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房间隔缺损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房间隔缺损患者共168例,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回顾性分析房间隔缺损的超声检查及手术证实的相关资料。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房间隔缺损的准确率为95.2%,右室、右房增大148例,左室、右室、左房、右房增大12例,心脏大小正常8例;上腔型房缺4例,下腔型房缺8例,混合型房缺5例,冠状窦型房缺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房间隔缺损的准确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及分析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相关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本文实验资料为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本院纳入治疗的24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对24例患者开展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并予以对应护理措施,统计24例的临床效果。结果24例患者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3.25±0.14)d,术后恢复效果良好,痊愈率为100.00%。结论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实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及对应护理干预呈现良好效果。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微创 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房间隔缺损微创修补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40例患儿进行研究,均于本院2016年8月~2018年7月间行房间隔缺损微创修补术治疗,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结果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验组,住院天数、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5.0%,对照组为65.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间隔缺损微创术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高,值得采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房间隔缺损微创修补术 满意度
  • 简介:目的观察心外科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房间隔缺损,手术前后血浆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变化,分析其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房间隔缺损28例,其中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补片修补8例,经右胸小切口封堵12例,经颈静脉封堵8例。平均年龄(17.9±12.2)岁,平均体质量(44.6±24.8)kg。分别于封堵当天术前及术后24h、术后3个月抽血检测BNP浓度。术前、术后24h和术后3个月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肺动脉压变化。结果补片修补组术前、术后24h和术后3个月的mPAP分别为(36.2±6.1)mmHg,(35.8±5.3)mmHg和(28.8±4.2)mmHg,血浆BNP浓度分别为(175.2±58.3)pg/ml,(556.5±191.6)pg/ml和(169.0±43.4)pg/ml;经胸封堵组mPAP分别为(23.8±4.8)mmHg,(22.3±3.9)mmHg和(22.6±4.5)mmHg,血浆BNP浓度检测分别为(138.5±63.2)pg/ml,(404.6±188.5)pg/ml和(113.0±41.4)pg/ml;经颈静脉封堵组mPAP分别为(21.3±5.2)mmHg,(18.8±3.6)mmHg和(17.9±2.7)mmHg,血浆BNP浓度检测分别为(102.5±78.5)pg/ml,(392.8±263.1)pg/ml,(78.6±35.4)pg/ml。从总体上讲,手术后各组mPAP逐渐下降,BNP短暂升高后明显下降(P〈0.05);BNP与mPAP之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在采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中,mPAP与BNP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对心功能及mPAP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脑钠肽 肺动脉压 补片修补 经胸封堵 经颈静脉封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如今,要想进一步寻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步,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关注民生问题,切实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这其中,制药行业的发展无疑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文章论述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洁净空调在制药厂生产中的应用体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为洁净空调在制药行业的生产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帮助。

  • 标签: 洁净空调 制药厂 应用体现 问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11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对患者分组时,采用随机分组法,共分2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固定矫治,给予观察组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结果观察组各项治疗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治疗效果优于固定矫治治疗方法,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口腔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15岁儿童牙颌畸形的早期干预性治疗。方法介绍何为MRC肌功能矫治以及它是如何进行早期的肌功能矫正来尽可能避免颌骨发育异常的。通过详细交代患者如何佩戴MRC及注意事项,并指导进行正确的肌功能训练,定期的回访追踪,来改善牙颌畸形的目的。结果通过MRC的矫治,患者在吞咽方面、呼吸方面都可以恢复正常,从而有一个良好的面部形态轮廓,以避免或降低错颌畸形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的轻微错颌畸形也可以起到矫正作用。结论有错颌畸形的患儿,肯定伴随着肌功能软组织异常运动或者不良的口腔习惯,MRC就是通过纠正这些异常运动和不良习惯,来实现儿童牙颌畸形的早期干预性治疗的。

  • 标签: MRC肌功能矫治 护理 矫正 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我国的各个行业都在高质量的快速发展,制药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药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的特殊的条件以及要求,需要对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微生物的存在的程度、空气的洁净程度,尘埃的颗粒情况都需要精细的去调控,这就需要系统-洁净室系统,这个系统的功能很强大,不仅可以洁净室内的卫生,而且可以对尘埃粒子进行精确的控制,避免污染,因此制药厂空调的使用以及设计对制药厂的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设计 使用 分析 制药厂洁净空调
  • 简介:【摘要】目的:对 108例痔疮患者采取吻合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6年 6月 -2017年 1月,到我院进行吻合治疗的 88例痔疮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采取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的 88例痔疮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按照相关操作标准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 出血量、 VAS评分、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41%VS17.05%)( P<0.05)。结论:吻合痔上黏膜环切术是治疗痔疮效果比较理想,能够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吻合器 痔疮 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费宫内节育的使用情况和有效管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站使用免费宫内节育避孕的育龄期妇女10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宫内节育器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00例免费宫内节育器使用者发生带妊娠6例(6.0%),节育脱落10例(10.0%),因症取出8例(8.0%)。结论使用免费宫内节育对育龄妇女进行避孕时,应当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对免费节育器使用者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的诊断和处理,对免费节育的位置进行定期检查,提升育龄妇女对免费节育的续用率和满意度。

  • 标签: 免费宫内节育器 使用 管理
  • 简介:摘要医用直线加速是一种粒子型加速,主要用于生物医学中,具体是用于肿瘤患者的放射性治疗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因为医用直线加速的精密度较高、仪器复杂,而且使用频次也很高,因此其质量控制工作尤其重要。本文对直线加速的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其日常和定期的保养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医用直线加速器 质量控制 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流产后立刻放置宫内节育的可行性。方法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受人工流产后节育者92例,根据其放置节育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为人工流产后立刻放置宫内节育,对照组在人工流产后下次月经来潮干净后放置宫内节育,对比其节育放置后具体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女性放置宫内节育后均无脱落情况,且两组女性的手术情况差异不大,术后并发症率无明显差别,观察组再次意外妊娠情况略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立刻放置宫内节育能够帮助女性有效避孕降低意外妊娠率,对于非自愿妊娠女性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且其术后并发症率较低具有安全可行性,可以在非自愿妊娠女性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人工流产 立刻放置宫内节育器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宫内节育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工具,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避孕 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控注射在CT增强时的护理操作体会。方法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这段期间内,选择来我院进行进行CT扫描且增强扫描的126例检查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患者采用数控注射,分析数控注射在CT增强时的护理干预方式,比较护理操作干预前后患者意外情况发生率。结果护理操作干预后患者局部渗透、空气栓塞、心血管方面发生率明显低于护理操作干预前,护理操作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2例,1.59%)低于干预前(16例,12.70%),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将数控注射应用于CT增强时操作,其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与广泛推广。

  • 标签: 数控注射器 CT增强 护理操作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8月接收的需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的患者34例,全面观察患者植入完心脏起搏后的临床效果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3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心房颤动的发作次数得到了明显的减少,一些患者在治疗后的LVEF值显著提高。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发症发生概率低。结论在临床上应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动过缓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且通过长期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而高效。

  • 标签: 永久性 人工心脏起搏器 心房颤动 应用
  • 简介:摘要总结6例患者行胶囊内镜对起搏功能和起搏对胶囊内镜图像是否存在干扰。护理重点是对6例起搏置入患者重视采用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变化的观察和严密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术前、术中、术后护理。6例患者行胶囊内镜对心脏起搏功能和起搏对胶囊内镜图像存在无干扰。心脏起搏患者可以行胶囊内镜检查。

  • 标签: 胶囊内镜 起搏器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