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心房颤动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具有很高的致死性和致残性。因此,积极预防和控制心房颤动的发生.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虽然非药物方式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如射频导管消融等手术可显著改善恶性心律失常的预后,但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疗效不确切。因此,律药物仍是心房颤动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本文就心房颤动律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抗心律失常药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安引起的小儿椎体外系反应的原因、症状、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安引起的小儿椎体外系症状患者21例,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不清、暂时性视力下降、双眼凝视、四肢活动困难等症状。将患儿按性别分为两组,进行效果对比。结果经过一系列治疗措施之后,16例患者症状消失,其他4例患者症状缓解,1例患者病情稳固。结论服用过量的胃安会导致小儿锥体外系反应,甚至正常量也容易引起该类反应,导致小儿语言不清、双眼凝视、流口水、暂时性视力下降、抽搐等症状1。医师在用药计量方面应时刻注意,家属应严格遵医嘱,不应盲目用药。

  • 标签: 胃复安 小儿 锥体外系反应 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腹部Ⅲ类切口采用全缝合法与传统分层缝合法关腹的效果,以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2004年4月~2011年3月行急诊开腹手术且符合Ⅲ类切口标准的患者298例,观察组162例采用全缝合法关腹,对照组136例采用分层缝合法关腹。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及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0.9vs.129.7,90.8vs.115.3,P〉0.05)。观察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22.2%vs.11.0%,P〈0.05),术后早期(48h内)下床活动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38.3%vs.72.1%,P〈0.01),平均拆线时间延长(15.4vs.8.4,P〈0.01)。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1例(13.0%),对照组50例(3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切口感染、全裂开、窦道形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切口脂肪液化、切口疝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存在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时间长,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两组术后各种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缝合能降低腹部Ⅲ类切口感染、窦道形成、全裂开的发生率,但拆线时间延长,术后疼痛感更明显,早期下床活动者减少,更适用于存在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时间长,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

  • 标签: 缝合技术 切口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螺旋CT在慢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收治的急腹症患者80例。分析和观察两组患者应用16螺旋CT影像灌注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100%,且观察组患者胰腺组织血流量(B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血容量(BV)和表面通透性(P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诊断慢性胰腺炎有着重要的提示意义,其诊断准确率高,数据观察细微,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缺损围手术期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本科室近两年收治的28例新生儿胃破裂患者分为干预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干预护理组14例进行围手术护理,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常规护理组14例进行一般性的护理。结果干预护理组有利的支持了新生儿的正常治疗,14例患者中痊愈13例,死亡1例。常规护理组14例,痊愈11例,死亡3例。结论围生期的特殊温煦护理对于新生儿的病情康复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胃壁肌层缺损 围生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64螺旋CT对胃癌诊断及血管造影在肿瘤血供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确诊为胃癌35例患者的64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及血管造影图像,分析胃癌的CT征象及CT血管造影对胃癌供血的显示,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CT诊断胃癌中显示胃壁厚度、胃壁外软组织肿块大小与术后大体测量数值差异显著(P〈0.05);显示胃壁溃疡与术后大体观察的差别较大;病理诊断为低分化腺癌的胃壁厚度、胃壁外软组织肿块大小、胃壁溃疡、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与中分化腺癌的差异显著(P〈0.05)。血管造影胃间接供血动脉的显示患者共计35例,显示率均达100%;胃左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分别显示34例、35例,显示率分别为97.14%、100%;胃短动脉、胃后动脉、胃右动脉及胃网膜左动脉分别显示20例、23例、34例、33例,显示率分别为57.14%、65.71%、97.14%、94.29%。结论64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及肿瘤血供显示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胃癌 64层螺旋CT 肿瘤血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64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63例进行64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死亡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患者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依次为13.33%、86.67%。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64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64 层螺旋CT 护理干预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