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6岁,慢性。肾衰竭,透析前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机为Baxterl550型(该机使用年份为3年)。重碳酸盐透析,电导度设置为14.4mS/cm(钠浓度为138mmol/L)。机器自检通过后预充透析器透析管开始透析。治疗处方.肝素钠抗凝,透析4h,目标超滤量2900ml,血流量200ml/min。上机后血压120/80mmng,脉搏78次/min,静脉压70mmng,TMP100mmng,体外循环及机器各参数显示正常。透析约1h后,护士发现患者有轻度烦躁表现,体外循环血液颜色变深呈暗红色,静脉压未见升高,机器运转正常,此时患者血压130/90mmHg,脉搏88次/min,检查透析液型号、机器运转状况未发现异常,但此时血液颜色越来越深,主管护士即刻将此情况报告医生,医生指示更换透析器,护士在用生理盐水回血时无阻力,透析器内亦无凝血迹象。更换了透析器后,立即将患者转移至其他机器进行透析,随即留取了患者原透析机的透析液标本与患者的血标本,送检验科检测血液和透析液电解质。结果患者血清钠离子浓度150mml/L,透析液钠离子浓度157mmol/L。由此判断患者血液颜色变深及烦躁表现为高钠透析所致。患者在更换机透析20min后血液颜色逐渐恢复正常,1h后患者血清钠离子浓度降至142mmol/L。由于处理及时,未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随后工程师对该机进行了检修,发现故障原因是电导度传感系统故障,不能反映透析液实际电导度。

  • 标签: 血液透析机 原因探讨 高钠血症 钠离子浓度 颜色变深 患者血压
  • 简介:本研究探讨移植物FOXP3mRNA表达与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对26例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物CD4^+CD25^+和CD4^+CD25^+ghT细胞、FOXP3mRNA表达与aGVHD的关系进行了评价。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脐血、正常人外周血、移植物的CD4^+CD25^+和CD4^+CD25^highT细胞比例;以β2-MG为内参照,实时定量RT-PCR检测了FOXP3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融解曲线和琼脂糖电泳鉴定PCR产物特异性。结果表明:正常人外周血、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PBSC)和BM移植物CD4^+CD25^+T细胞为连续的细胞群,CD4^+CD25^+T和CD4^+CD25^highT细胞比例分别为(48.5±16.3)%和(9.6±2.5)%,(42.1±14.7)%和(13.1±4.2)%,(43.4±9.6)%和(14.6±4.5)%。aGVHD组移植物CD4^+CD25^highT细胞比例和绝对值与无aGVHD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稀释倍数的FOXP3和β2-MG实时定量PCR相对扩增效率曲线斜率为0.0826;融解曲线分析表明均仅有单一峰,Tm值分别为86.5℃和82.3℃;琼脂糖电泳显示都仅有单一扩增产物。PBSC移植中无aGVHD组FOXP3mRNA相对表达量(中位数41.0×10^-5)是有aGVHD组(中位数12.9×10^-5)的318%,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3)。COX回归法分析排除aGVHD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结论:CD25不是CD4^+调控性T细胞可靠的细胞标志;应用SYBRGreenI实时定量RT-PCR方法可特异定量FOXP3mRNA;aGVHD组移植物FOXP3mRNA显著低于aGVHD未发生组。FOXP3是调控性T细胞可靠标志,可能是预测aGVHD的有用指标之一。

  • 标签: FOXP3 基因表达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本站地处广西东北部全州县城内,担负着辖区10个医疗机构的供血任务。1997-1998年间,血液冷链运转送血3036次,其中专车送血156次,搭乘公共汽车2880次,总供全血量18944个单位(200ml/U),成分血5084U,平均每次运转送血量7.9U。供血半径:0.5~65km2个,65~130km3个,130~195km2个,195~250km3个。由于存在用血网点分散、交通不便、供血半径大等因素的影响,为确保受血者用血安全,强调血液冷链系统(指贮血容器、交通工具、岗位人员)的管理至关重要,现分析如下。

  • 标签: 供血 血液 转送 血量 冷链管理 输血
  • 简介: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等实验血液学技术,研究当归多糖对小鼠粒单系统细胞发生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当归多糖对正常或骨髓抑制、溶血性贫血小鼠的CFU-GM增殖均显示刺激作用;对骨髓粒单系造血有明显促进;并能增高外周血白细胞。当归多糖可能通过直接和/或间接途径作用于造血诱导微环境等,从而促进多能造血于细胞和粗单系祖细胞增殖和分化而发挥“补血”功效。

  • 标签: 当归多糖 CFU—GM 造血诱导微环境
  • 简介:现行医院财务制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的。所谓权责发生制是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和影响作为确认计量标准的,即凡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本期是否收付,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本期已经收付,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权责发生制主要是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算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

  • 标签: 医院管理 权责发生制 会计核算 计量标准
  • 简介:自1963年我国陈中伟及钱允庆成功进行了第一例断臂再植成功后,我国显微外科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各家对断指再植均有介绍成功经验的报道,甚至成活率达100%,但对失败原因加以分析的较少.现对1997年以来我们所做的断指再植失败病例进行原因分析,以提高其成活率.

  • 标签: 断指 再植术 手术失败 原因
  • 简介:目的分析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的原因,为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提供资料。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1910例剖宫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4年剖宫产率达到46.31%,明显高于WHO提出的剖官产率小于15%的目标。社会因素、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脐带绕颈、是前四位主要原因。结论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与医患双方有关,来自孕产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着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降低剖宫产率应从医患双方着手。

  • 标签: 剖宫产 社会因素
  • 简介:本文对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儿童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和总结儿童中毒的特点,以帮助医护人员更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儿童中毒的宣传教育工作.

  • 标签: 儿童 中毒 干预措施 中毒原因
  • 简介: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8例均为1999年11月至2003年11月门诊因昏迷收入住院的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20~83岁.昏迷持续时间1h至2d.其中浅昏迷21例,深昏迷7例.

  • 标签: 昏迷 误诊 病例分析 诊断
  • 简介:本文着重叙进了腹壁人工肛门的历史与演进,常用的几种术式如:乙状结肠单腔人肛、乙状结肠双腔人肛、横结肠造瘘等的适应症与基本操作方法。对常见并发症,如部位不当、水肿、狭窄、穿孔、坏死、残端回缩及脱出等的预防与处理作了简要叙述。目的是对初学者在进行手术时予以重视。

  • 标签: 腹壁人工肛门 基本操作 并发症 适应症 横结肠造瘘 预防
  • 简介:细胞缺血缺氧性损害是严重烧伤、创伤、手术、休克等多种条件下常见的基本病理过程之一.缺血、缺氧不仅增加了感染、内毒素血症、炎症介质等因素对机体作用的敏感性,且在启动以致决定在随后发生的各种继发性损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亚重创伤、烧伤后机体组织、器官血流重新分布及不同组织、细胞对缺血缺氧反应敏感性的不同,导致临床治疗顾此失彼.为此,人们对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性损害敏感性的发生机理不断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缺血缺氧性损害防治开辟新的途径.

  • 标签: 烧伤 细胞缺血缺氧性损伤 病理学 抗损伤因素 氧敏感性离子通道 线粒体
  • 简介:目的探讨吸烟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观察吸烟后发生血管危象比率;分析血管危象发生时间、处理结果;比较吸烟方式对血管危象发生的影响。结果吸烟显著增加再植断指血管危象发生率,被动吸烟者超过主动吸烟者;血管危象大多(94.87%)发生在14日内,其中85.33%为动脉危象,6.67%为静脉危象,8.0%为混合危象;血管痉挛因素明显高于血栓因素。结论吸烟极易诱发血管危象;指动脉顽固性痉挛、血液粘稠度增加是吸烟导致血管危象的主要病理机制。

  • 标签: 血管危象 吸烟 发生率 再植 指血 断指
  • 简介: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误诊原因,提高其对腺肌病的诊断符合率。材料和方法:78例经病理检查确认为子宫腺肌病患者,年龄27~61岁,平均44岁,术前全部经超声检查。结果:超声诊断正确者32例,符合率为41.03%,误诊13例,漏诊33例。两者共占58.97%。误诊病例均为子宫肌瘤,漏诊病例中合并肌瘤者20例,子宫体积增大者5例,子宫正常者6例。结论:超声诊断腺肌病,应动态随访,紧密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其它盆腔检查,同时要重视腺肌病与肌瘤的鉴别诊断。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超声 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