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自2006年中国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临床诊疗指南发布以来,随着临床技术各个领域的不断进步,包括骨密度诊断技术的发展,骨折风险评估方法的改进,新的治疗方案或药物在OP治疗上的应用,国内不断更新其指南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在此结合2006年以来近5年国内相关OP诊疗指南进行介绍,为广大医务人员在临床OP管理过程中提供一个参考。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诊疗指南 国内外 临床技术 治疗方案 诊断技术
  • 简介:目的:分析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及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为10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行三镜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并对结果进行随访。结果:79例成功施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术后5-8d拔除鼻胆管,患者治愈出院。19例放置T管,12-15d后带管出院,6-8周经胆道造影检查无特殊发现,遂拔除T管;其中3例发现胆道残留结石,术后经T管胆道镜取石成功,患者治愈出院。2例合并胆管癌,l例中转开腹,l例植入金属支架。术后随访3-6个月,2例胆管癌患者均死亡,余者均无结石复发、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三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等特点,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残石率,技术较成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内外胆管结石 复杂 腹腔镜检查 胆道镜检查 十二指肠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颈椎椎管内外生长的哑铃型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及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两者联合治疗的方法和特点。方法分析13例颈段哑铃型椎管内肿瘤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显微手术及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两者联合治疗的方法与治疗结果。结果13例患者术前MRI检查明确诊断,CT颈椎重建明确肿瘤相邻颈椎椎体及其附件的破坏程度。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同时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加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的方法。肿瘤全切11例,部分切除2例,所有患者术后颈椎稳定性良好。结论颈椎椎管内外生长的哑铃型肿瘤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椎体及其附件的破坏,单纯切除肿瘤会造成颈椎稳定性受损,患者需要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两者联合治疗的方法,以防术后颈椎不稳而造成脊髓压迫。

  • 标签: 脊髓肿瘤 手术 哑铃型肿瘤 颈椎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技术要点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11月3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肝切除术,阻断入肝血流,诊断为规则性左半肝切除1例;诊断为肝包虫外包囊剥离切除1�

  • 标签: 切除术初步 初步经验 肝切除术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甲状旁腺肿瘤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治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例甲状旁腺肿瘤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特征、诊断过程、治疗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以多发性骨折及颈前肿块为首发症状者各2例,人院时3例被误诊,3例并存泌尿系结石及甲状腺疾病;受检者全部存在高血钙、低血磷、高尿钙及甲状旁腺激素升高;术前B超、CT检查与术中及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及100%;术中见2例位于甲状腺有叶下极后下方,1例位于甲状腺左叶下极后下方,另1例位于左叶甲状腺腺体内;3例良性者(甲状旁腺腺瘤)行局部切除,1例恶性者(甲状旁腺癌)行左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早期均出现一过性低钙低钾低镁血症,2周内电解质、尿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恢复正常。结论此病极易误诊,术前必须注重定性及定位诊断,外科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甲状旁腺肿瘤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诊断 外科治疗
  • 简介:作为全军和武警部队远离体系医疗机构门(急)诊社会化保障的首批三省试点单位之一,我部自2007年起对远离体系医疗机构(总队医院、支队卫生队)100km以上或后送超过3h的营级以下单位(以下简称小远散单位)人员实行门(急)诊社会化保障试点,经过5年的实践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部队 基层 门诊 社会化
  • 简介:目的总结单孔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经验,对该技术的手术操作特点进行讨论。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5例患有低位直肠肿瘤的患者施行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手术采用脐部约3cm切口,在腹壁深部腱膜组织上穿刺放置3枚穿刺套管,直径分别为5mm、10mm和12mm,分别放置腹腔镜和两支操作钳,完全利用脐部单一通道完成手术游离操作,病灶经肛门翻转拖出切除。收集整理以上病例资料,总结手术特点。结果5例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手术操作时间120—250min,术后无出血、肠梗阻和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手术切口无感染、裂开、疝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通过细致的操作,单孔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良好的微创与美容效果。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直肠肿瘤 结直肠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评估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推广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day-care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DCLC)的可行性,总结其短期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共纳入167例患者,依据所在医院分别行DCLC(DCLC组)及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onventional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CLC)(CLC组)。记录手术相关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采用SF-36和消化系统疾病生活质量(gastrointestinalqualityoflifein-dex,GIQLI)量表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记录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ASA评分、手术指征、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无二次入院患者。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SF-36及GIQLI各维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及扣除耗材费用后的住院费用DCLC组显著优于CLC组(P〈0.05)。结论:DCLC安全有效,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在生活质量方面与CL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间手术在中国推行是可行的。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日间手术 生活质量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飞行人员保胆取石和取息肉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和疗效以及对空勤人员的术后放飞及飞行状况的影响。方法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们完成了6例飞行人员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取息肉术。单纯胆囊结石患者3例,其中2例为单发结石,1例为多发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1例,胆囊结石合并息肉患者2例,均为胆固醇性息肉。6例患者均行胆囊底部切开取石及取息肉术。胆囊切口采用4—0prolene缝线连续缝合2例,采用3-07吸收线间断或连续缝合4例。术中使用胆道镜1例,另5例未用胆道镜,用腹腔镜代替胆道镜查看胆囊内结石或息肉是否取净。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2例。胆囊结石(包括合并胆囊息肉)患者术后服用利胆药物1个月,1例胆囊息肉患者术后未服利胆药物。所有患者术后地面观察3个月。结果6例保胆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没有1例中转剖腹手术。手术时间85~145(95±22)min。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住院3-7(5.0±2.0)d,均治愈出院。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4个月,未发现胆囊结石或息肉复发。其中3例患者按时复飞,状况良好。另3例患者地观期尚未结束,目前状况良好,无不适主诉。结论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取息肉术保留了胆囊及胆囊功能,有利于维护飞行人员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只要胆囊大小基本正常、胆囊壁增厚不明显、胆囊功能基本正常,并且患者及家属保胆愿望强烈,均可进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息肉)术。术式以采用胆囊底部切口、可吸收线缝合为好,只要缝合可靠,不必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近期服用利胆药物可能对预防结石复发有益。腹腔镜保胆取石及取息肉术对飞行人员复飞无明显不良影响。

  • 标签: 胆囊结石病 息肉 腹腔镜检查 军事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