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边疆地区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对该地区医疗网点的优化布局、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适宜技术的推广运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孕产妇及儿童保健覆盖率,有效的降低孕妇死亡率,保障边疆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要在边疆地区顺利实施并持久稳定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与以下因素密不可分政府的支持与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力度的加强;医护人员总体素质的提高等等。

  • 标签: 边疆 社区卫生服务 问题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萨地区高原尿酸血症患者血清尿酸与左室重塑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00例高原尿酸血症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对比其左室质量。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组较正常组的左室质量(LVM)更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高原地区HUA患者尿酸与左室重构关系密切,是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视对UA的治疗,对延缓左室重塑具有积极作用,为高原心脏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血清尿酸左室重塑相关性高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昆明地区冬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布,以便早期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2月确诊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96例1月~14岁住院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既往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统计分析。结果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热70%、咳嗽93%、食欲下降55%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阳性者54例56%,呼吸道病原学9项检测阳性41例43%,以肺炎支原体33例34%为主,痰培养阳性13例14%,前4位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混合感染20例21%;未检出病原菌42例44%。结论昆明地区冬季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常以发热、咳嗽、食欲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第一位病因,可发生混合感染。

  • 标签: 昆明地区 冬季 儿童 呼吸系统 临床特点 病原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东营地区2008年~20011年病毒性脑膜炎、脑炎63例患儿进行病原与临床分析。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3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人脑脊液的肠道病毒(EV)RNA,并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3例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患儿的脑脊液经RT-PCR检测,EV感染阳性率为74.6%(47/63),RT-PCR的全过程可在5小时内可以完成。肠道病毒脑膜炎可以散发或局部暴发,临床特点在各个年龄组有所不同,70.21%的患儿脑脊液中白细胞数不同程度增高(均数为76×106/L)。结论采用RT-PCR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肠道病毒,此方法敏感性高、省时省力;EV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一般较轻、无特异性。肠道病毒是东营地区儿童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最常见的病原。

  • 标签: 肠道病毒 病毒性脑膜炎 脑炎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医学干预对降低西北地区武警擒敌术训练伤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西北地区武警某部954名官兵实施医学干预;一年后,问卷调查干预前后一年内训练伤发生情况,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的训练伤发生率(4.6人次/100人/年)与干预前训练伤发生率(8.2人次/100人/年)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样,动作要领掌握不当在擒敌术训练伤发生的原因中所占的百分比,干预后(22.7%)与干预前(42.3%)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干预对擒敌术训练伤的发生率与发生原因均有显著影响,实施科学的医学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军事训练伤的发生。

  • 标签: 擒敌术 训练伤 医学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174C/G多态性与广州地区汉族儿童脓毒症的易感风险及预后的关联性。方法以人群为基础进行脓毒症病例对照研究,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多聚酶链(AS-PCR)方法对广州地区汉族148例脓毒症患儿及181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IL-6基因-174G/C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S-PCR检测未发现-174位点多态性。结论中国广州地区汉族人群IL-6基因可能不存在-174位点多态性,不宜选取该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作疾病的关联性分析。

  • 标签: [] 脓毒症 白细胞介素6 多态性,单核苷酸 疾病遗传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