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正>背景:睾丸癌的流行病研究主要对象是欧洲国家,而全球睾丸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则很少被正式的评估。目的:更好的了解最新的睾丸癌全球标准化年龄发生率和死亡率,并据此对一个地区的卫生保健质量进行评估。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资料:根据2008年Globocan数据库得出的睾丸癌的标准化年龄发生率(ASIR)和标准化年龄死亡率(ASMR),涵盖了172个国家中的所有年龄段的男性,反映出每10

  • 标签: 睾丸癌 年龄死亡率 发生率 全球标准化 卫生保健质量 实验设计
  • 简介:<正>肿瘤免疫学是免疫学深入到肿瘤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的关系,以及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手段对肿瘤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肿瘤免疫的概念起源于本世纪初[1]。1909年Ehrlich首先提出,免疫系统不仅负责防御微生物侵犯,而且能从机体内清除改变了的宿主成分。此后人们认识到癌细胞是改变了的宿主成分。20世纪中期,Foley证实,

  • 标签: 程序性死亡 肿瘤免疫学 黑色素瘤 免疫系统 肿瘤学 肿瘤免疫治疗
  • 简介:目的减少或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方法分析和识别急诊护理不安全因素,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技能培训,规范护理行为,控制环节质量,持续质量改进,引入奖惩机制。结果加强了急诊护士风险意识和急救业务学习,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纠纷逐年减少。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急诊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类胰蛋白酶(tryptase)和类糜蛋白酶(chymase)在过敏反应死亡中表达及其与过敏反应死亡和冠心病猝死的关系,为过敏反应死亡的病理诊断和法医学鉴定提供新的形态学依据。方法从本教研室2008—2011年尸检档案中挑选病例70例,并搜集其原始档案资料、福尔马林固定包埋的心脏及肺脏蜡块,复阅HE切片。分为四组:A组:冠心病猝死(SCD,20例);B组:冠心病非猝死者(CHD,20例);C组:过敏性猝死(10例);D组:阴性对照(无明显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死者,20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和图像定量分析法,观察每例肺脏、心脏的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染色情况和光密度。结果SCD组、CHD组、过敏反应死亡组缺血心肌及肺脏内tryptase表达的OD值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肺脏内chymase表达的OD值在SCD组、CHD组和过敏反应死亡组均大于阴性对照组(P〈0.05),SCD组、CHD组和过敏反应死亡组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糜蛋白酶虽然在过敏反应死亡和冠心病猝死时表达有增强,但是表达量比较少,两者之间基本相同,该蛋白酶作为鉴别过敏反应死亡和冠心病猝死证据尚不充分。类胰蛋白酶在过敏反应死亡和冠心病猝死心和肺表达显著增强,可以作为过敏反应死亡和冠心病猝死医学鉴别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过敏反应 冠心病猝死 类糜蛋白酶 类胰蛋白酶 免疫组织化学 图像分析
  • 简介:临床实验室的作用就是为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健康状况的评估提供可靠的、科学的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先进仪器和技术的采用,临床实验室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否向临床提供高质量(准确、可靠、及时)的检验报告,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满足患者和临床的要求是检验工作的核心问题。

  • 标签: 分析前 检验结果 影响因素 注意事项
  • 简介:目的分析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探讨防护措施。方法对助产士工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相关问题的应对措施进行实施。结果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与接触产妇的血液、体液、被手术过程中的锐器所伤及心理压力等有关。结论加强防护措施后,提高助产士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 标签: 助产士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血小板是多功能细胞,血小板计数是临床反映患者出血与止血疾病的一个常用指标,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正确诊断与治疗。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小板计数准确性与血小板本身具有易黏附、凝集、破坏和变形等特点,与所用器材的准确性、清洁度,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直接相关联。本文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影响血小板计数准确性的因素及其对策报道如下。

  • 标签: 血小板计数 血液分析仪 影响因素
  • 简介:<正>背景:抗雄疗法和放疗均可用于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3年的抗雄治疗较半年的治疗带来更小的生存受益,同时伴有更多的毒副作用。在治疗中,我们认识到早期识别放疗和半年抗雄治疗的不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评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PSA)是否可以在早期替代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率(PCSM)。方法:我们系统回顾的随机对照试验包括:①总体改善②放疗加半年抗雄治疗与单纯放疗的前

  • 标签: 晚期前列腺癌 死亡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放疗后 治疗后 单纯放疗
  • 简介:<正>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尿路结石的治疗已由传统的开放手术转为以微创治疗为主。尤其是一系列碎石设备的进步,使得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percutaneousnephrolithotomy,PCNL)、输尿管镜碎石术(ureteroscopiclithotripsy,URL)、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等内镜治疗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泌尿系统感染在内镜碎石围手术期较为常见,大多数患者通过去除结石,梗阻解除后,结石伴随的感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内镜碎石术 尿路结石 输尿管镜碎石术 结石成分 围手术期
  • 简介: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是心脏术后较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明显增加患者术后的发病率、死亡率及医疗费用,目前研究发现术前血β2微球蛋白增高、贫血、围手术期输血、使用ACEI/ARB类药物,术中体外循环、平均动脉压水平,术后血肌酐水平等是术后AKI的危险因素。最新研究发现一些新的生物学指标,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载运蛋白、白细胞介素-6、尿中谷胱甘肽转移酶S等可以为我们早期诊断心脏术后AKI的发生的提供帮助。而一旦出现AKI,选择适当药物治疗和肾脏替代治疗,可以改善肾功能,改善AKI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心脏手术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生物学标记物 诊断标准 预防和治疗。
  • 简介:2010年NEJM有关糖尿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15.5%。而糖尿病肾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最常见的病因,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占透析患者总人数的50%以上,在我国也仅次于慢性肾小球肾炎。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管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 终末期肾脏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血压变异
  • 简介:背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胸腰椎及腰椎爆裂骨折所诱发致神经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存在差异性。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及腰段爆裂骨折后椎管狭窄程度及后方韧带复合体完整性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1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156例胸腰椎及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别进行脊柱CT横断面椎管正中矢状径测量、后方韧带复合体完整性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估,并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9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其损伤程度与椎管占位程度显著相关,其中T12椎管占位程度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相关性最高(rs=0.87、P〈0.001),T11节段椎管占位程度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相关性最低(rs=0.59、P〈0.001);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显著相关(OR=3.82,P〈0.001)。提示脊柱胸腰段骨折椎管狭窄程度、后方韧带复合体完整性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有显著相关性。

  • 标签: 爆裂骨折 椎管狭窄程度 后方韧带复合体 神经功能损伤 胸椎 腰椎
  • 简介:在所有血细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细胞就是血小板(PLT),它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在机体自行止血的整个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它自身容易被破坏和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能够对血小板及其相关的参数进行准确的测定,无疑是对临床疾病诊断和疾病疗效的判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过程中由于标本自身因素、溶血剂质量、抗凝剂影响、标本放置时间、试剂影响、仪器因素和其他因素等7个方面对血小板数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血小板计数 影响因素
  • 简介:<正>背景:很少有人认识到家族史是前列腺癌的一种高危因素,目前这种内在联系的研究已经包括了前列腺癌易感基因可能出现的位置—17号染色体q21-22片段。方法:自肿瘤基因相关区域的家庭中选取了94个非相关的前列腺癌病例,并按照遗传基因的顺序检测了其17号染色体q21-22片段中的200个基因。并应用家系成员、门诊病例和对照组去描述基因突变的频率。结果:从四个不同家系的先证者中发现一个

  • 标签: 前列腺癌 高危因素 易感基因 染色体 遗传基因 肿瘤基因
  • 简介:目的了解目前我校教职工血脂异常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3487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体格检查及血脂、血糖测定,计算血脂异常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我校教职工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48.21%,男性患病率为54.3%,女性患病率为45.7%。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男性发生率增高的年龄段在30~40岁,女性在50~60岁之间。血脂谱的异常主要表现为男性以混合型为主,女性以高总胆固醇血症为主。血脂异常也常常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以与肥胖、高血压的聚集尤为突出。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性别、年龄、超重肥胖、饮酒、脂肪肝及高血糖是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校教职工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已高达48.21%,应加强对血脂异常高危人群的防治。

  • 标签: 血脂异常 危险因素
  • 简介: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在世界各国患病率相差较大,流行率大约为10%~15%。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现仍不明确,多种因素均可诱发该病发作,如肠道感染,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心理因素等。临床医生常采用经验性药物治疗改善症状,该病难以治愈,患者频繁就诊,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本文就IBS和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及心理治疗作一综述。

  • 标签: 精神心理因素 肠易激综合征 心理治疗 消化道疾病 发病机制 肠道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连续169例60岁以上择期全身麻醉行上腹部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麻醉时间、留置鼻胃管及下床活动时间等。分析这些因素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结果77例(45.6%)发生术后并发症。最常见的是肺炎(26.0%),其次是肺不张(23.4%)或气管支气管炎(22.1%)、支气管痉挛(19.5%)等。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留置鼻胃管、术前有呼吸道症状、麻醉时间长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易发生肺部并发症,术前进行干预及围手术期合理的护理可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 标签: 手术后医护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副作用 肺疾病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需要医疗评估急性腰背痛的发生率,并建立腰痛发展的相关风险因素评估。研究设计:横断面研究。患者样本:陕西省人口,以腰痛来院就诊患者。观察指标:腰痛的发病率比例计算,以确定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与腰背疼痛的相关性,需要紧急医疗救治的评估机制。方法:从2008年和2011腰痛在陕西省的发生率比,然后计算腰痛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

  • 标签: 相关危险因素 发生率 陕西省 腰痛 成年人 医疗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失败后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自1998年8月至2009年3月,本组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失败患者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37~87岁,平均66.3岁。其中股骨颈骨折1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9例。内固定种类:动力髋螺钉(DHS)5例,动力髁螺钉(DCS)2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1例,伽马钉2例,Hansson针1例,合并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行交锁钉内固定1例,空心钉9例。失败原因:股骨头坏死7例,骨折不愈合7例,不愈合合并股骨头坏死2例,钉松脱、切割致骨折移位或不愈合5例。以上21例内固定失败后致患肢缩短19例。置换术使用的皆为标准假体,无应用加长柄,无应力性骨折病例。假体类型:生物型6例,全骨水泥型4例,混合型11例。就术前术后功能改善、肢体长度恢复、手术并发症等进行评估,并分析其与患者年龄,两次手术间隔时间、术前肢体缩短畸形程度等因素间关系。结果无住院死亡患者。随访中,4例死于系统性疾病。Harris评分由全髋关节置换术前(27.53±2.96)分提高到置换术后最后一次随访(80.76±4.25)分。术前患肢缩短(2.67±1.06)cm,术后改善致(0.85±0.88)cm。患者年龄越轻,内固定失败后再次手术时间间隔越长,肢体缩短更严重,术中肢体长度的恢复也更困难。并发症:术后创伤性精神障碍1例,治疗后好转;术后脱位1例,麻醉下手法复位,外展支具固定6周;术中股骨上段劈裂骨折1例,无特殊处理。松动1例,翻修术后2年死于脑血管意外。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有效的补救措施,宜尽早手术、并需因应病例个体病理改变情况,而相应作综合评估、考虑。

  • 标签: 骨折 内固定器 治疗失败 关节成形术 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