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氧化应激反应可通过调控氧化和抗氧化的失衡作用改善器官纤维化,近年来已成为治疗器官纤维化的重要靶点之一。研究表明多糖类物质可使机体的氧化和抗氧化作用达到平衡状态,有效调节氧化应激水平达到缓解肾脏纤维化疾病的效果。本文致力于对氧化应激与肾脏纤维化间关系和化学修饰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为后期临床应用天然产物在治疗肾脏纤维化提供参考。

  • 标签: 氧化应激 肾脏纤维化 多糖 生物活性 化学修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血病三氧化二砷治疗的同时应用舒适护理的干预效果与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治疗的白血病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本研究旨在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呕吐程度也低于对照组,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5)。最后,实验组对舒适护理的满意程度远远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两组之间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在白血病三氧化二砷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护理效果显著,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常规护理 舒适护理 不良反应 三氧化二砷 白血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氧化应激在COP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寻找有效的抗氧化治疗方法对于COPD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中医药在COPD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许多中药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肺纤维化等作用,能够有效缓解COPD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COP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氧化应激机制 中医药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器械进行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的效果。方法:实验对象500件为不耐高温的手术器械,入院后以随机单盲法分为常规组(n=250)、探讨组(n=250)两组,分别给予戊二醛熏蒸法和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对比灭菌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8月—2023年8月。结果:探讨组较常规组的灭菌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戊二醛熏蒸法,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在不耐高温手术器械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建议推广。

  • 标签: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 手术器械 灭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在口腔修复中实施效果。方法:2020年7月--2023年4月,选取我院收治口腔修复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和对照组(常规铸造陶瓷修复),分析临床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修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咀嚼功能和修复后美观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务人员在患者的口腔修复之中给予他们二氧化锆全瓷技术,提高了临床修复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改善了患者口腔的美观性。

  • 标签: 二氧化锆全瓷技术 常规铸造陶瓷修复 口腔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对其采取急诊急救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了在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时间段内,自行前往我院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共计有64例,分组方式为奇偶法,各32例,对比组实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实行急诊急救治疗,干预组与对比组的临床指标、抢救成功率情况实施组间对照。结果:(1)干预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较高、高流量面罩吸氧时长、住院时长短于对比组患者,P<0.05,有差异。(2)干预组(96.88%)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比组(81.25%)的患者,P<0.05,有差异。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对其采取急诊急救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急诊急救治疗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泊酚用于颅脑外伤手术麻醉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颅脑外伤手术患者共80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七氟烷麻醉,观察组以丙泊酚。比较两组麻醉不良反应、神经功能和氧化应激反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和氧化应激反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用于颅脑外伤手术麻醉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更小。

  • 标签: 丙泊酚 颅脑外伤手术麻醉 神经功能 氧化应激反应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中间采取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过度。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在基础无创机械通气中间采取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可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减少住院费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髓炎或根尖炎患者治疗中,采用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观察其作用情况。方法:2021年8月为观察开始时间,2022年7月为观察结束时间,将72例患者分为传统组和氢氧化钙组,传统组采用氢氧化锌碘仿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术,氢氧化钙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填充时间和疼痛度情况。结果:(1)传统组和氢氧化钙组治疗效果对照中,传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29(例)80.55%,氢氧化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4(例)94.44%,(x =10.295,p=0.017),两组结果有差异。(2)传统组和氢氧化钙组填充时间和疼痛度对照中,传统组和氢氧化钙组填充时间无明显差异,传统组疼痛度为4.58±1.07(分)、氢氧化钙组为3.12±1.05(分),(t=9.675,p=0.018),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牙髓炎或根尖炎患者治疗中,采用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牙髓炎或根尖炎 氢氧化钙糊剂 根管治疗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动脉高压(PPHN)临床症状及治疗护理方法,以减轻、减少预后不良发生率。方法:通过对1例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PPHN患儿的严密观察,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21天的治疗及精心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通过对家属的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患儿2月时门诊随访提示神经运动测评、听力、身高、体重发育均正常,效果良好。结论 PPHN主要为出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升高,进一步引发各种严重症状。早期护理要点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一氧化氮的有效吸入,做好患儿窒息等急危症状的抢救准备;做好家属心理护理,正确认识疾病,减轻家属的焦虑。后期的护理要点包括:对家属的健康宣教,患儿居家功能训练指导,减少预后神经系统异常,鼓励家长坚持康复和随访。

  • 标签: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急诊护理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救效率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通过对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就诊的8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急诊护理策略下患者的急救效率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优化急诊护理策略可显著提高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效率,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有效的急诊护理也能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本研究为临床实践中提高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并为未来急诊护理策略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急诊护理 急救效率 神经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学科协作式急诊护理路径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4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一氧化碳中毒患者60例,依据多学科协作式急诊护理路径应用时间前后分为2组。对照组30例(2022年3月-2023年2月,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30例(2023年3月-2024年3月,采取多学科协作式急诊护理路径)。统计并分析所有患者护理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面罩吸氧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均抢救成功,且观察组患者24小时脱离危险率、2周内无自觉症状率等指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取多学科协作式急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效果,缩短患者吸氧时间,改善神经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多学科协作 急诊护理路径 一氧化碳中毒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认知障碍的康复效果影响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实施营养脑神经、改善脑代谢、物理康复等常规治疗,观察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通过高压氧治疗,可促进其认知障碍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封药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15例采取用甲醛甲酚根管封药治疗,观察组15例采取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封药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痛疼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患者的痛疼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封药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甲醛甲酚根管封药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痛疼程度,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封药 慢性根尖周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50)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确诊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追踪其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近1年的结果,其中观察组研究对象40人定期返院复查肺功能及呼出气一氧化氮,对照组研究对象40人定期返院复查肺功能,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激素减量后咳喘反复的差异性,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糖皮质激素诊治过程中呼出气一氧化氮的应用价值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激素减量后咳喘反复概率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激素减量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50) 儿童支气管哮喘 糖皮质激素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白介素-2(IL-2)、与白介素-10(IL-10)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诊疗与临床预后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28例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将研究对象划分至对照组(14例,ACMP患者)与观察组(14例,DEACMP患者),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相应检查以明确病情变化,并抽取血液样本检测IL-2、IL-10。结果:两组患者IL-2、IL-10指标差异明显,观察组入院时IL-10指标浓度高,IL-2低于对照组,且伴随重度认知障碍的患者IL-2、IL-10指标亦与轻、中度认知障碍患者存在差异性等等(P<0.05)。结论:IL-2、IL-10指标检测利于对ACMP/DEACMP进行甄别,且该指标浓度高低亦反应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是评估DEACMP发生及临床预后的有力手段。

  • 标签: 一氧化碳意外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 血清白介素-2(IL-2) 血清白介素-10(IL-10) 临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