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6 个结果
  • 简介:我院急诊遇见4例三烷基锡中毒病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性4例。年龄19~41岁,平均(27.6±3.9)岁。4例均在制造快餐盒过程中吸入含三烷基锡毒气体,无皮肤接触。出现中毒症状时间为1~8d。4例既往身体健康。

  • 标签: 中毒 救治
  • 简介:【 摘要 】 唾液酸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糖酸化合物,而唾液酸 糖苷化 反应与常规糖苷化反应相比较为苛刻,其立体选择性较差 , 并且其立体构型极难控制 , 在 反应中能否有效地对 α 糖苷键进行获得是反应其优劣的重要标志。随着近年来对唾液酸糖苷化反应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次研究针对唾液酸糖苷化方法的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唾液酸糖苷 α 糖苷键 离去基团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氨基酸类抗生素在医药和畜牧业等领域的大量使用,引起了动物和环境中抗生素类抗生素的污染,对动物、环境和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然而,目前所用的样品多为混合样品,而氨基酸苷类药物又缺少荧光基团,而且其层析能力不强,故发展高特异性、高灵敏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新技术对于解决这一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目前国内外对氨基糖甙类药物的分析技术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其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对其提纯、不同色谱分离、与质谱结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氨基糖苷 检测 液相色谱 质谱
  • 简介:槲皮素及其糖苷衍生物是植物性食物和药物中重要的类黄酮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调控细胞凋亡、预防癌症等多种生物学效应,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药学、营养学等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槲皮素及其糖苷衍生物的特征、自然分布以及吸收、代谢与生物学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槲皮素 槲皮素糖苷衍生物 吸收与代谢 生物活性
  • 简介:【摘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种临床常用抗敏感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全身感染的抗生素类型,然而,随着抗生素耐药性以及不可逆的耳肾毒性问题的日渐加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实际临床应用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分析,因而低毒性、抗耐药衍生物的研究也成为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开发方向。随着临床上对于核糖体RNA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之间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的日渐深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类型也逐渐丰富,常见plazomicin和巴龙霉素衍生物两种,这些药物类型均有利于抗耐药菌所致感染的治疗,另一方面其耳毒性和肾毒性也相对较小。本文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相关研究文献和数据资料出发,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

  • 标签: 氨基糖苷类 抗生素 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切除全身麻醉术后应用舒更葡糖钠逆转神经肌肉阻滞的效果。方法:探究2023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中抽选出1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以此为基础,对照组在注射罗库溴铵以后注射新斯的明,而观察组患者在注射罗库溴铵以后,注射舒更葡糖钠。对比2组甲状腺切除全身麻醉术后神经肌肉阻滞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甲状腺切除全身麻醉术后神经肌肉阻滞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明显更低,和对照组相比较(P<0.05)。结论:对甲状腺切除全身麻醉术后患者,采用舒更葡糖钠进行用药,可以明显逆转罗库溴铵神经阻滞效果,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切除 全身麻醉 术后效果 舒更葡糖钠 神经肌肉阻滞
  • 简介: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Ab)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环境中存活时间长.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及不合理使用,Ab耐药性愈来愈强,出现了大量多药耐药菌株.资料表明,烧伤科多药耐药Ab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医院烧伤科Ab暴发流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氨基糖苷类药物是治疗Ab感染的常用抗生素之一,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是Ab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最常见的因素.

  • 标签: 氨基糖苷类药物 鲍氏不动杆菌 烧伤患者 耐药基因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多药耐药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铜绿假单胞菌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分布状况。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和WanFangData数据库,收集报道我国铜绿假单胞菌耐氨基糖苷类基因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2年12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省市1144株耐氨基糖苷类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aac(3’)-Ⅱ、aac(6’)-Ⅰ、aac(6’)-Ⅱ、ant(2”)-Ⅰ、ant(3”)-Ⅰ和aph(3’)-Ⅵ在淮河以北地区的检出率分别为13.3%、40.1%、21.6%、40.3%、38.1%、23.7%和2.9%,而淮河以南地区的检出率分别为3.2%、20.2%、15.9%、37.6%、28.3%、28.5%和9.1%。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A、rmtB和armA检出率分别为20.4%、19.4%和0.7%,而其余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均未检出。结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是我国铜绿假单胞菌耐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主要机制,而16SrRNA甲基化酶是其次要机制。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16S rRNA甲基化酶
  • 简介:摘 要:由于马铃薯是茄科草本植物,其植株和块茎中通常存在着某种毒性、有特殊臭味的糖苷生物碱,直接影响着它的食味特性和安全食用性能。当浓度达到了某种阈值,人食用后即有中毒甚至畸胎的风险,中毒及伤亡事故在国外时有发生。对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研究、开发及利用在国际上已经受到了关注,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正基于此原因,本章专门介绍了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生物学功能与利用,希望对研究马铃薯糖苷生物碱提供帮助。

  • 标签: 马铃薯 糖苷生物碱 生物学作用 开发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献血前口服葡萄糖液对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发生的影响以及相关应用研究。方法 选择2022年2~6月和2023年2~6月浙江省血液中心献血车进高校开展无偿献血活动的学生献血者26406人次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献血前口服白砂糖糖水,实验组在献血前口服20%浓度单糖葡萄糖水,对于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的献血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23年2~6月高校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率比2022年2~6月相对低,捐献400ml血液时有明显作用。结论 献血前口服20%单糖葡萄糖水比口服白砂糖糖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尤其对捐献400ml,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偿献血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酚磺醛及其妇科临床应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4例妇科宫颈糜烂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52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实施甲酚磺醛治疗,其余52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使用保妇康栓治疗,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80.7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相对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健康、角色功能五个方面的总体健康水平评分为(9.03±0.61)分远远高于对照组(5.86±0.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17.31%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5.77%比较,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酚磺醛在妇科宫颈糜烂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利于降低复发率,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妇科 聚甲酚磺醛 宫颈糜烂 效果
  • 简介:已内酰胺[NH(CH2)5—CO)。(聚酰胺—6或尼龙—6)是通过内酰胺开环聚合所取得的最普通的聚酰胺,是合成纤维工业和纺织业的重要原料。由于己内酰胺纤维本身存在静电现象,使纤维不能集束,织物易吸附灰尘、污垢,引起粘贴,并危害人体健康,给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危害和不便,下面介绍两种消除静电的方法。

  • 标签: 聚己内酰胺 永久性抗静电纤维 聚乙二醇醚 相对湿度 抗静电性能 导电性
  • 简介:髌骨骨折在创伤骨科较为常见,治疗方法颇多,各种治疗方法均易引起感染、创伤性关节炎、关节粘连僵硬等并发症。自1995年3月至2000年3月,本组应用髌器(上海产镍钛形状记忆髌器,简称NTPC)治疗各型髌骨骨折150例,经随访14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50例,男111例,女39例;年龄1981岁,平均43.5岁。①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124例(横断42例,纵型2例,撕脱13例,粉碎67例),开放性骨折26例(横断3例,纵型1例,撕脱2例,粉碎

  • 标签: 聚髌器 髌骨骨折 治疗学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4年 3月至 2013年 2月 9例应用髌器治疗髌骨骨折后出现并发症的病例,男 8例,女 1例,年龄 25~64岁,平均 35 岁,探索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失败原因。结果: 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14个月,平均 11个月。 9例内固定失效的病例中,内固定选择失误 3例, 1例可拆卸式髌器联接部断裂, 5例出现骨折再移位, 9例中同时负重过早 4例。结论:治疗理念理解不足,髌器型号选择不当,手术操作失误及术后过早负重可能是发生髌器内固定失效的主要原因,充分沟通增加患者依从性和减少医源性因素是有效避免此类并发症发生并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低果糖增强免疫作用。通过灌胃小鼠不同剂量(0.15、0.3、0.9g/kg·BW)低果糖,连续灌胃30d,测定各项免疫指标。结果显示,经口

  • 标签: 低聚果糖 小鼠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甲酚磺醛栓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2 月~ 2019 月 2 月收治的 98 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妇科千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甲酚磺醛栓剂予以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阴道出血、感染、排液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5.9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3.67% ( P<0.05 ),且满意度较高;观察组患者出现的总不良反应率为 2.04%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2.24% (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酚磺醛栓剂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聚甲酚磺醛栓剂 宫颈糜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酚磺醛栓剂治疗宫颈糜烂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60例我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例,对照组采用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甲酚磺醛栓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3.33 3%显著高于对照组 70.00 %( P<0.05)。结论:采用甲酚磺醛栓剂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聚甲酚磺醛栓剂 宫颈糜烂 治疗有效率
  • 简介:针对抑制式模糊C-均值类算法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半抑制式模糊C-均值类算法。通过对抑制式模糊C-均值类算法的良性扩展,在保持收敛速度变化不大的前提下改善了类的效果。实验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 标签: 模糊聚类 抑制式 半抑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