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circulation,CPB)心脏手术中,时间依赖性抗生及浓度依赖性抗生预防手术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64例CPB心脏手术中抗生的预防性应用,将病人分为两组,A组124例,病人术前24h内预防性使用时间依赖性抗生;B组140例,病人术前24h内预防性使用浓度依赖性抗生。统计术后感染情况,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切口和纵隔感染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分项。结果A组术后感染13例(10.5%),B例27例(19.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时间依赖性抗生比浓度依赖性抗生更适合用于预防CPB心脏手术感染。

  • 标签: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抗菌药 时间因素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呼吸内科抗生的使用数量、类型来解析呼吸内科抗生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呼吸内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120例呼吸内科患者中,使用了抗生进行治疗的有112例,占93.3%,共使用了8类合计33种抗生药物。其中有62例一联用药,占55.4%;25例二联用药,占22.3%;16例三联用药,占14.3%;9例四联用药,占8.0%。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多方面考虑,分析其日常用药,对抗生进行针对性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抗生素药物 呼吸内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局部应用抗生对局部细胞的作用,并分析如何能令抗生在应用的时候对局部细胞的影响最小。方法在Pubmed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进行筛选,主要是找寻1990年到2011年期间所收集来的抗生对骨科局部细胞作用的有关资料以及相关的文献,在所收集到的文献中筛选与本文论述内容相关的,后者是内容较为接近的,具有较高的水平的40片文献进行综合的分析探讨,简要的阐述抗生对局部细胞的作用并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探究抗生对局部细胞的作用。结果如果抗生的浓度过高的话就会对细胞的存活产生抑制的作用,对细胞的增殖会产生抑制作用,还会对细胞的分化以及代谢产生抑制的作用,只用少数的抗生会对细胞产生抑制的作用。结论不同的抗生会具有不同的作用,而功能作用不相同的细胞同样会具有不同的性质,所以这些细胞对抗生的敏感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当停止使用抗生后,细胞的各项功能也都慢慢的恢复。对于该怎么解决抗生对局部细胞的抑制作用就有待我们的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生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情况,观察其治疗的效果、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60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统计抗生在患者中的使用情况。结果260例患者中,有229例采用抗生治疗,抗生使用率达88.1%,抗生的使用品种共28个。使用率较高的种类有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呋辛,阿奇霉素,阿莫西林,环丙沙星。使用一种抗生有51例(22.3%),使用两种抗生有104例(45.4%),使用三种抗生有53例(23.1%),使用四种抗生有21例(9.2%)。101例为一联用药、85例为二联用药、38例为三联用药、4例为四联用药。结论我院呼吸内科中,对抗生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用药时间过长的问题,还需进一步改进以杜绝抗生的滥用。

  • 标签: 抗生素 呼吸内科 合理用药 阿莫西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生在普外科手术中治疗切口感染治疗的作用进行分析,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2年实行普外科手术的112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56人。对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进行抗生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后使用抗生治疗,均使用头孢哌酮以及硝基咪唑等药物进行治疗。结果112例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的有8例,占总数的7.14%。其中Ⅰ类切口(42人)无感染现象;Ⅱ类切口(51人)出现3例感染

  • 标签: 抗生素,普外科,切口感染,临床疗效
  • 简介:为分析和评价围手术期无张力疝修补术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的可行性,采取对照围手术期术前使用抗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宾市人民医院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280例,分析探讨预防性使用抗生与不用抗生对患者的白细胞及体温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围手术期 抗生素 预防性使用 对比研究 术前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蒙脱石散剂联合抗生治疗儿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在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44例消化性溃疡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和抗生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蒙脱石散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恶心、嗳气、反酸等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实验组患者的Hp根除率、溃疡面缩小率、愈合率和痊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消化性溃疡治疗中,采用蒙脱石散剂联合抗生疗法,可有效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促进溃疡面愈合,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它是儿科中,治疗消化性溃疡,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蒙脱石散剂 抗生素 消化性溃疡 H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安宫黄体酮联合抗生治疗78例子宫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156例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患者,采用安宫黄体酮联合抗生的治疗方法;对照组78例患者,仅给予单纯应用抗生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78例患者总有效率95.59%;对照组78例患者总有效率80.77%。观察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此外,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人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安宫黄体酮联合抗生治疗子宫内膜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安宫黄体酮 抗生素 子宫内膜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护理干预对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从近三年入住我院的患有盆腔炎性疾病的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的治疗方案。同时对实验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不采取护理干预。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结果采取护理干预的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2.5%。两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对疾病的疗效有良好的影响,有临床意义并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康妇炎胶囊 抗生素 盆腔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2010~2012年本院抗生不合理应用情况。方法抽取2010年1~12月本院临床应用抗生的600张处方为A组,2011年1~12月的600张处方为B组,2012年1~12月的600张处方为C组,然后将三组中抗生不合理应用率进行比较,并将不同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C组总的抗生不合理应用率低于A组及B组,B组则低于A组,而历年中均以联合应用不当发生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不合理应用情况的发生率,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从2010至2012年本院抗生不合理应用情况呈现逐步改善的情况,但历年仍以抗生联合应用不当的最为多见,应针对此种情况进行干预措施的制定及实施。

  • 标签: 抗生素 不合理应用 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树脂吸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肾一血管紧张一醛固酮(RAS)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4例MHD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2人,即血液透析(HD)组:每例患者每周2~3次HD治疗(每次4h);HD+血液灌流(HP)组:每例患者在HD治疗基础上,每周1次HD+HP治疗(每次2hHP+2hH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末血压、血清肾(PRA)、血管紧张II(ATII)的变化情况。结果①HD组治疗前后血压、PRA、ATII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tsw=-0.615、tDBP==0.660,tPPA=-473,tATⅡ=-0.644,tpTH=-0.170,P值均〉0.05);②HD+HP组治疗后血压、血清PRA、ATII及PT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sBp:--ii.018,tDBP------25.773,P值均〈0.01:tpRA=-8.267,tAII=-26.593,tPTH=3.061,P值均〈0.05),且各指标均较HD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RP=-8.566、tDBP=-24.257,P值均〈0.01;tm=-8.406,tATⅡ=-25.967,tpTH=-2.383,P值均〈0.05)。结论树脂吸附联合血液透析较单纯血液透析能明显降低MHD患者血浆肾一血管紧张的水平,可使MHD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难治性高血压
  • 简介:血清胱抑C(CysC)作为检测肾功能的一种新的内源性标志物,近年来受到临床上的广泛重视,它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指标,与菊糖清除率、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氨(BUN)等相比更为敏感、可靠、方便[1-5]。本文就CysC的生物学特性、检测以及近年来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胱抑素C 肾小球滤过率 肌酐 尿素氯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小鼠大脑皮层生长抑(somatostatin,SS)和胆囊收缩(cholecystokinin,CCK)的表达变化,探讨VD的发生机制.[方法]复制小鼠VD模型,利用y-迷宫检测V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VD小鼠大脑皮层中SS和CCK表达的变化.[结果]VD小鼠比正常小鼠Y-maze学习次数显著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大脑皮层SS及CCK阳性神经元的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D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皮层SS和CCK的表达减少有关.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大脑皮层 胆囊收缩素 生长抑素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证辨证学,初步分析福州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位证与病性证的特征,为中医辨证标准化和客观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以住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四诊信息,运用证辨证学,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位证与病性证的分布特点。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位涉及肺、表,脾、胃、肾、肝、胆、心、心神。病性证涉及痰、热、寒、湿、燥、饮、暑、脓、外风、气滞、气虚、阴虚、阳虚、阳亢、血虚、血热、血瘀。常见证组合有痰热壅肺、阴虚肺热、湿热蕴肺、外邪袭表等,其中以痰热壅肺为基础证,多兼夹阴虚、湿阻、外风等。结论老年人更容易患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位证主要为肺、表,病性证主要为痰、热、阴虚、湿、外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基础证痰热壅肺,主要治法宜清热化痰,宣肺解表。但同时也应注意其兼夹证的治疗。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证素 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冬胰岛联合甘精胰岛对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9月~2012年9月入住我院的100例经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每晚9时注射人普通胰岛一次,观察组每日三餐前分别注射门冬胰岛30(诺和锐30)联合甘精胰岛,治疗周期为10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2hPBG、HbAlc(%)、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PBG、HbAlc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三个指标较对照组治疗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对照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40.0%(20/50),明显高于观察组(10.0%,5/50),二者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且观察组满意率100.0%(50/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35/50),二者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3)根据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照组治疗后生存质量得分为(116±6)分,明显小于观察组134±8分,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门冬胰岛联合甘精胰岛对糖尿病治疗疗效显著,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小,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 标签: 门冬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 糖尿病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胱抑-C与尿素、尿肝的临床检验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肝硬化患者86例,依据患者肾功能的情况分为两组患者,甲组患者42例,为肾功能正常患者,乙组患者44例,为肾功能障碍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胱抑-C与尿素、尿肝的检查,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丙组患者进行对照。对比和分析胱抑-C、肌酐、尿素的检测值水平差异其准确诊断率。结果甲组患者胱抑-C、尿素、肌酐对比丙组患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对比丙组患者抑-C、尿素、肌酐水平检测,显著性增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对比乙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胱抑-C、尿素、尿肝进行准确的检查,可以准确的反应肝硬化患者对肾功能的损伤,可以作为评价肝硬化患者病情

  • 标签: 胱抑素-C 尿素 尿肝 临床检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生D3治疗日光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采用肌肉注射维生D3配合常规治疗30例,与单纯采用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中痊愈21例,显效7例,有效2例,愈显率为93.3%;对照组中痊愈15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76.7%。两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4.16,p<0.05)。结论维生D3治疗日光性皮炎疗效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探究造成普通外科手术术后患者发生胰岛抵抗情况的可能因素,从而提高手术后胰岛对患者的使用效率。方法本文选取的资料均为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外科进行过普通手术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共216份,对选中资料的患者,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第一天空腹状态下的各项检查指标进行检查,其中包括血糖指标、白蛋白指标、胰岛指标、转铁蛋白指标和免疫球蛋白指标,以及补体C4、C3的水平进行检查。利用HOMA(稳态评估法)对全部患者的胰岛敏感值、胰岛分泌值、胰岛抵抗值进行评估。结果手术前与术后第一天的对比结果显示,患者体内的胰岛含量、血糖指标、胰岛抵抗值均是术后第一天的测量值较大,胰岛敏感值结果相差不大,胰岛分泌值是术后第一天较大。结论空腹情况下血糖浓度、胰岛浓度升高,患者身体较为肥胖,手术的时间较短,手术中输液量的大小以及输血量的大小是术后胰岛产生抵抗情况的根本原因,所以医护人员在术前和术中要对这些因素加以防范,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普通外科 胰岛素抵抗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