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热熨烫时选穴摩腹在剖宫产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0位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取中药热熨烫时选穴摩腹均分为对照组(40位:常规治疗)与实验组(40位:中药热熨烫时选穴摩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中药热熨烫时选穴摩腹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排气、排便,进而有效缓解患者腹胀。

  • 标签: 中药热熨烫 择时选穴摩腹 剖宫产 术后腹胀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式脐带残护理法对新生儿的应用效果,并通过将新生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以评估该护理方法的效果。实验组采用新式护理法,即脐带结扎使用无菌技术,残无感染迹象者不消毒、不包扎,每日仅需保持清洁和干燥。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法,即脐带结扎使用无菌技术,残消毒、包扎,每日消毒并更换污染的护脐贴直至脐带脱落结痂。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脐带组织脱落时间和断脐组织修复时间。方法:将2023年4-6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按床位编码将新生儿分为实验组(50-68床)和对照组(71-83床)。实验组的90例新生儿采用新式脐带残护理法,对照组的100例新生儿采用传统护理法。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组织脱落的时间和断脐组织修复的时间。结果:实验组脐带组织脱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新式脐带残护理法对新生儿的效果显著。这一方法不仅能有效缩短脐带组织脱落时间,而且有利于及时发现残端出血、感染等征象,同时降低患者费用,简化工作程序。

  • 标签: 新式脐带残端护理法 新生儿 效果评价 脐带组织脱落时间 断脐组织修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针对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将钢板外置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研究人员评估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本次研究将实验时间段设置在2021年6月至2023年10月,在该时段将我院中资料登记有效的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时,均采用锁定钢板外治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研究人员评估所有患者的骨折的稳定和愈合恢复状况。结果: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所有患者的骨折愈合恢复状况良好,患者的愈合恢复时间为16~48周,患者恢复平均时间为26.8±3.4周。4名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出现局部软组织少量坏死并对其进行清创换药后愈合恢复状况良好,一名患者出现钉道感染,经换药后恢复。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骨折稳定,未见断裂或其他问题的情况。结论:本研究表明,针对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外治方案进行临床治疗,可以有效促进骨折的稳定与愈合。锁定钢板外置应用于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产生的效果良好,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骨折愈合状况。

  • 标签: 开放性胫骨骨折 钢板外置 骨折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肱骨近骨折术后实施中医骨折三期治疗的具体作用。方法:对72例肱骨近骨折术后患者展开分组研究,其中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的功能锻炼和消肿止痛,观察组36例基于对照组增加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术后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及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差异P<0.05。结论:肱骨近骨折患者术后接受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提高疗效和促进骨折愈合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行。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手术 中医 骨折三期治疗
  • 简介:摘要: 肱骨近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占全身所有骨折的4%-5%【1】,老年患者又占到约70%【2】,特别是老年人复杂的肱骨近骨折Neer三、四部份骨折。单纯的锁定钢板固定或加同种异体松质骨条的移植、无法获得良好的固定效果,容易出现复位丢失、固定失败等一系列并发症,有学者提出以锁定钢板联合同体异体腓骨棒来治疗肱骨近骨折、从适应症、作用机制,效果评价取得良好出效果【3】。为复杂的肱骨近骨折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锁定钢板 异体腓骨棒 复杂的 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近防旋髓内钉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疾病干预效果。方法:定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其中对照组采用股骨近解剖型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防旋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利用股骨近防旋髓内钉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减少患者手术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防旋股骨近髓内钉内固定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4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防旋股骨近髓内钉内固定术)和对照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之中,尤其是在高龄患者之中,防旋股骨近髓内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相对理想,改善髋关节功能,促进身体康复。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高龄股骨粗隆间 骨折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防旋型股骨近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至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开展防旋型股骨近髓内钉治疗,对照组开展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评价对比组间围术期一般情况、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围术期手术耗时、围术期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旋型股骨近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改善围术期一般情况,更有利于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不稳定型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并发症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是围绕患儿便秘,通过肛门牵的手法,解决患儿便秘问题,减轻患儿痛苦以及减少治疗费用。方法:选择2023年03月至2023年11月入住我科共79例患儿,其中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出现便秘的患儿一共21例。针对这21例患儿,进行一系列护理措施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使用常规解决办法和加用肛门牵手法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明显,给患儿减轻痛苦,治疗费用减少,患儿家属满意。

  • 标签: 便秘 患儿 肛门牵张 开塞露通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护理结合个性化营养干预应用于近胃癌病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70例近胃癌患者并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结合个性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TRF、ALB、PA及Hb指标水平均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近胃癌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结合个性化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营养状态。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护理 个性化营养干预 近端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防旋股骨近髓内钉(PFNA)与Intertan两种髓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计8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防旋股骨近髓内钉(PFNA)治疗和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结果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Harris评分等方面,与Intertan组相比较而言,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中,PFNA和Intertan两种治疗方式均能获得良好效果,PFNA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方面,比Intertan更少,但是术中出血量却比Intertan多。

  • 标签: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Intertan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老年股骨近骨折患者,并采用右美托咪定分析骨折患者的安全性。方法:本次选取的老年股骨近骨折患者,符合本次骨折标准。于2021年3月-2022年9月就诊。联合A组、联合B组0.375%罗哌卡因和右美托咪定、0.375%罗哌卡因和生理盐水,随后进行相关情况比对。结果: 通过对联合A组、联合B组进行不良反应比较,联合A组出现呼气不畅、血压异常、心动过缓、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低于联合B组(P<0.05)。联合A组和联合B组患者VAS和Ramsay评分情况如下表2所示,根据数据显示联合A组患者的VAS评分在4小时、8小时、12小时之后明显低于联合B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P<0.05)。通过对用药24小时候VAS评分进行比较,联合A组整体评分相对较为优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老年股骨近骨折患者具有一定安全性,麻醉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老年股骨近端骨折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经皮骨钩股骨近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纳入时间: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基于乱数表法分为创新组(n=40,PFNA内固定术治疗+经皮骨钩技术复位)与传统组(n=40,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与康复的相关指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创新组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更长,恢复时间(住院、骨折愈合、开始负重)均短于传统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创新组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应用经皮骨钩股骨近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皮骨钩技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实施补阳还五汤+股骨近防旋髓内钉治疗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老年人)60例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抽号法完成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的分组工作,研究组、对照组为两组的命名,对前组实施补阳还五汤+股骨近防旋髓内钉治疗,对后组实施常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该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更佳(p<0.05)。结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时,临床应采用股骨近防旋髓内钉治疗的同时,加以补阳还五汤治疗,这种方式的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有效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体检、就诊的气阴两虚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对于纯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这主要是为了解决单纯西药治疗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存在的不足,比如临床疗效不佳和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不耐受等情况。方法:采用了随机分组的研究设计,共选取100名符合特定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气阴两虚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纯西药治疗,包括消心痛、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片等;而治疗组在接受对照组相同的西药治疗基础上,额外服用自拟的中药方剂。所有参与者接受4周的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了多项评估,包括心绞痛发作次数、CCS心绞痛分级、和心电图等。数据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CCS心绞痛分级和心电图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改善,相比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的缺血性改变也在治疗组中有所改善。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型稳定性心绞痛在疗效上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并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显示出较高的安全性。这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仍需要更多、更长期的研究以全面评价其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稳定性心绞痛,中西医结合,气阴两虚,临床疗效,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