼硬膜外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两年间,我院收治的178例刨宫产产妇,随机将178例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产妇在术中使用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在进行麻醉前肌注0.5mg阿托品,同时监控产妇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在L2-3穿刺硬膜外之后,面罩给氧2.5L/min,并在管内使用1%罗哌卡因8ml和生理盐水3ml,实施麻醉。观察组在对硬膜外进行置管前的操作与对照组相同,在置管之后加用0.3ml舒芬太尼(45μg/mL)。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和术后疼痛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如产妇年龄、体重和胎龄等,两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在麻醉中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基本生命体征指数较低,因此更适用于剖宫产手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产妇在产后4h的疼痛级别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麻醉可使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基本生命体征较为稳定,且对手术后疼痛有一定的减轻作用,因此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舒芬太尼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持续硬膜外麻醉较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4例产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腰硬联合麻醉组72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持续硬膜外麻醉组72例,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p<0.05);但持续硬膜外麻醉组患者需追加局麻药时间明显长于腰硬联合麻醉组(p<0.05);且持续硬膜外麻醉组患者马尾综合症、头痛、尿潴留、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腰硬联合麻醉组(p<0.05);且持续硬膜外麻醉组患者主诉术中牵拉反应级下半身不适感较少。结论相对于持续硬膜外麻醉而言,腰硬联合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的特点,但持续硬膜外麻醉较腰硬联合麻醉则具有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等优点,临床应用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进行选择。

  • 标签: 持续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和单纯全麻于上腹部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64例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32例,治疗组行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对照组行单纯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后苏醒时间、术后镇痛效果、麻醉药用量,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满意率、出现疼痛时间、麻醉药用量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所需的麻醉药量明显减少,拔管时间缩短,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好,麻醉效果整体显著优于单纯全麻,上腹部外科手术麻醉科广泛应用。

  • 标签: 硬膜外阻滞 全身麻醉 麻醉 上腹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舒适护理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硬膜外麻醉手术的患者122例,分成实验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情况和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由于对照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硬膜外麻醉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患者术中的疼痛度明显减轻,术后病发症明显降低,并且患者满意度有所提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儿童保健中加强对微量元素检测的重要性。方法随机抽取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0例1-2岁的儿童作为实验组,同时抽取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0例2-3岁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取儿童末梢血借助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其铁、锌等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实验组儿童的铁检测值(6.1±0.5)μmol/L和锌检测值(65.3±4.7)μmol/L均低于对照组儿童(8.3±0.7)μmol/L、(78.6±5.1)μmol/L,且实验组儿童的缺铁发生率(70.0%)和缺锌发生率(75.71%)均高于对照组儿童(30.0%)、(35.71%),同时实验组儿童中男童和女童的缺铁发生率和缺锌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岁儿童所出现的缺铁率和缺锌率均比2-3岁儿童高,此时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以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 标签: 儿童保健 微量元素检测 影响分析
  • 简介: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硬膜外血肿往往在术后早期出现,虽然发生率为0.1%-3%,但病情进展迅速,如果处理不当可对脊髓神经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本文总结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2586例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中4例硬膜外血肿的预防与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脊柱后路内固定 脊髓神经功能 流管 术后引流 腰椎管狭窄 引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早期肾脏损伤中的意义。方法用芬兰特种蛋白测定仪使用免疫速率法测定110例研究人群的尿U-ALB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尿U-ALB含量升高,而健康人群体检者的尿U-ALB含量不升高,两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且高血压患者尿U-ALB含量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群体中的临床效果,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群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按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近五年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80例,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硬膜组仅接受硬膜外麻醉,联合组接受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联合组的麻醉起效时长、阻滞时间都显著短于硬膜组,而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明显低于硬膜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发现,硬膜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高于联合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麻醉方法在高龄患者群体中能取得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临床可考虑在高龄患者群体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高龄患者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