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微弧氧化-硅烷偶联不同浓度抗菌肽KSL对钛片表面进行成骨细胞相容性检测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抗菌性检测,评价其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性。方法超声微弧氧化-碱处理-硅烷膜层为对照组(A组),载抗菌肽KSL0.25mg/ml(B组)、KSL0.50mg/ml(C组)、KSL0.75mg/ml(D组)为实验组。扫描电镜观察试件表面形貌特征,CCK-8检测不同时间段细胞黏附及增殖情况,ALP检测不同时间段碱性磷酸酶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试件表面的活死菌比例数。结果CCK-8和ALP的检测结果显示四组材料表面的增殖、黏附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顺序为D组〉C组〉B组〉A组,四组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在有效杀菌浓度下抗菌肽KSL浓度越高抗菌效果越好。结论抗菌肽KSL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抗菌性。

  • 标签: 超声微弧氧化 抗菌肽KSL 成骨细胞 牙龈卟啉单胞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增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主要以头孢菌素类,并以三代头孢为主。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以二联为主。结论本院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的问题。应加强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标签: 住院病人 抗菌药物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与临床疗效,使得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规范和合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10月的100名呼吸内科患者作为干预组,2015年2月以前出院的100名呼吸内科患者为对照组。对干预组的100名患者应用我院为其制定的一系列干预方案进行合理的干预。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是否存在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联合用药的比例、住院时间长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发生率以及抗菌药的费用情况等,并对比较结果进行综合性的合理评价。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干预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具有更为合理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比例、较低的不合理用药比例、较低的抗菌药费支出、较短的住院时间等,干预组和对照组间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善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方面进行的干预实践是可行和有效的,可以应用于长期的实践过程中。

  • 标签: 呼吸内科 抗菌药物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对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共1438张,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并统计其中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选药不当、重复用药、用药指征不明确等。结论在门诊处方中尚存在诸多抗菌药物不合理情况,应加强对医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及门诊处方的管理,临床药师应当积极临床用药,向医师提供合理的建议,指导其合理用药,保证患者临床用药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门诊 抗菌药物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分析。方法归纳总结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儿科800例新生儿,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并分析新生儿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我院新生儿常用抗菌药物主要为青霉素钠、头孢曲松钠以及阿莫西林钠等,患儿临床用药主要为二联用药,使用频次达到64.5%;患儿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给药,比例为94.9%。结论本院儿科新生儿抗菌药物使用基本趋于合理,但是也必须要加强管理,最大化的降低抗菌药物使用,提高新生儿疾病治疗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抗菌药物 应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