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旨对瑞芬太尼应用于临床甲状腺摘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方法选取笔者单位2012年2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64例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文研究资料;按其入院治疗时间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均予以气管插管全麻。其中,对照组持续静脉泵注丙酚,间断性推注芬太尼维持麻醉;研究组瑞芬太尼联合丙酚持续静脉泵注维持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苏醒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情况、血流动力学变的组间比较均具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优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摘除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酚麻醉,其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缩短,安全性更高。

  • 标签: 瑞芬太尼 芬太尼 异丙酚 血流动力学 清醒时间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38-01
  • 简介:骨形态发生蛋白2/7(BMP2/7)源二聚体,较其同源二聚体具有更强的诱导成骨潜能,是目前组织工程骨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本文介绍了源二聚体BMP2/7诱导成骨的相关实验,比较其与同源二聚体生物活性的差异,并对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骨形态发生蛋白 异源二聚体 骨组织工程 成骨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丙泊酚、七氟烷和氟烷麻醉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住院行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给予丙泊酚、七氟烷和氟烷维持麻醉,通过比较麻醉药用量及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分析不同药物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提高手术麻醉质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结果术后不同时间行NRS评分丙组最高,甲组最低,组间比较,甲组于乙、丙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乙组丙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芬太尼用量方面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患者术后清醒快、疼痛轻,镇痛效果最好。应用七氟烷、氟烷麻醉的患者,需积极给予术后镇痛处理。

  • 标签: 丙泊酚 七氟烷 异氟烷 麻醉 术后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阑尾圈套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通过阑尾圈套器丝线悬吊的方法行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分析其临床疗效.采用门诊和电话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12月.结果50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其中1例穿孔性阑尾炎腹膜外位,暴露不清,采用三孔法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不包含麻醉前后及准备器械时间)为(35±4)min(25~75min),术中出血量为5~8mL,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0.0±1.6)h(6.0~20.0h).术后无肠瘘、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等近期并发症发生.术后切口微创美观.术后病理检查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7例、穿孔性阑尾炎13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0例.全组患者获得随访(门诊随访17例、电话随访33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0个月(6~18个月),未发生戳孔疝、粘连性肠梗阻等远期并发症.结论阑尾圈套器制作简单、经济实用,是一简单易行的方法.

  • 标签: 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二孔法
  • 简介:目的对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反应和镜检红细胞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对该院400例门诊患者留取的随机尿液立即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尿液分析仪检验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66例,镜检无红细胞的有24例。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阴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12例,镜检无红细胞的有198例。两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尿液分析仪检测潜血反应需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联合进行,尤其是显微镜检查至关重要不可忽视,是尿液分析仪无法替代的。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潜血反应 镜检红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Th17细胞和白介素-17(IL-17)在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aGVHD中的免疫调控。方法采用野生型(WT)C57BL/6(H-2b)小鼠与C57BL/6(H-2b)IL-17基因敲除(IL-17-/-)小鼠作为供体,采用BALB/C(H-2b)小鼠作为受体,小鼠给予全身照射8.5Gy进行清髓性预处理,移植野生型(WT)小鼠1×107个去除T细胞骨髓细胞(TCD-BMCs)以及WT小鼠1×106个CD4+IL-17-/-T细胞。移植之后每天对小鼠生存状况进行观察1~2次,每隔5d对aGVHD进行临床评估。收集实验小鼠肝脏、肺、肠以及皮肤,并进行HE染色并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并对移植后Th17细胞组、CD4+IL-17-/-T细胞组、IL-17-/-BMCs+IL-17-/-SCs组(KK组)、WTBMCs+IL-17-/-SCs组(WK组)及WTBMSCs+WTSCs组(WW组)小鼠的aGVHD积分进行评估。结果1Th17细胞组移植后5d、10d、15d、20daGVHD积分均显著高于IL-17-/-CDD4+T细胞组(P〈0.05),且Th17细胞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显著小于IL-17-/-CDD4+T细胞组(P〈0.05);2KK组、WK组及WW组移植后5d、10d、15d、20daGVHD积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平均生存时间方面的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7细胞与IL-17在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GVHD中具有较好的免疫调控作用。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TH17细胞 白介素-17(IL-17) AGVHD 免疫调控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行子宫全切术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B组接受经阴道子宫全切术,C组接受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比较3组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B、C组(P<0.05),A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B、C组(P<0.05)。A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雌二醇、卵泡刺激素(ESH)、黄体生成素(LH)及孕酮水平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23.3%)明显低于A组(73.3%)及B组(76.7%)(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效果更好,但费用较贵。

  • 标签: 子宫全切术 腹腔镜 经阴道 开腹
  • 简介:目的探讨单层培养细胞总RNA提取过程中先行细胞消化或离心富集对所提RNA质量是否产生影响。方法培养NGF诱导的PCI2细胞,采用Trizol试剂提取RNA:离心组(A)先将贴壁生长细胞经胰酶消化、离心获得细胞沉淀,加入1mlTrizol进行RNA提取;直接组(B)将培养液弃尽后直接加入Trizol试剂(1ml/10cm2瓶壁)进行RNA提取;均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RNA完整性,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RNA浓度和OD260/OD280比值。结果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直接组出现3条清晰的条带(28S、18S和5s条带),离心组在电泳末端5S区出现粗大的条带。两组OD260/OD28比值相似,约为1.6。直接组组间样品间RNA浓度相差较大。结论采用离心法和直接法提取贴壁细胞总RNA,先行细胞离心富集增加了RNA降解机会,直接法提取的RNA质量较高,考虑对后续实验的影响,直接法更优于离心法。

  • 标签: 单层培养细胞 RNA提取 离心法 直接法
  • 简介:目的观察两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技术(Cell-assistedlipotransfer,CAL)隆乳的临床疗效。方法CAL技术隆胸30例,根据术中提取的基质血管成分细胞(Stromalvascularfraction,SVF)来源分为两组,来源于脂肪组织的称为固相组(S组,n=24),来源于吸脂液的为液相组(L组,n=6)。术后均随访12个月。流式细胞仪检测两来源SVF中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s,ADSCs)比例,MRI检测术前及术后6、12个月的乳房体积,计算移植脂肪组织的吸收率。结果两组新鲜分离的SVF细胞群中,ADSCs平均比例分别为S组40.73%、L组3.75%。MRI测量及统计结果显示,S组术后6、12个月时乳房体积均明显大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与12个月时无明显差异(P〉0.05)。12个月时脂肪吸收率为(51.83±15.28)%,与6个月时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L组12个月时脂肪吸收率为(75.47±12.20)%,与6个月时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MRI影像见囊肿2例,均来自S组。结论脂肪组织相比吸脂液,其SVF细胞群中ADSCs含量明显更高;CAL辅助脂肪移植技术隆乳术安全有效,术后6个月乳房体积即可保持基本稳定。

  • 标签: 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技术 隆乳术 乳房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材料用于口腔修复的抗摩擦性能。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行口腔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树脂组、金属组和陶瓷组,随访3个月后修复效果。结果经修复治疗,树脂组出现4例松动脱落,显著高于金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陶瓷组3例牙齿破裂,金属组3例牙龈畸形或出血,高于其它两组,但无显著差异;三组修复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三材料用于口腔修复性能上各有优缺点,抗摩擦性能无显著差别,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材料

  • 标签: 口腔 修复 材料 抗摩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对肿瘤化疗药物外渗致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上肢浅静脉化疗发生渗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用2%利多卡因5ml加地塞米松5mg在距离肿胀1cm处局部环形封闭,然后用50%硫酸镁湿敷。实验组封闭方法同对照组,然后用如意金黄散湿敷药物渗漏部位,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1,3,5d后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如意金黄散湿敷化疗药物渗漏疗效优于硫酸镁湿敷。

  • 标签: 肿瘤 化疗 中药 湿敷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37-02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理应激对不同鼠血浆Ghreli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WKY(WistarKyoto)及SPD(SpragueDawley)大鼠暴露于水中1h,分别于应激前及应激后采集大鼠血清。【结果】急性心理应激后SPD及WKY两鼠血浆ACTH[(617.01±70.08),(689.58±76.98)]及Ghrelin水平[(6.64±0.87),(5.61±0.84)]较应激前ACTH[(363.14±58.53),(403.06±68.77)]和Ghrelin[(3.56±0.62),(3.40±0.43)]显著提高(P〈0.01,P〈0.01),应激后SPD大鼠血浆ACTH含量低于WKY大鼠(P〈0.05),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WKY大鼠(P〈0.05)。【结论】急性心理应激可明显提高血Ghrelin水平,且SPD大鼠血浆Ghrelin含量显著高于WKY大鼠。

  • 标签: GHRELIN 应激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两手术方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三叶草型钢板固定,实验组实施锁定加压钢板组固定,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优良率(88.23%)明显高于对照组(64.71%),手术时间(82.03±14.56)min短于对照组(116.32±18.56)min,且骨折愈合时间(43.54±7.54)d显著优于对照组(73.04±9.56)d,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固定牢固,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速度快,能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肱骨外科颈骨折 三叶草型钢板 锁定加压钢板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18-01
  • 简介: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年递增,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最新一项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有2.85亿,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将高达4.39亿[1]。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易导致神经损害、微循环障碍、局部感染等[2],伤口的正常愈合机制遭受破坏,导致糖尿病足溃疡数量迅速上升[3,4],截肢率居高不下。在日本,因糖尿病足引起的截肢率为21.4%[5],在香港则高达30.3%[6]。糖尿病足溃疡

  • 标签: 糖尿病大鼠 壳聚糖材料 糖尿病足溃疡 溃疡创面 截肢率 微循环障碍
  • 简介:目的:通过精确责任神经根定位微创开窗减压和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2007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82例,男97例,女85例;年龄46~82岁,平均58.6岁。所有患者均行腰椎正侧、双斜、过伸、过屈位片及CT、MRI检查。中央管狭窄17例,侧隐窝狭窄95例,混合性狭窄70例,合并腰椎假性滑脱或不稳定者56例。患者分为:微创开窗减压治疗组88例,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组94例。结果: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微创开窗减压组90.9%(80/88),全椎板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组92.6%(87/94),两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微创开窗减压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镇痛药使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组(P〈0.01),两组间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和术后疗效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腰椎失败综合证3例发生于全椎板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组。结论:微创开窗减压与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无明显差异,微创开窗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应用于合并腰椎假性滑脱或不稳定患者更为合理。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微创椎管开窗减压术 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含NovaMin生物活性材料的牙膏治疗牙本质敏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Data、VIP、CBM、PubMed、WebofScience和TheCochraneLibrary(2013年第1l期),同时检索Google学术搜索进行补充,查找有关NovaMin生物活性材料的牙膏治疗牙本质敏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截至2013年12月。}i12位研究者独立根据纳人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包括283例患者(试验组140例、对照组1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含钾牙膏比较,在第4周时,含NovaMin生物活性材料的牙膏缓解受试者对冷气和空气敏感效果均更好[SMD=-1.60,95%CI(-2.14,-1.05).P=0.01;SMD=-1.12,95%(-1.64,-0.60),P=0.02],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含NovaMin生物活性材料的牙膏治疗牙本质敏感效果比临床已证实抗敏感有效的牙膏更佳。但因纳入研究数最卡¨质量限制,且样本量较小,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予以进一步证实?

  • 标签: NovaMin牙膏 牙本质敏感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背景:目前正畸后牙多以黏结颊面管来替代黏结带环来控制牙齿位置和方向,但磨牙位置靠后,磨牙颊面管的黏结相对困难;同时,后牙咀嚼受力相对较大,造成颊面管更易脱落。目的:探讨两不同正畸黏结剂黏结牙颊面管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正畸治疗患者,每例患者右侧上下第一磨牙均采用3MTransbondTM光固化树脂黏结剂黏结,左侧上下第一磨牙均采用3MUnitek化学固化黏结剂黏结。详细记录4个月内颊面管黏结后的脱落情况。同时分别以3MTransbondTM结果与结论:3MTransbond光固化树脂黏结剂、3MUnitek化学固化黏结剂黏结人离体第一磨牙,模仿口腔正常环境和温度,冷热循环10000次后测定黏结抗剪切强度。TM光固化树脂黏结剂组和3MUnitek化学固化黏结剂组的脱落率分别为10.80%和24.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体外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两黏结剂均能满足临床要求,但3MTransbondTM光固化树脂黏结剂黏结强度高于3M化学固化黏结剂。提示3MTransbondTM光固化树脂黏结剂较3M化学固化黏结剂更适合磨牙颊面管的黏结。

  • 标签: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颊面管 脱落率 3M TransbondTM光固化树脂黏结剂
  • 简介:目前,车站行李安检系统检测危险品主要依靠人眼观察安检仪监视器识别危险品,容易出现漏检、错检以及视觉疲劳等问题。为此,提出一基于X射线图像和特征曲线的危险品检测方法,该方法依据x射线安检仪获得的平均有效原子序数将物体分为两大类:当物体的平均有效原子序数大于等于10时,对x射线图像采用小波将其分解为近似、水平、垂直和对角线方向的4个子图像,并分别采用不同的边缘检测算子进行边缘提取,然后进行小波重构和形态学后处理以提取完整目标轮廓,通过目标与标准危险品图像进行轮廓曲率角点匹配,实现危险品的形状检测;当平均有效原予序数小于10时,获取被检物体的高低能灰度值进行曲线拟合,并与标准危险品的特征曲线进行比较以判别是否存在危险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图像形状和高低能灰度特征曲线相结合的方式对旅客携带物品进行检测,可以较全面地检测出危险品。

  • 标签: 危险品检测 形状检测 平均原子序数 特征曲线
  • 简介:唇腭裂(cleftlipandpalate,CLP)是最常见的胎儿颜面部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种族和人群有所不同。据统计,我国活产儿中平均发病率为16.63/10000,由于唇腭裂与多种遗传综合征有关,造成患儿容貌畸形,还可能直接影响患儿吸吮、吞咽、语言及面部发育等功能

  • 标签: 唇腭裂 成像方法 三维超声 胎儿 面部先天性畸形 平均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