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基酸葡萄糖联合骨质疏松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增加阿法骨化醇、碳酸钙D3及阿仑膦酸钠等骨质疏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Lequesne评分。结果治疗第2周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50.0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46.67%,两组临床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4周、第6周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3.33%、86.6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6.67%、43.33%,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第2周,两组患者Lequesn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第4周、第6周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盐酸氨基酸葡萄糖联合骨质疏松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抗骨质疏松药 盐酸氨基酸葡萄糖 膝骨关节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疏血通联合血小板聚集替格瑞洛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 2016年 3月 -2018年 9月收治的 88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 4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绞痛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 (Hcy)、 C反应蛋白 (CRP)、纤维蛋白原 (Fib)水平。对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 1个月,记录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CRP、 Hcy以及 Fib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 CRP、 Hcy以及 Fib水平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 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疏血通联合替格瑞洛可以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血清学指标,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绞痛 疏血通 替格瑞洛 血清学指标 不良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疏血通联合血小板聚集替格瑞洛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88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绞痛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对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个月,记录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RP、Hcy以及Fib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CRP、Hcy以及Fib水平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替格瑞洛可以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血清学指标,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绞痛 疏血通 替格瑞洛 血清学指标 不良心血管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真菌感染的 CT表现,提高该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 CT诊断或疑诊为肺部真菌感染 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记录患者 CT检查申请单及住院病历等临床资料,分析肺部真菌感染的 CT 特点。结果: CT表现为在基础疾病之外出现炎性大片实变 9例 ,似肺段性或大叶性肺炎的表现。在基础疾病之外出现磨玻璃影者 9例。 1例出现右下叶背段结节影伴有“新月征”。另 1例呈散在分布斑片状阴影,边缘比较模糊,密度较淡,以中、下肺分布为主,部分融合呈大斑片状密影。结论: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出现典型曲霉菌球的“新月征”可明确肺曲霉菌病的诊断,若出现磨玻璃影及“晕征”是真菌感染病灶较具特征性的表现;此外,双肺多发病灶,征象多样,且变化快,提示真菌感染可能。

  • 标签: 肺真菌感染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真菌感染的CT表现,提高该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CT诊断或疑诊为肺部真菌感染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CT检查申请单及住院病历等临床资料,分析肺部真菌感染的CT特点。结果CT表现为在基础疾病之外出现炎性大片实变9例,似肺段性或大叶性肺炎的表现。在基础疾病之外出现磨玻璃影者9例。1例出现右下叶背段结节影伴有“新月征”。另1例呈散在分布斑片状阴影,边缘比较模糊,密度较淡,以中、下肺分布为主,部分融合呈大斑片状密影。结论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出现典型曲霉菌球的“新月征”可明确肺曲霉菌病的诊断,若出现磨玻璃影及“晕征”是真菌感染病灶较具特征性的表现;此外,双肺多发病灶,征象多样,且变化快,提示真菌感染可能。

  • 标签: 肺真菌感染 CT 诊断
  • 简介:【摘 要】侵袭性血管粘液瘤 (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我科收治 1例,现予以报道。目的:探讨阴道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其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 1例阴道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病历资料及病理检查情况。结果:检查发现肿物位于阴道前壁尿道口下方,并脱出阴道外口,大小约 5x4x3cm,肉色有蒂,蒂基底部宽紧贴膀胱,边界欠清,质地硬,病理确诊为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经过手术,完整切除了肿物。结论: AAM是一种罕见的、局部浸润性间质软组织肿瘤,侵袭性、复发性是其重要特征,需提高首次诊断的正确性,确诊后应当给予手术切除,且需长期随访监测。

  • 标签: 阴道 侵袭性血管粘液性瘤 报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炎中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的5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个组别,每组患者25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采取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组间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采取综合护理手段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真菌性角膜炎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3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56例,对照组给予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两性霉素B滴眼液与伊曲康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为82.14%(P<0.05);观察组前房积脓、角膜溃疡等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两性霉素B滴眼液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可提高治疗效果,患者恢复快。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两性霉素 B 滴眼液 伊曲康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降压、降脂,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血压、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8月区间撷取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60例和参照组60例。其中实验组经降压+降脂治疗,参照组经单纯降压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压指标、血脂指标相比较,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压和血脂情况与参照组比较,P<0.05。结论联合应用降压、降脂对高血压患者实行治疗的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

  • 标签: 降压药 降脂药 高血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PDCA管理模式对西药房排及发速度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100例西药房用药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组开展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组开展PDC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西药房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高峰阶段的发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结果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组治疗效果、西药房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高峰阶段的发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方面相比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组更好,P<0.05。结论西药房用药患者通过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减少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

  • 标签: PDCA管理模式 西药房排药 发药速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高血压已经成了威胁老年人健康生活的一种重要疾病,但受到医疗技术的影响,对于高血压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在对高血压治疗的过程中,应用长效降压联合他汀类降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一年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 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 64例,研究组采用长效降压联合他汀类降脂治疗,参照组采用长效降压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 (P< 0.05),并且治疗后研究组血压水平、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优于参照组 (P<0.05)。结论:长效降压联合他汀类降脂治疗效果明显,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非常值得在治疗高血压中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水平 血脂水平 长效降压药 他汀类降脂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PDCA管理模式对西药房排及发速度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100例西药房用药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组开展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组开展PDC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西药房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高峰阶段的发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结果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组治疗效果、西药房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高峰阶段的发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方面相比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组更好,P<0.05。结论西药房用药患者通过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减少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

  • 标签: PDCA管理模式 西药房排药 发药速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 PDCA管理模式对西药房排及发速度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12月 100例西药房用药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组开展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 PDCA管理模式组开展 PDC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西药房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高峰阶段的发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结果: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 PDCA管理模式组治疗效果、西药房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高峰阶段的发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方面相比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组更好, P< 0.05。结论:西药房用药患者通过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 PDCA管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减少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

  • 标签: PDCA管理模式 西药房排药 发药速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高血压已经成了威胁老年人健康生活的一种重要疾病,但受到医疗技术的影响,对于高血压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在对高血压治疗的过程中,应用长效降压联合他汀类降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一年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64例,研究组采用长效降压联合他汀类降脂治疗,参照组采用长效降压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并且治疗后研究组血压水平、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长效降压联合他汀类降脂治疗效果明显,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非常值得在治疗高血压中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水平 血脂水平 长效降压药 他汀类降脂药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高血压已经成了威胁老年人健康生活的一种重要疾病,但受到医疗技术的影响,对于高血压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在对高血压治疗的过程中,应用长效降压联合他汀类降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一年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 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 64例,研究组采用长效降压联合他汀类降脂治疗,参照组采用长效降压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 (P< 0.05),并且治疗后研究组血压水平、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优于参照组 (P<0.05)。结论:长效降压联合他汀类降脂治疗效果明显,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非常值得在治疗高血压中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水平 血脂水平 长效降压药 他汀类降脂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应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34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20例,女性14例。结果在研究中发现,CT影像的四个类型,弥散型有13例患者,弥散型为37.1%,曲菌球型10例患者,占比29.4%,实变型有8例,占比23.5%,结节型有4例患者,占比11.7%。通过表格可以看出,CT影像查出敏感性、阳性检测值占比对比CT诊断和病理诊断90.6%,特异性为5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CT影像检查出来的真菌感染患者有着一定的特点且CT检查对肺部真菌感染的检出率非常高,对于患者的临床确诊有一定的价值和辅助作用,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肺部真菌感染 CT诊断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