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阴和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10~201.10收治的74例肺结核患者,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7)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37)行护理干预并强调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依从性。结果对照组总依从性为81.1%,低于观察组94.6%,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重症阴和阳肺结核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及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依从性,进而增强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 简介: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蓝斐教授实验室与施扬教授、石雨江教授实验室合作,经5年多努力,发现癌细胞中遗传物质载体染色质中的增强子一旦失控,就会过度强化附近癌基因的活性,导致细胞异常、甚至癌变。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在组蛋白上找到了调控基因活性、抑制癌变的“开关”。该成果为未来个体化治疗癌症提供了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思路。近日,《细胞》杂志刊登了这一重要成果的论文。

  • 标签: 癌基因活性 “开关” 个体化治疗 医学研究 复旦大学 遗传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初治阳肺结核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初治阳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8例初治阳肺结核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抗结核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初治阳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1%)和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无显著差异,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两组初治阳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治阳肺结核患者加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易增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化疗方案 初治涂阳肺结核 疗效
  • 简介:患者,女性,63岁。因"舌鳞状细胞癌"于2013年11月13日在外院行"舌部分切除术+舌瓣转移修补术+舌成形术",术后6个月发现右颈部包块,行针吸活检提示转移性癌细胞,于2014年7月8日行"右颌下肿物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多次接受大剂量放疗,右颈部皮肤逐渐破溃,持续不愈合,软组织缺损变大,来本院烧伤科就诊时见颈部放射性溃疡,大小约12cm×12cm×8cm(见图1)。因软组织缺损距离右侧颈动脉较近,

  • 标签: 覆膜支架 颈部放射性溃疡 舌成形术 针吸活检 舌鳞状细胞癌 右侧颈动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寻找生物利用度更好、抗肿瘤活性更高的喜树碱衍生物,设计新型喜树碱衍生物。方法对7-乙基-10-羟基喜树碱10位羟基进行化学结构修饰,连接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羧基、特异性基团西佛碱结构,并对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评价。结果共合成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及MS确证。体外细胞毒性评价表明:目标化合物对SPCA-1、MCF-79的体外细胞毒性大多强于阳性对照药物伊立替康。结论验证了西佛碱结构有助于提高喜树碱抗肿瘤活性。初步构效关系分析表明:羧烷基类化合物的活性随直链脂肪酸的增长而增强。

  • 标签: 喜树碱衍生物 西佛碱 抗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我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来源,加强结核病属地化管理工作,提高可疑肺结核患者的转诊到位率及追踪到位率,为进一步做好该区阳工作的发现工作,提高阳病人发现水平,实现高发现的目标。方法根据我区2010-2014年初诊病人登记本、结核病人登记本统计阳病人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因症就诊病人的阳检出率为33%、转诊为84.7%,因症推荐为77.6%、其他30%。结论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提高病人主动就诊率是发现阳病人的主要途径。

  • 标签: 涂阳病人 肺结核 预防和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9例,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血管活性药物护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血管活性药物护理、微量泵等护理,本次调查共29例患者,满意9例,非常满意18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93.1%。无安全事故发生。结论先天性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会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但是血管活性药物会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血管活性药物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也相应的提高。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血管活性药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丹参中隐丹参酮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与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结果。方法将丹参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测定和制备,利用重结晶和柱色谱分离并制备单体化合物。借助理化性质和图谱测定,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和分。以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抑菌实验菌株,开展体外抑菌活性试验。结果从丹参中可提取出的单体化合物为橙红色针状结晶,易溶与甲醇、乙酸乙酯等,并结合图谱进行测定和分析,鉴定为隐丹参酮。经体外抑菌活性试验,隐丹参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极度敏感性,抑菌作用显著。结论隐丹参酮可有效抑制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其他病原菌具有相近的作用,因此丹参可作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有效药物成分,分离鉴定与体外抑菌活性试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丹参 隐丹参酮 体外抑菌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98例复治阳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58例),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加用卷曲霉素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病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空洞闭合、病灶吸收及痰菌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89%较对照组22.50%低(P<0.05)。结论复治阳肺结核应用卷曲霉素及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空洞闭合,提高病灶吸收效果,改善患者疗效及预后,具一定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卷曲霉素 复治涂阳肺结核 左氧氟沙星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酰化低分子量肝素(ALMWH)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抑制及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裸鼠肺转移抑制作用。方法制备ALMWH。细胞实验设空白组、紫杉醇组、低分子量肝素组及不同浓度ALMWH组。药物处理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于24、48、和72h后收集细胞进行直接活细胞计数。动物实验设模型组、紫杉醇组、低分子量肝素组及不同浓度ALMWH组。经裸鼠尾静脉注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并间日给药20d检查。结果ALMWH能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其抑制作用强于等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ALMWH有抑制小鼠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肺转移能力,明显减少肺部的转移灶;ALMWH各组小鼠肺部瘤灶数目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减少且瘤灶体积也明显变小,作用明显优于低分子量肝素组。结论ALMWH具有较高的抗肿瘤增殖及肺转移活性,可望成为一个新型的抗肿瘤药。

  • 标签: 酰化低分子量肝素 乳腺癌细胞MDA-MB-231 活细胞计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