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凡有2种或2种以上不同性质的致伤因素,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而造成的损伤称之为复合伤。烧伤复合冲击波损伤简称为烧复合伤,可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发生。

  • 标签: 烧冲复合伤 机制 特点 治疗
  • 简介:落枕后,在皮肤可承受的范围内,用最高温度的热水颈部15分钟,可以放松肌肉,减轻疼痛,还可以冷敷15分钟,然后再用热毛巾热敷15分钟,反复1个小时。落枕时尽量不要睡软床,可以将毛巾卷成卷,睡一觉时垫在脖予节面,这也有助于缓解不适。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采用以上方法几天后症状仍然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

  • 标签: 落枕 热水 减轻疼痛 热毛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湿热敷护理对骨折患者手术后患肢肿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随机选取100例骨折手术后患肢肿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湿热敷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患肢周径均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更加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更优(P<0.05)。结论对骨折手术后患肢出现肿的患者施行湿热敷护理,能够有效消除肿,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

  • 标签: 骨折 淤肿 湿热敷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药效学实验方法,探讨溪黄草浸膏退黄、散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胆汁分泌实验;非特异型免疫功能-碳廓清实验和体液免疫功能-血清溶血素实验,对溪黄草浸膏退黄、散功能进行论证。结果溪黄草浸膏在给药30min后,剂量为8g.kg-1、16g.kg-1时,对麻醉大鼠的胆汁流量有明显增加,其增加率分别为57.14%和64.28%。剂量为9g.kg-1和27g.kg-1能极明显提高NIH小鼠单核细胞吞噬功能,对小鼠血清的溶血素有明显的增加作用。结论溪黄草浸膏通过提高动物免疫功能,促进胆汁分泌作用达到退黄疸,散、清湿热的功能。

  • 标签: 溪黄草浸膏 免疫功能 胆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药效学实验方法,探讨溪黄草浸膏退黄、散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胆汁分泌实验;非特异型免疫功能-碳廓清实验和体液免疫功能-血清溶血素实验,对溪黄草浸膏退黄、散功能进行论证。结果溪黄草浸膏在给药30min后,剂量为8g.kg-1、16g.kg-1时,对麻醉大鼠的胆汁流量有明显增加,其增加率分别为57.14%和64.28%。剂量为9g.kg-1和27g.kg-1能极明显提高NIH小鼠单核细胞吞噬功能,对小鼠血清的溶血素有明显的增加作用。结论溪黄草浸膏通过提高动物免疫功能,促进胆汁分泌作用达到退黄疸,散、清湿热的功能。

  • 标签: 溪黄草浸膏 免疫功能 胆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术联合逐化痰法治疗甲状腺肿疗效。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1月收治的 100例甲状腺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手术和药物联合组和手术治疗组,每组各 50例,手术治疗组采用微创术治疗,手术和药物联合组采用微创术联合逐化痰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和药物联合组总有效率为 100.00%高于 80.00%,有统计学差异( P< 0.05)。手术和药物联合组血浆黏稠度、生活质量优于手术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微创术联合逐化痰法治疗甲状腺肿的应用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浆黏稠度以及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微创术 逐淤化痰法 甲状腺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行气活血化瘀止痛在中医骨科临床的应用。方法:在我院 2013年 2月到 2015年 2月收治的骨伤科患者中选取 66人。结果:运用行气活血化瘀止痛口服中药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结论:其中有 25例治疗有效, 38例治疗效果明显, 3例治疗无效。行气活血化于止痛的方法在中医骨科临床运用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可以比较有效的缓解。同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受伤组织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骨科。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气滞型腰痛治疗中督灸疗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2例血气滞型腰痛患者纳入研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进行常规针刺治疗,后者进行督灸疗法治疗,对于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VAS、ODI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χ2=4.100,P=0.043);经过治疗,两组VAS及ODI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研究组数据更为理想(P<0.05)。结论:对血气滞型腰痛患者实施督脉灸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安全性强,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较大范围推广。

  • 标签: 血淤气滞型腰痛 督灸疗法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骨科在临床上进行行气活血消瘀止痛治疗的效果。方法:调查时间是从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在该院中医骨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2例作为调查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行气活血消瘀止痛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疗效方面较优,在不良反应方面较少,和对照组之间形成对比,P<0.05。结论:中医骨科的患者在行气活血消瘀止痛治疗之后可改善其病症,提高疗效。

  • 标签: 中医骨科 行气活血消瘀止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胆型肝炎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74例胆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保肝、降酶等基础治疗,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实验组联合应用地塞米松及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0.2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型肝炎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降低了TBiL、ALT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淤胆型肝炎 地塞米松 熊去氧胆酸 总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应用活血化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超声乳化术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西药治疗,给观察组患者术后加用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治愈效果与水肿消退时间。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治愈效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水肿消退时间。观察组的平均水肿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对其采用活血化瘀汤进行辅助治疗,可缩短患者的水肿消退时间,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活血化淤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管理中,基于活血化瘀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4例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时间段为2021年6月—2022年6月,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中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活血化,对比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疗效。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血清IL-1、TNF-α水平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1、TNF-α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疗效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外科治疗患者实施基于活血化中医护理技术价值显著,可推广。

  • 标签: 活血化瘀方 外科手术 炎症因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通肺排汤多条肋骨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行可吸收肋骨钉手术治疗的66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按术后是否服用通肺排汤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部位、非手术部位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引流量、拔除引流时间、肺不张、肺部感染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部位的肋骨骨折愈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术后引流量、拔出引流管时间、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均少于或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通肺排汤能够促进肋骨骨折术后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

  • 标签: 通肺排淤汤 肋骨骨折 可吸收钉 血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中采用活血化瘀法联合化疗的疗效。方法:将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试验1组和试验2组,试验1组进行化疗,试验2组联合活血化瘀法,比较疗效。结果:从病情控制方面来看,试验2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低于试验1组,且疾病控制率高于试验1组;从预后方面来看,试验2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效果较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评分得到提高;所有数据组间比较均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进行化疗的同时,配合活血化瘀法进行干预,可控制病情,提高预后。

  • 标签: 活血化瘀法 化疗 非小细胞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具有显著的疗效,理汤作为中医经典名方之一,出自近代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扶正祛瘀、消补兼施的良方。本文通过对目前理汤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旨在为未来更好地防治本病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子宫肌瘤 理冲汤 治疗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