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巨核细胞是血小板的前体细胞.巨核细胞造血是血小板释放进入血循环前的细胞发育过程,包括有丝分裂、核内有丝分裂和细胞浆成熟等,其调控机制非常复杂.近年来,由于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的分离纯化和重组表达及对基质细胞在巨核细胞造血方面作用研究的深入,使巨核细胞造血调控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

  • 标签: 巨核细胞集落 巨核细胞造血 血小板释放 造血调控 血小板生成素 纤维母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肝移植围手术期血小板的调控方法.方法我院在1999.3~2005.3行原位肝移植30例,其中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脾亢者24例为脾亢组,无脾亢者6例为非脾亢组;脾亢组按预定目标输注血小板及凝血因子,依监测结果调整;非脾亢组依据术中、术后出血量及监测结果输注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结果脾亢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器官或部位总数,出血次数,出血总量均显著多于非脾亢组.术前ld非脾亢组与脾亢组输注血小板后的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而术后l~lOd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结论非脾亢组围手术期术中、术后血小板调控目标以(50~150)×109/L之间为宜.脾亢组血小板调控目标以输注应以(100~200)×109/L之间为宜.1及24小时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值(CCI)监测结果为调整依据.

  • 标签: 肝移植 血小板 调控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34岁。因左下肢软组织感染于1999年7月入院,体温38~39℃,末梢血白细胞23.7×10~9/L,中性0.819,淋巴0.18。入院后行左膝关节切开引流术,术后诊断为左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关节液培养出放射土壤杆菌。临床最初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和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16万U静脉点滴;两周后改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16万U冲洗患处1/4h。创面肉芽逐渐生长新鲜。1个月后自动出院。2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将关节液分别进行普通营养肉汤和高渗肉汤增菌培养。35℃培养24h后普通营养

  • 标签: 中分离出 关节液 分离出放射
  • 简介:造血生长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调节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造血生长因子与受体结合后激活JAK,JAK发生自我磷酸化的同时也使受体磷酸化,继而通过SH2蛋白激活ras通路。JAK还可以使STAT磷酸化。STAT磷酸化后移到细胞核内,启动有关基因的转录。

  • 标签: 血细胞生成 信号传递 造血调控 造血生长因子
  • 简介:脊椎动物骨骼的形态与大小因功能各异而相差悬殊,但多数骨骼却是以相同的生长方式-软骨内成骨-长成的.位于骨骺与骨干交界处的软骨生长板(growthplate)-即骺板(epiphysealplate)-不断增生、增厚,间质发生钙化,软骨细胞凋亡,继而新骨沉积,形成骨干的纵向生长.在幼年时期,软骨的增生、退化与新骨生成的速率保持平衡,从而保证了在骨干长度增加的同时,生长板能够保持一定的厚度.当软骨生长板发育到成熟阶段,软骨增殖与成骨活性中止,生长板完全被骨化,骨的纵向生长也随之停止.因此,软骨生长板调节控制骨的纵向生长速度与骨的最终长度.骨的生长与分化受局部因素(如骨形态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与全身因素(如生长激素、性激素、甲状腺素等)的调控.本文就近年来局部因素对软骨生长板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软骨细胞凋亡 生长板 纵向生长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形态发生蛋白
  • 简介:激光出现之后,立即为生物学和医学所用。近年来,随着应用的推广和研究的深入,激光所致生物效应及其机制越来越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低强度激光(LowIntensityLaser,LIL),其相应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尚不很清楚,但在临床工作中确有广泛应用且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就低强度激光作用机制,应用及存在争议进行了总结,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 标签: 低强度激光 生物效应 临床应用 皮肤病学 心血管疾病 激光血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调控气腹所致应激反应的程度,为临床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将90例腹腔镜气腹病人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组(A组),全麻组(B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C组)。观察记录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20min、放气后20min血液中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肝脏分泌的急性反应蛋白(CRP)浓度,同时常规监测MAP、HR、SPO2。结果三组患者中气腹时A组和B组的应激反应显著增强(P<0.05),且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现为E、NE、CRP在气腹后20min明显升高(P<0.05),而C组病人在气腹前后则无明显变化。结论气腹对机体呼吸、循环和内环境干扰导致应激反应显著增强,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明显降低气腹所致的应激反应,是气腹下腹腔镜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 标签: 应激反应 麻醉方法 对比研究 调控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去甲肾上腺素
  • 简介: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技术属于高温治疗范畴,也称聚焦超声外科术(focusedultrasoundsurgery,FUS)或超声消融术(ultrasoundablation),是利用超声波的可聚焦性和组织的可穿透性等物理特性,将体外大范围较低能量的超声聚焦在体内靶区处,通过焦域区高能量超声产生60℃以上的瞬态高温、空化效应、机械效应等作用杀死靶区内细胞,以达到无创局部切除病灶的目的.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非肿瘤性疾病 列腺增生症 心脏疾病
  • 简介:目的:观察FEP-BY01肿瘤热治疗机治疗腹部实体肿瘤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应用FEP-BY01肿瘤热治疗机治疗腹部各种实体肿瘤29例,并将其分成空腔脏器肿瘤和实质脏器肿瘤两组,分别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空腔脏器肿瘤7例,肿瘤部分消失率为6/7,NC为1/7;实质脏器肿瘤22例,显效率40.9%(9/22),有效率45.5%(10/22),无效率13.6%(3/22).全组治疗无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高强度体外聚焦超声技术对治疗腹部肿瘤,是一项效果明显又十分安全的新型局部治疗技术.

  • 标签: 超声疗法 腹部肿瘤 高强度体外聚焦超声
  • 简介:目的观察bFGF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调控α1(Ⅰ)原胶原基因序列的作用。方法用组织块法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并传代,采用BrdU掺入的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的bFGF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三种人α1(Ⅰ)原胶原基因5′侧翼序列与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的重组质粒,用FuGENE转染试剂转染成纤维细胞,同时用p—sv—b—GAL表达质粒转染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ELISA法测定经bFGF处理后成纤维细胞CAT的表达量。结果在体积分数2%或10%小牛血清培养条件下,bFGF加入浓度从0.25ng/ml增至64.00ng/ml,作用24h后,各组细胞增殖数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三种重组质粒分别转染细胞,bF-GF处理24h后,CAT相对表达量测定结果提示,bFGF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FGF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对胶原基因启动序列具有负性调控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 标签: BFGF 启动子活性 基因调控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人α1(Ⅰ)原胶原基因
  • 简介:目的了解平原进入云南亚高原地区士兵一年后与本地同年入伍士兵训练强度及耐力差异及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极量运动试验,测定运动不同时期心肺功能指标及血乳酸含量变化,了解两组间运动耐力和强度差异.结果平原入伍的士兵进入亚高原地区生活、训练一年后,其运动强度和耐力与世居亚高原的士兵无明显差异.结论平原士兵进入亚高原地区一年后,可与世居当地士兵进行同样强度和耐力的训练.

  • 标签: 运动心肺功能 士兵 负荷运动 亚高原地区
  • 简介:腹膜和骨髓巨噬细胞培养中含红系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刺激因子,它不但能提高红系祖细胞的产率,而且还可增加每个集落中细胞数。大肠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可提高巨噬细胞产生红系增殖刺激因子的能力。经过LPS激活的巨噬细胞培养液对晚期红系造血祖细胞增殖表现出双向调控作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其中LPS激活腹膜贴壁巨噬细胞的活性高于骨髓巨噬细胞。

  • 标签: 大肠杆菌脂多糖 巨噬细胞 红系造血
  • 简介:目的观察感觉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P,SP)对离体培养的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表达的特点及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甲醛注射的方法造成Wistar大鼠局部无菌性炎性反应,提取肉芽组织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采用RT-PCR方法检测SP对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bFGF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观察时间及剂量-效应关系;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bFGF蛋白表达情况,观察时间及剂量-效应关系.结果10-7mol/LSP可诱导成纤维细胞bFGFmRNA的表达,在作用后3、6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12h后可检测到bFGF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24h达高峰,48h后逐渐回落.SP在10-9~10-5mol/L范围内可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bFGFmRNA表达,在10-8~10-5mol/L范围可诱导bFGF蛋白的表达,均在10-7mol/L剂量点达到峰值(P<0.01).结论SP可诱导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bFGF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且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剂量特点,在SP调控创伤愈合的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P物质 肉芽组织 成纤维细胞bFGF 表达 调控作用 创伤愈合
  • 简介:目的观察精氨酸(Arg)对大鼠肝脏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增强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创伤对照组及创伤+Arg组,每组8只,后两组大鼠臀部造成软组织创伤.创伤+Arg组伤后给予占饲料总重量5.0%的左旋精氨酸(L-Arg);其余两组大鼠在饲料中添加等重量甘氨酸代替.喂养7d后测定3组大鼠血清中Arg、鸟氨酸(Orn)、生长激素(GH)、一氧化氮(NO)、IGF-Ⅰ水平,并检测其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能力及肝组织中IGF-ⅠmRNA的表达情况.另用含不同浓度L-Arg的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培养大鼠原代肝细胞,测定培养上清中IGF-Ⅰ的水平.结果(1)血清Arg、Orn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创伤对照组大鼠无明显改变(P>0.05);而创伤+Arg组较其余两组显著升高(P<0.01).(2)血清GH、NO、IGF-Ⅰ水平:各组大鼠血清G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伤大鼠血清NO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创伤对照组血清IGF-Ⅰ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创伤+Arg组较创伤对照组有所升高(P<0.05).(3)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能力:创伤对照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创伤+Arg组较前者明显增强(P<0.01).(4)肝组织IGF-ⅠmRNA的表达情况:创伤对照组IGF-ⅠmRNA相对丰度为1.08±0.06,低于正常对照组1.19±0.06(P<0.05),创伤+Arg组为1.29±0.06,高于创伤对照组(P<0.01).(5)肝细胞培养上清中IGF-Ⅰ水平:培养液中L-Arg为0.0750、0.7500、7.5000mmol/L时,IGF-Ⅰ水平较L-Arg为0.0000mmol/L时明显增加(P<0.01);当L-Arg为37.5000mmol/L时,IGF-Ⅰ水平有所下降,但仍高于0.0000mmol/L时(P<0.01).结论Arg可刺激肝脏IGF-Ⅰ的生成,从而发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 标签: 精氨酸 大鼠 肝脏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调控作用 IGF-Ⅰ
  • 简介:胃癌患者术前口服雌激素受体阻断剂三苯氧胺(tamoxifen,TAM),通过检测用药前后雌激素受体(ER)、磷酸化酶(PR)及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探索TAM对胃癌组织中雌激素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

  • 标签: 三苯氧胺 胃癌 雌激素 细胞凋亡 凋亡调控基因 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