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胃黏膜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后,各国学者经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HP与慢性活动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发病有密切关系,虽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近年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形态学 流行病学 胃黏膜HP培养 青霉素 万古霉素
  • 简介:干细胞因子(SCF)是一种与造血细胞、生殖细胞和色素细胞生长发育相关的细胞因子。本研究利用pEX31B载体,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表达出重组人SCF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约占菌体蛋白的20%,经制备电泳纯化,纯度达90%以上,为制备人SCF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干细胞因子 融合蛋白 表达
  • 简介:目的评价变色液体培养基快速检测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变色液体培养基接种痰标本培养,并与改良酸性罗-琼氏(Lowenstein-Jensen,L-J)培养基平行比较.结果911例痰标本的涂阳检测率为29.1%,变色液体培养阳性率为43.4%,略高于改良罗-琼氏(L-J)培养阳性率40.1%,变色液体培养基和改良罗-琼培养涂阳平均检出时间分别为6和18d,涂阴平均检出时间分别为15和28d,污染率分别为2.7%和2.1%.结论变色液体培养基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快速、简便、可靠和实用性好的特点.

  • 标签: 快速培养 结核分枝杆菌 变色液体培养基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34岁。因左下肢软组织感染于1999年7月入院,体温38~39℃,末梢血白细胞23.7×10~9/L,中性0.819,淋巴0.18。入院后行左膝关节切开引流术,术后诊断为左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关节液培养出放射土壤杆菌。临床最初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和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16万U静脉点滴;两周后改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16万U冲洗患处1/4h。创面肉芽逐渐生长新鲜。1个月后自动出院。2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将关节液分别进行普通营养肉汤和高渗肉汤增菌培养。35℃培养24h后普通营养

  • 标签: 中分离出 关节液 分离出放射
  • 简介:自幽门螺杆菌(HP)被人们认识以来,其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相关性已被广泛认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已被成功应用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等,在治疗及预防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在胃癌的防治中,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干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尝试分析幽门螺杆菌与癌前病变的关系,以期能对癌前病变的防治有所裨益.

  • 标签: 胃癌 幽门螺杆菌 HP 胃粘膜 肿瘤
  • 简介:目的评价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anitidinebismuthcitrate,RBC)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治疗的疗效.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对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BC)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资料来源检索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协作网上消化道专业试验数据库、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手工检索发表与未发表的中文文献.纳入标准收集比较RBC或以RBC为主的二联、三联、四联方案与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H2RA)、其他铋剂或安慰剂治疗根除H.pylori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无论是否使用盲法或发表语种均不受纳入限制.资料提取与统计方法两名评价人员独立提取资料.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4.1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篇RCT共治疗3638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其中高质量的试验有八篇,双盲试验有五篇,单盲试验有三篇.Meta-分析的结果,RBC和对照组比较,OR值为3.06(95%的可信区间[2.62,3.58],P<0.00001.但具有显著异质性(P<0.000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OR值为2.05(95%的可信区间[1.29,3.25],P=0.002).敏感性分析提示文章的质量及研究样本的大小并不影响分析的结果.试验未发现严重的副作用.结论RBC根除H.pylori疗效优于对照组,是一个值得选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雷尼替丁枸橼酸铋 幽门螺杆菌 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副作用
  • 简介:抑酸药奥美拉唑是目前临床上根除对Hp三联疗法的主药。国外有报道认为,奥美拉唑等抑酸药Hp在胃内分布有影响,但结果有所不同,而国内相关报道甚少。作者通过组织学方法检测单纯给予奥美拉唑治疗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前、后胃粘膜Hp检出率、密度及胃炎活动性的变化,探讨奥美拉唑对Hp在胃内分布的影响。

  • 标签: 奥美拉唑 胃内分布 幽门螺杆菌 HP检出率 十二指肠溃疡 组织学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捡测支气管灌洗液中抗酸杆菌的最佳方法。方法对155例痰涂片阴性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灌洗液采用涂片、集菌、改良罗氏培养法及Bactec培养法4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抗酸杆菌。结果阳性检出率直接涂片法为2.6%,集菌法为11.6%,改良罗氏培养法为18.1%,Bactec培养法为31.6%;集菌、培养法与直接涂片法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疑似肺结核患者支气管灌洗液进行抗酸杆菌检测时,最好采用集菌和培养法同时进行,才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最有价值的资料。

  • 标签: 抗酸杆菌 支气管灌洗液 检测方法
  • 简介:本文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回顾性随机调查11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病例,分析三种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说明了药物经济学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成本-效果分析 治疗方案 消化性溃疡 药物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肠道双歧杆菌在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移位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制作严重烫伤大鼠模型。同时设假伤组,检测细菌和内毒素(LPS)移位及盲肠膜菌群变化,ELISA法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大鼠严重烫伤后脏器细菌移位明显增多(P<0.01);血LPS水平在致伤1,3,5d后分别为(0.236±0.148)Eu/ml,(0.197±0.156)Eu/ml,(0.104±0.090)Eu/ml,显著高于假伤组的(0.072±0.049)Eu/ml(P<0.05);盲肠膜菌群中双歧杆菌数剧减20-250倍,真菌数剧增至5-60倍,大肠杆菌数增加0.5-30倍,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比值由假伤组的25000:1降为伤后的4-800:1;血浆IL-6水平显著增高,经分层统计,与未发生肠道细菌移位大鼠相比,盲肠膜菌群移位大鼠的双歧杆菌量减少约120倍,真菌数增加约50倍,大肠杆菌数增加约30倍,盲肠膜菌群中双歧肝菌数量与血浆中IL-6,LPS浓度呈负相关(r1=-0.4817,r2=-0.4912,P<0.01),血IL-6和LPS浓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258,P=0.0001)。结论严重烫伤可导致大鼠盲肠膜菌群紊乱,细菌和LPS移位增加;盲肠膜菌群中双歧杆菌的比例和数量的减少,可能促使了严重烫伤后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发生。

  • 标签: 肠道双歧杆菌 烫伤 大鼠 肠源性细菌 内毒素 细菌移位
  • 简介:目的:探讨碳源对芽胞杆菌碱性纤维素酶(CMCase)合成的影响,揭示酶的阻遏合成规律。方法:采用分批培养法,改变培养基中基质种类及浓度,定时取样测定CMCase酶活(DNS法)和菌体干重(DCW),以比合成作为产酶水平的指标。结果:碳源种类对酶合成水平影响不大。以葡萄糖为碳源培养,4%浓度时酶合成水平最高,≥5%的高浓度下酶合成才有部分被阻遏。ATP、三羧酸循环中间物对酶合成有一定的阻遏作用。结论:芽胞杆菌EV23产的碱性纤维素酶为组成型酶,酶的抗阻遏合成有一定限度。

  • 标签: 碱性纤维素酶 碳源 阻遏
  • 简介:治疗慢性活动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需根除幽门螺杆菌(HP)已达共识.国内1周疗法在选择质子泵抑制剂的方案中常用兰索拉唑30mg,2次/d,而较少报道每日1次给药.作者对兰索拉唑每日2次给药联合抗生素与每日1次给药联合抗生素对HP根除情况观察报告如下.

  • 标签: 兰索拉唑 幽门螺杆菌 质子泵抑制剂 抗生素
  • 简介:1、该系统评价的目的是什么?一篇好的系统评价应提出明确的要回答的问题,该文针对雷尼替丁枸橼酸铋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进行评价,目的明确。2、检索策略完善吗?检索范围较广。系统评价者检索了常见的重要的的数据库,对有关中文文献进行了手检,没有语言限制。3、纳入/排除标准是什么?该文有明确阐明文献纳入/排除的标准,记录了文献的评价过程。4、如何评价原始研究的真实性?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由2位评价者采用Jadad质量记分法评价,在敏感分析时也应用了种类评价结果。5、如何从原始研究中提取数据?由两位评价者独立应用事先设计的表格从原始研究中提取数据,通过讨论解决可能出现的分歧

  • 标签: 雷尼替丁枸橼酸铋 系统评价 HP 幽门螺杆菌 中文文献 Jadad质量记分法
  • 简介: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消化性溃疡穿孔、出血、幽门狭窄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96例因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出血、幽门狭窄而急诊手术的病人,于胃穿部手术标本或活检标本,作免疫组化染色,在高倍镜下行Hp计数,对Hp感染的密度进行分析,按Rauws标准评估胃炎的严重度.结果消化性溃疡穿孔、出血、幽门狭窄的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90%、58%、50%;Hp感染分级分别为3.4±0.19、2.2±0.17、2.6±0.20;Rauws分数分别为8.0±0.31、5.1±0.29、5.8±0.42.Hp感染和胃炎改变在消化性溃疡穿孔较出血,狭窄更为明显,前者的P值分别为<0.01和<0.05.结论消化性溃疡穿孔与Hp感染密切相关,根治Hp能有效防止溃疡穿孔.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溃疡 穿孔 出血 幽门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