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制药工艺不断完善,生物制药技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当前较为先进的制药技术,为制药工艺的建设提供了发展道路。文章对生物制药技术在制药工艺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 标签: 制药工程 生物技术 制药技术 生物科技
  • 简介:目的骨关节炎(OA)是骨科常见疾病,但其致病基因和相关通路尚不清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筛查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核心基因,以揭示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表达谱芯片GSE55235下载自GEO数据库,原始数据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得出差异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和通路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共有10例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和10例健康对照组滑膜组织纳入分析。使用P〈0.05和|logFC|〉2作为阈值,我们从表达谱数据芯片GSE55235筛选出差异基因。通过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我们筛选出骨性关节炎OA的核心基因IL-6和VEGFA。结论IL-6和VEGFA基因可能是骨性关节炎的核心基因,这些基因和其相关通路可能是骨性关节炎分子诊断标志物和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核心基因 蛋白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例疑似Williams综合征患者通过基因芯片进行快速诊断,并探讨基因芯片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AffymetrixcytoscanHD芯片对该病例患者进行全基因组范围的基因组不平衡现象进行检测。结果该患者的染色体7q11.23区域上有一段1473.532kbp的杂合性缺失,该缺失是导致Williams综合征的原因。结论基因芯片是一种协助临床诊断WS的有效方法,借助于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以快速的鉴定多种罕见疾病,并根据已知的疾病特征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

  • 标签: 基因芯片,Williams综合征,主动脉瓣上狭窄
  • 简介:摘要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使得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有了更高的关注度,相关机构也加大了对食品的检验检测力度,但是要全面性、准确性的检出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还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分子生物学是目前食物检测中利用到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对于检测质量的保证起着突出的作用,所以强化其应用的现实价值显著。就当前的食品检测分析来看,微生物是食品检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微生物检测中深化分析生物技术的具体应用必然会具有突出的成效。基于此,本文就分子生物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具体应用做探析,旨在为实践提供指导。

  • 标签: 分子生物学技术 食品微生物 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显著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健康状况与生命安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此基础上我国制药行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改善。于新形式下,我国更加重视制药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并对该领域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将生物技术研究方面进一步加强,全面攻坚制药工程中核心生物技术,以帮助人们解决健康、生命安全问题。本研究对制药过程中的生物技术应用作简要阐述,以期为我国制药工程领域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

  • 标签: 制药工程 生物技术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21世纪的生物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同时生物技术是高新科技的重要领域之一。而冻干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一种,其对生物制药的贡献较大,从而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三个方面对冻干技术进行分析研究,首先说明了冻干技术生物制药方面的运用以及冻干技术的概述;第二方面具体剖析了冻干设备的性能指标分析;第三部分详细阐述了冻干技术运用于生物制药的具体过程。

  • 标签: 生物制药 冻干技术 干燥
  • 简介: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美国,每年有大约79.5万新发或再发脑卒中患者[1],平均每40秒就有一个人发病[2]。脑卒中常常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足下垂、痉挛、平衡功能障碍等,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是每一个医学工作者需要积极面对的问题。目前治疗卒中后患者存在的不同功能障碍有手法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训练等多种训练手段。

  • 标签: 脑卒中患者 生物反馈技术 平衡功能障碍 肌电 肢体功能障碍 生物反馈训练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给医疗、制药领域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生物制药技术在制药工艺中的应用,有利于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本文主要简单概述了生物制药技术,并分析了生物制药技术在冠心病药物、抗肿瘤药物、基因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 标签: 生物制药技术 制药工艺 医学
  • 简介:目的:研究PRAM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中的临床表型及其预后价值。方法:以48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基因表达芯片为研究平台,结合临床资料总结PRAM1基因在多种AML亚型中的表达特征。利用正常人干细胞表达芯片,研究PRAM1基因在各阶段血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通过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验证临床样本表达芯片结果,并找到可以上调PRAM1基因的药物。结果:首先发现PRAM1基因在inv(16)AML中表达最高,在t(15;17)M3中表达最低,在其他类型中表达基本一致。依据美国NCCN指南,利用基因突变分类,PRAM1基因在伴发CEBPAdm突变的AML(cytogeneticallynormalAML,CN-AML)中高表达,而且PRAM1基因的高低表达可以对CN-AML进一步分层,且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survival,EFS)有统计学意义;其次PRAM1基因在成熟细胞和粒单祖细胞中表达较高。地西他滨和西达本胺可以上调PRAM1基因,其中西达本胺的效果较好。结论:PRAM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有一定表达规律,在t(15;17)M3中表达最低,PRAM1基因高表达是CN-AML预后较好的标志。PRAM1基因在成熟粒细胞中表达较高,而且西达本胺可以上调该基因的表达,因而可作为治疗靶点。

  • 标签: PRAM1 急性髓系白血病 t(15 17)M3 西达本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病理技术中应用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TO试剂)替代二甲苯的可行性。方法病理常规制片中,应用TO试剂与二甲苯各制片10000张,并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两种试剂制片效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日常病理技术工作中,TO试剂可以替代二甲苯。

  • 标签: TO试剂 二甲苯 病理技术 替代
  • 简介:摘要: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也不断发展,各种医药技术也应运而生。而生物技术与制药工程的结合,将医药技术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成为医学家攻克各种疑难杂症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国内外都极其重视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本文就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浅析,以期对相关领域的良好发展有所帮助。

  • 标签: 生物技术药物 医药技术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鉴于现阶段我国我国检验检疫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难以得到保证的情况,本文将着重分析检验检疫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而参考相关资料来探讨如何保证检验检疫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 标签: 检验检疫 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 生物安全
  • 简介:摘要: 3D打印技术的出现,引发了制造业的一次重大改革,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其与生物技术的结合精确仿造出了满足人体不同需求的个性化产品,迅速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生物材料与产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本文简单介绍了 3D打印技术及其发展,重点论述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简单阐述,希望让更多的人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物医学 3D打印技术有更清晰、直观的了解 。

  • 标签: 3 D 打印 生物医学 发展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生物制品监管的发生、发展与演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选取24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者,采用二交叉法单剂量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试验制剂及参比制剂各20mg,采用LC-MS/MS串联质谱法对所有患者血浆中的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拉的浓度进行测定,计算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24例健康受试者分别口服20mg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受试制剂、参比制剂后,以依那普利计算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0.86±39.59)%,以依那普利拉计算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0±31.1)%;马来酸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拉的tmax经非参数秩检验结果显示均无明显差异(P>0.05);马来酸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拉的ρmax和AUC0-8h经对数转换、方差分析,两者在α=0.05时均无明显差异,单双侧t检验显示两者均生物等效。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在健康人体内均具有生物学等效性。

  • 标签: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对病理切片制片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于我院检验科并需制片进行相关病理诊断的80份组织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原则,将这些样本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制片时全部采用二甲苯,观察组40例,制片时全部采用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最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组织样本制片的质量优良率及长时间贮存时是否会发生裂片或散发异味的情况,并对所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0例采取二甲苯制片的对照组患者的组织样本中,优质片有15片,占比37.5%(15/40),良好片有12片,占比30%(12/40),差片有13片,占比32.5%(13/40),总的制片优良率为67.5%(27/40),长期贮存后出现裂片或散发异味的有25片,占比62.5%(25/40);在40例采取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制片的观察组患者中,优质片有25片,占比62.5%(25/40),良好片有12片,占比30%(12/40),差片有3片,占比7.5%(3/40),总的制片优良率为92.5%(37/40),长期贮存后出现裂片或散发异味的有4片,占比10%(4/40)。各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对病理组织进行制片的优良率显著高于采用二甲苯制片,且长期贮存后切片发生裂片及散发异味的概率大大下降,应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 二甲苯 优良率 裂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筛选时段2017年1月-2018年7月,抽取我院接收的挛型脑瘫患儿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作为分组依据,将4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此,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观察指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临床观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临床治疗中,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既可改善临床观察指标,又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肌电生物反馈技术 痉挛型脑瘫 尖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将来大部分是从事实验室相关样本的检测工作,整个职业生涯都会与具有感染性的各类标本、有毒化学试剂接触。为了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降低工作过程中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本文笔者根据既往教学和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理论知识的学习、实验课的言传身教及实习期间一对一全程带教的教学模式,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增强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提高其生物安全防护能力。目的在于培养出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具有实验室生物安全技能的优秀毕业生。

  • 标签: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 规范化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