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多焦视网膜电是在传统视网膜电生理技术基础上发展来的一种新的视功能检查方法,可通过记录光诱导的视网膜生物电信号,灵敏而准确地反映黄斑区及其周围区域视网膜局部区域的功能。作为常规闪光视网膜电的一种互补检查方法,多焦视网膜电已被用于多种累及黄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预后的判断。现将近年来多焦视网膜电的发展及临床应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多焦视网膜电图,眼疾病,眼外伤,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正确认识影响超声心动临床诊断的相关因素,有助于提高超声临床医师诊断水平.本文介绍了影响超声心动临床诊断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应对方法.关键词超声心动;诊断;伪像中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16-01

  • 标签:
  • 简介: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心率失常之一,欧美研究资料显示房颤的患病率为0.4%~1.0%[1-2],我国房颤总患病率约为0.77%,标准化率约为0.61%,年龄分组显示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且男性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3-4]。房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血栓,目前预防房颤血栓需终身服用抗凝药物,但部分患者出血风险高,药物依从性差,因而其应用受到一定程度限制[5]。非瓣膜疾病房颤患者脑卒中>90%心源性栓子来源于左心耳(leftatrailappendage,LAA)[6],左心耳封堵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本文主要介绍经食管超声心动(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在LAA封堵术前、术中的应用进展。

  • 标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封堵术 左心耳 应用 心房颤动 房颤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在二尖瓣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二尖瓣狭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对二尖瓣狭窄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结论超声心动可明确诊断二尖瓣狭窄,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和多普勒超声技术还可对病情严重程度作出定量诊断。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狭窄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308-01
  • 简介: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TTE)在小儿冠状动脉瘘(CAF)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小儿CAF患者,分析其临床症状、TTE检查结果、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随访情况。结果27例CAF患者中,74.07%(20/27)有心脏杂音,14.81%(4/27)有临床症状。7.41%(2/27)出现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55.56%(15/27)的CAF为单纯型;62.96%(17/27)的CAF起源于右冠状动脉,33.33%(9/27)起源于左冠状动脉,而3.70%(1/27)起源于双侧冠状动脉。CAF的瘘道出口可能出现在右心室(13/27,48.15%),肺动脉(6/27,22.22%),右心房(5/27,18.52%),左心室(2/27,7.41%)或冠状静脉窦(1/27,3.70%)。17例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1例患者接受介入封堵治疗。TTE精准诊断19例CAF。对于9例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于诊断后1、3、5年进行随访,未发现自发性闭合、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或死亡病例。结论TTE安全、有效,可用于筛查、诊断CAF,及评价治疗效果和并发症。

  • 标签: 冠状动脉瘘 超声心动描记术 小儿
  • 简介: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TOF)患儿术前超声心动的Z值变化及其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手术治疗的31例TOF患儿术前超声心动结果,患儿年龄中位数10个月(3d~14岁);取同期31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年龄中位数10个月(6d~13岁)。超声心动测量内容包括右心室流出道(RVOT)、肺动脉瓣环(PVD)、左肺动脉(LPAD)、右肺动脉(RPAD)、肺动脉瓣口峰值流速(PV-Vmax)、三尖瓣环内径(TVD)、二尖瓣环内径(MV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心肌质量(LVmass)。应用深圳市儿童医院小儿超声心动正常参考值及其回归方程式获得各参数的预测平均值,用Z值公式转为标准值(Z=[M-y]/MSE)。结果TOF组与对照组的体表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OF组RVOT直径显著减小、Z值呈负值增大(-4.87±1.86vs0.33±0.93,t=-13.90,P<0.05);TOF患儿的PVD、LPAD、RPAD显著减小,相应的Z值均呈负值增大(-4.15±2.93vs0.11±0.85,t=-7.76;-1.35±2.38vs0.66±1.17,t=-4.24;-1.47±2.03vs0.59±1.04,t=-4.94,P值均<0.05);而PV-Vmax显著增大,相应的Z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8±0.19vs0.24±0.98,t=29.50,P<0.05)。TOF组TVD略大于对照组(P=0.10),但其Z值比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1.17vs0.29±0.52,t=3.06,P<0.05)。TOF患儿的MVD、LVEDV、LVmass均有减小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Z值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25±0.78vs0.76±0.65,t=-2.75;-0.92±1.94vs0.03±1.01,t=-2.41;-0.83±1.59vs0.67±0.69,t=-4.71,P值均<0.05)。与行肺动脉瓣环扩张术相比,行跨肺动脉瓣补片术患儿的RVOT、PVD、LPAD、RPAD稍减小,Z值呈负值增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89±2.03vs-4.84±1.67,t=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Z值 法洛四联症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结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首诊均CT扫描除外脑出血,同时分别进行磁共振T1WI、T2WI、FLAIR序列扫描及DWI、ADC成像。由2位主治以上医师对MRI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意见一致方可作出诊断。结果40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例中,T1WI均呈等信号而未见异常,检出率为0%;T2WI4例呈略高信号,2例呈较高信号,检出率15%(6/40);FLAIR序列8例呈略高信号,3例呈较高信号,检出率27.5%(11/40);DWI均表现为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均表现为明显低信号,全部病灶均显示,病变检出率100%(40/40),同时,ADC清楚显示梗死灶的范围和大小。结论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灶的显示具有高敏感性,结合ADC能作出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超急性期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心动评价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左心功能并探讨其相应的机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房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37例及同期查体无异常者40例,收集超声心动数据并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脏结构有明显改变,左室舒张功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超声心动对于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功能的评价,对其治疗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左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食管超声心动(TEE)指导、监测偏心型封堵器在经胸微创行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SD)的镶嵌术,探讨手术的可行性,评价其临床价值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利用偏心型封堵器成功治疗11例干下型VSD的微创镶嵌术,术前所有患儿通过经胸超声心动详细筛查,均为干下型VSD,无明显主动脉瓣脱垂及中度以上反流,术中TEE指导、监测整个封堵过程,评价即刻封堵效果.结果11例微创镶嵌术全部成功.术后即刻TEE显示封堵器与VSD边缘吻合紧密,未出现残余分流,主动脉瓣、肺动脉瓣无明显反流.所有患儿术后随访均见封堵器位置正常,未出现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在TEE指导和监测下,偏心型封堵器治疗干下型VSD的微创镶嵌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近期疗效满意.关键词食管超声心动;偏心型封堵器;镶嵌;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中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35-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