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手术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确保手术安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管理,不对患者实施手术室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管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的人数为1例,占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例,占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能有效保证医院感染的控制,提高手术室的环境,确保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强化管理 手术室 医院感染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带教中对护生感知识培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在我科实习的30名学生,首先采用问卷了解过去对感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考核,临床观察,出科考试。结果护生掌握了感知识,规范了护理操作行为。结论临床带教老师在护生培训中注重感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生培训 院感培训
  • 简介:摘要经过多年的信息收集、整理,基本完成了必备的资料储备,下一步,将重点创新和延伸医疗保健服务链。将健康体检、档案建立、健康评估、健康宣传、健康指导、跟踪随访、就医绿色通道等环节有机链接,努力创造优良的健康全管理式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提供全新的人文关怀和健康管理方式。

  • 标签: 疗养院,健康管理,健康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区乡镇卫生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及使用不合理的原因,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意见。方法收集本地区乡镇卫生2013年1月-2015年12月西药处方共3020张作为本次的实验研究的样本处方,并对抗生素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从本次的调查结果来看,2013年-2015年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比较三年的抗菌药物使用百分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2013年-2015年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现象逐渐改善,但是总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比较2013年、2014年、2015年不合理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乡镇卫生抗生素存在使用频率相对偏高的现象,且存在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象,提示应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作为今后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

  • 标签: 抗生素 使用现状 乡镇卫生院 正确使用
  • 简介:摘要在目前医疗保健服务区域化及平台化的趋势下,依托现有的数字化诊疗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构筑以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健康管理在线服务平台,为疗养员提供健康促进方案、健康宣教、健康咨询等等多元化在线服务,能有效干预疗养员健康状况,达到健康促进目的。关键词疗养,互联网+,健康管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乡镇卫生阑尾炎手术治疗的具体措施。方法搜集近年来手术治疗300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阑尾炎的病理特点、手术要点及疗效。结果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郭集卫生就诊的阑尾炎患者,多数已穿孔及坏疽,单纯性阑尾炎较少见。把握好手术的关键环节,疗效满意。结论我院就诊的阑尾炎患者中,由于延误手术时机、不合理用药、病情发展快、经济困难等因素造成病情严重,多数已穿孔及坏疽,在手术过程中,特别要处理好阑尾残端、损伤肠壁创面修复、腹腔炎性液的处理、保护好盲肠血管等,只有树立起“小手术不小”的理念,才能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要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工作,患病后早就诊"早治疗。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阑尾炎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20例周围大血管损伤患者前的急救措施,以期提升医护人员的抢救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修复大血管损伤手术的概率。方法如果大量出血是由于开放性大血管喷射造成的,此时需要借助于纱布卷或者纱布块直接对创口进行填塞,很大一部分大血管损伤的患者,则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损伤处用指压进行止血即上袖带式气压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结果在120例患者中,有5人出现了死亡,而剩余的115例患者在生命体较稳定的前提下安全进入医院治疗。讨论有效的前急救和确切的手术修复,可以大幅度提高大血管损伤的治愈率。

  • 标签: 周围血管 损伤 院前急救 探讨
  • 简介:摘要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长期制度安排。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程中,需要缩小农村和城镇的差距,在卫生公共卫生管理上需要积极关注,使得乡镇的居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等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实施了关于乡镇卫生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的众多措施,面对这些措施,不少隐藏的问题不断的浮出水面。本文主要对乡镇卫生公共卫生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对乡镇卫生公共卫生管理功能的定位进行研究。

  • 标签: 乡镇 卫生院 公共卫生 管理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福利住院老年患者死因及相关因素,以提高对老年疾病特殊性的进一步认识,做好福利住院老年患者医疗保健和预防疾病工作。方法按ICD—10编码进行统计了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0月168例住院老年患者死亡病例并进行死因分析。结果在168例福利住院老年患者死亡病例中,前三位死因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109例(64.88%)、心脑血管疾病31例(18.45%)、恶性肿瘤18例(10.71%)。结论福利住院老年患者死因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将其作为福利住院老年患者医疗保健工作的重点。

  • 标签: 福利院 住院老年患者 死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模式中现存问题及制定相关护理管理对策。方法汇总2014.1-2014.12期间基层医院发生院内感染患者30例,由护士长及两名护士组成护理管理小组重点分析其感染控制管理模式中现存问题,并制定相应护理管理措施。于2015.1-2015.12期间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重点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比较两年度出现院内感染情况。结果2014.1-2014.12期间医院上报感染情况30例,2015.1-2015.12期间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重点加强感染控制管理后,院内上报感染情况4例,比2014年度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对基层医院管理模式中现存感染问题,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共同研究制定优质护理管理模式重点加强感染控制管理,全院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可有效降低医院出现感染情况。

  • 标签: 护理管理 院感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急性左心衰竭前急救方法和临床效果,提高救治的成功率。方法此次研究选取了2014.01.10-2015.12.20期间于本院就诊的65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有30例患者为急救车接诊,为研究组;35例患者是自行乘坐其它交通工具入院,为参考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急救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在救治期间未见并发症状况,其恢复时间也远远低于参考组;参考组组患者在治疗以及住院期间出现了并发症状况,治疗效果低于研究组。结论前急救可在患者发病后第一时间实施治疗、缓解和保障措施,实现了院内外治疗的无缝对接,可有效提高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救治效果,缩短患者的恢复周期。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入院抢救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方式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站急诊科收治的6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急救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业余组与专业组各30例,业余组由家属或其他非专业医护人员进行院前急救,观察组由我站专业医护人员进行院前急救,对比两组来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率。结果专业组中,出现神经功能障碍2例、呼吸道阻塞1例、脑疝1例,死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死亡率为3.33%;业余组中,出现神经功能障碍4例、呼吸道阻塞3例、脑疝2例,死亡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死亡率为10%;专业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业余组,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及时的前急救措施能够明显减少脑血管意外患者在来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 脑血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