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切口与传统切口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面积大小及其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观察2011年7—12月拟行TKA患者术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情况,按入院时间顺序前40膝纳入微创切口组,后80膝纳入传统切口组。微创切口组采用微创髌旁内侧切口,传统切口组采用传统膝前正中切口。记录患者术前相关信息,包括体质量、身高、年龄、性别、手术方式、膝关节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术中患者止血带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切口下极距胫骨结节上缘距离、切口上极距髌骨上缘距离。分别于术后6周、6个月、1年和2年对患者进行随访,测量患者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面积、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对切口长度、切口位置与术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面积及其转归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微创切口组有38例39膝,传统切口组有73例78膝完成随访,两组患者性别例数、患膝侧别、年龄、身高及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术后均出现了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但微创切口组患者的触觉和痛觉障碍面积在各随访时间点均小于传统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TKA术中对膝前皮神经的切断可造成术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功能障碍,与传统切口相比,微创术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的面积更小,恢复速度更快。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感觉障碍 皮肤
  • 简介:探讨直肠黏膜内套叠致出口型便秘的治疗。将60例直肠黏膜内套叠致出口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施行部分直肠黏膜切除术(STARR),对照组施行传统消痔灵多点注射术,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临床效果观察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接近(P〉0.05);但研究组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RR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导致出口型便秘临床疗效明显。

  • 标签: 出口型便秘 直肠粘膜内套叠 STARR手术 消痔灵多点注射
  • 简介: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出口梗阻(BOO)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在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以“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出口梗阻”、“非侵入性诊断方法”为关键词,检索2008年1月—2014年1月有关BPH合并BOO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的相关文献,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压力-流率测定是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金标准,但此方法具有侵入性,而且价格昂贵、过程复杂。近年来,临床上使用的非侵入性诊断BPH合并BOO的方法有无尿动力学测量方法和非侵入性的尿动力学方法。无尿动力学测量方法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残余尿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超声测量等,非侵入性的尿动力学方法包括最大尿流率、阴茎袖套试验、近红外光谱、多普勒阻力指数测定等。这两种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具有无创、简单、重复性好等优点。结论新的非侵入性诊断BPH合并BOO的方法较传统的压力-尿流动力学检测有着无创、简单、重复性好等优点,但尚未有充分证据证明能够取代压力-尿流动力学方法,成为新的诊断BPH合并BOO的金标准,其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膀胱出口梗阻 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治疗小前列腺增生导致的膀胱出口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58例小前列腺导致膀胱出口梗阻的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在前列腺包膜层面上完整切除腺体,比较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IIPSS评分、Qmax、QOL、PVR等指标,评估其疗效。结果58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无输血及手术并发症。术后患者IPSS评分,Qmax,QOL、PVR等指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治疗小前列腺增生导致的膀胱出口梗阻效果确切,是很有前景的一种术式。

  • 标签: 小前列腺增生 钬激光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膀胱出口梗阻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