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室间隔膜部瘤患者行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胸闷、气短症状明显缓解,并进行半年的随访。

  • 标签: 室间隔膜部瘤 主动脉瓣狭窄 TAVR
  • 简介:【摘要】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室间隔膜部瘤患者行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胸闷、气短症状明显缓解,并进行半年的随访。

  • 标签: 室间隔膜部瘤 主动脉瓣狭窄 TAVR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手术室空气情况,分析应用不同层流消毒方式效果。方法:利用平皿暴露法在层流洁净手术间内监测自然菌沉降数,依据消毒手段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单纯层流消毒为对照组和采用复合层流消毒为观察组,每组各采样15次,评估其消毒灭菌数及卫生指标评分。结果:经两组消毒灭菌数比较:观察组菌落数高于对照组(P<0.05)。经两组卫生指标评分比较:观察组室内空气监测、人员手部卫生、手术器械使用、消毒物品使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层流消毒,应用复合层流消毒于手术室空气效果理想,提升消毒灭菌数,改善室内卫生指标评分,缔造无菌室内环境,利于患者恢复及诊治,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空气 复合层流消毒 消毒灭菌菌数 卫生指标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青钱柳、桑叶与富铬酵母配伍的降血糖作用。选择健康雄性小鼠8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A、B和 C三个组)、模型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及实验A组(桑叶+青钱柳+富铬酵母)、实验B组(桑叶+富铬酵母)、实验C组(青钱柳+富铬酵母),每组10只,灌胃给药。实验期30天,测定小鼠体重、糖耐量、空腹血糖值及血糖曲线下面积。结果 三个实验组均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且实验A组降血糖作用优于实验B组和实验C组。

  • 标签: 青钱柳 桑叶 富铬酵母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临床口腔美容修复中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有效性。方法:将本院2021年期间收治的50例牙体畸形及缺损患者设为参照组,将同期收治的50例氟斑牙患者设为研究组,对两组牙科患者均实施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口腔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修复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氟斑牙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参照组牙体畸形及缺损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口腔美容修复治疗中给予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高,临床中应结合牙科患者疾病具体类型实施相应的治疗,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口腔咀嚼功能,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光固化复合树脂 口腔疾病 美容修复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ERCP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实施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9)患者给与丙泊酚进行麻醉处理,研究组(n=39)患者给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处理,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及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患者给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处理,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机体疼痛程度,且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较轻,因此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舒芬太尼 丙泊酚 麻醉 ERCP
  • 简介:摘要:胃癌是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胃恶性肿瘤中占比达95%以上。近端胃癌(胃小弯高位癌、贲门癌及胃底癌)近年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胃癌中晚期,因此目前治疗近端胃癌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全身麻醉在手术治疗中应用广泛,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得患者痛觉消失、肌肉松弛,确保其在镇静、镇痛的状态下完成手术治疗。然而单纯使用全身麻醉无法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在手术期间容易出现应激反应,降低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延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标签: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胃癌患者 手术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64例胃癌手术患者,实验时间为2019.4—2021.6,随机分为参照组(32例)实施全身麻醉,实验组(32例)在参照组麻醉处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组间临床相关指标、麻醉24h后免疫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的自主呼吸时间(4.11±2.36)min、苏醒时间(8.14±3.16)min、拔管时间(11.17±3.43)min均比参照组要短(P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胃癌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光眼治疗中复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11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取复合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和眼压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复合小梁切除术后视力明显得到恢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青光眼 复合小梁切除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护理模式对心脏手术患者预防低体温的效果。方法:80例样本均为我院收录的心脏手术患者,收录时间段为2021.6——2022.6之间,随即行规范性分组,并给予不同的手术室护理措施,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复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措施预防低体温发生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入室即刻和麻醉后10min的平均肛温无显著差异;手术进行30min和手术结束即刻,观察组患者肛温更高,更稳定,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复合保温护理模式对心脏手术患者预防低体温的效果显著。

  • 标签: 心脏手术 复合保温护理 预防低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对妇科手术全麻的临床效果,并分析这种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名妇科患者,并将所有的患者平均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异丙酚融合依托咪酯的麻醉方式,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结合七氟醚的麻醉方式。结果 患者插管前的数值要比基础值慢,但是在插管之后的1分钟要比插管前快。 结论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如果被融入成人麻醉诱导中往往显得更加安全有效。

  • 标签: 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 妇科手术 全麻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异位妊娠患者术中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39)术中麻醉处理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研究组(n=39)术中麻醉处理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比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后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均较高,心率较低,P<0.05;研究组术后呛咳、躁动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患者术中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具有显著的效果,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应激反应,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异位妊娠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麻醉效果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分娩镇痛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分娩产妇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0.1%罗哌卡因+0.2μG/ml舒芬太尼,给予观察组0.1%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点(用药20min、用药40min、宫口全开、分娩时)疼痛评分、镇痛起效时间、产后出血量、镇痛维持时间、静滴宫缩使用率、MAP、HR、RR水平(T2、T3、T4时间段)、产程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胎儿Apgar评分对比(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麻醉和镇痛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分娩 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 产程时间 生命体征指标 胎儿Apgar评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手术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接受全身麻醉,后者接受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不同的麻醉效果。结果 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以及拔管时间,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胫骨骨折手术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80例,年龄20~60岁,BMI18~28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A组)和单纯丙泊酚组(B组),每组40例。A组静脉缓慢推注艾司氯胺酮0.5mg/kg、丙泊酚1mg/kg,B组缓慢推注丙泊2.5mg/kg。记录苏醒时间、术中丙泊酚追加例数,采用数字模拟评分法(NRS)评价苏醒后5、15、30min的宫缩痛程度。记录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丙泊酚追加例数明显少于B组(P<0.05)。A组苏醒后5、15、30min的NR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中丙泊酚注射痛、托下颌、体动、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后头晕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25例(62%)vs7例(18%),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可以提高宫腔镜检查术患者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且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艾司氯胺酮 宫腔镜 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宫腔镜手术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实验组采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结果:在术后指标方面,实验组的丙泊酚使用量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总发生率5.71%,对照安祖总发生率37.14%,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宫腔镜手术中,给予小剂量舒芬太尼符合丙泊酚,其麻醉效果良好,能减少丙泊酚的使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不同剂量 舒芬太尼 丙泊酚 宫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1年1月开始挑选研究对象,截止至2022年6月,共纳入剖宫产产妇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组,一组是对照组,一组是观察组。对照组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观察组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符合舒芬太尼。观察临床手术指标和不良反应,以及5min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手术、运动恢复的时间在两组中更短,P<0.05。观察组镇痛维持时间在两组中更长,P<0.05。观察组术后6h疼痛评分在两组中更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两组中更低,但P>0.05。观察组5min新生儿Apgar评分在两组中更高,但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标签: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剖宫产 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