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微弧氧化-硅烷偶联不同浓度抗菌肽KSL对钛片表面进行成骨细胞相容检测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抗菌检测,评价其生物相容抗菌。方法超声微弧氧化-碱处理-硅烷膜层为对照组(A组),载抗菌肽KSL0.25mg/ml(B组)、KSL0.50mg/ml(C组)、KSL0.75mg/ml(D组)为实验组。扫描电镜观察试件表面形貌特征,CCK-8检测不同时间段细胞黏附及增殖情况,ALP检测不同时间段碱性磷酸酶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试件表面的活死菌比例数。结果CCK-8和ALP的检测结果显示四组材料表面的增殖、黏附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顺序为D组〉C组〉B组〉A组,四组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在有效杀菌浓度下抗菌肽KSL浓度越高抗菌效果越好。结论抗菌肽KSL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抗菌

  • 标签: 超声微弧氧化 抗菌肽KSL 成骨细胞 牙龈卟啉单胞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效果。方法将自2014年12月到2015年11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139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干预,并对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9例患者围手术期间的抗菌药物出现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为6.47%,用药时间不合理为1.44%,用药剂量不合理为1.44%,合并用药不合理为5.04%,总发生率为14.39%。结论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干预,及时发现应用中的不合理情况,对患者治疗有显著的良性意义。

  • 标签: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65例健康孕妇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分别于受检者妊娠9~12周、14~17周、23~26周及37~40周这四个时间段内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及血脂之间的相关。结果由调查结果可知,妊娠期血清TSH水平及CHOL、TRIG、LDL-C含量呈负相关;而血清FT3、FT4与CHOL、TRIG、LDL-C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在妊娠期间内,母体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血脂代谢水平具有密切关联,但甲状腺激素及HDL-C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 标签: 妊娠期 甲状腺激素水平 血脂谱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抗菌方案治疗医院感染的有效及安全。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发生医院感染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平均分成四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利巴韦林片治疗,同时联合不同的抗菌治疗,甲组采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乙组采用舒巴坦-头孢哌酮治疗,丙组采用头孢呋辛治疗,丁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观察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级实验室相关指标情况。结果四种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P>0.05),甲组不良反应最低,治疗后患者的实验室相关指标明显降低。结论各类抗菌药物对医院感染的疗效较好,但是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疗效更确切,适合有医院感染症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抗菌治疗 医院感染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增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主要以头孢菌素类,并以三代头孢为主。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以二联为主。结论本院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的问题。应加强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标签: 住院病人 抗菌药物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质技术是一种测量分子质荷比的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通量、样品用量少等优势,在临床生化检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质技术作为临床检验的新型工具,在医学检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质谱技术 临床检验 应用分析
  • 简介:近年来,基于光子计数探测器成像的能CT(ComputedTomography)是辐射成像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设置不同的能量阈值,光子计数探测器可将不同能量的入射光子分能窗计数,使采集信号携带了能量信息。通过对多个能窗的CT数据进行解析,能CT不仅可以进行物质识别,还可以具有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等特点,并降低被测物体所受辐射剂量。本文从光子计数探测器、能CT重建算法和能CT系统三个方面对能CT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现状进行阐述:①光子计数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标定方法,并讨论影响标定的因素;②能CT的多能分解方法和重建算法;③能CT系统平台及应用;最后总结了各个方向的研究内容及热点。

  • 标签: 能谱CT 光子计数探测器 标定 系统 图像重建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抗菌药物作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医院感染患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9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观察,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使用抗菌药物,对照组未使用抗菌药物,对比2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8.33%(4/48),明显低于对照组37.5%(18/48),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χ2=12.43,P<0.05)结论给予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抗菌药物进行医院感染预防,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借鉴与推广。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医院感染 预防性 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