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4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心衰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以相关护理体会。方法:采取我院在 2014年 10月至 2016年 12月期间治疗的 90例老年慢性心衰者作为讨论对象,并将 90例老年慢性心衰者采用随机法分为讨论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 45例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干预模式;讨论组 45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为 36例,总有效率为 80%;讨论组的总有效例数为 43例,总有效率为 95.56%;讨论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心衰者可采取舒适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治疗,在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的前提下,还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且患者满意率较高,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值得临床大量应用。

  • 标签: 老年慢性心衰者 舒适护理干预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本文对监护仪最常出现的问题和维修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养建议。

  • 标签: 维修 保养 监护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艾灸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以对肺癌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40只,右腋下接种Lewis肺癌瘤株后,完全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艾灸组、艾灸联合顺铂组。给药14d后处死小鼠,无菌条件下取肿瘤组织,计算肿瘤相对增殖率和抑制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小鼠Lewis肺癌组织Caspase-3的表达。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顺铂组、艾灸联合顺铂组的肿瘤相对增殖率分别为58.75%、48.35%、46.44%,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1.64%、52.44%、54.13%,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艾灸组、顺铂组和艾灸联合顺铂组都可不同程度的使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①艾灸法可诱导Lewis肺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②艾灸法可增加Caspase-3蛋白的表达。

  • 标签: 艾灸 凋亡细胞 Caspase-3 Lewis 肺癌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药剂师在医院合理使用中药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开具的80份中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份,对照组40份。对照组处方按常规方式处理而中药药剂师不进行干预,观察组处方需要中药药剂师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中药方的合理性。结果观察组中药处方中合理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药的合理使用,中药药剂师的作用尤为关键,能够明显提高中药方的合理利用率。

  • 标签: 中药药剂师 合理用药 中药配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度心力衰竭并房颤患者采用胺碘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重度左心衰并房颤的127例患者,并根据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强心、镇静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前提下加用胺碘酮。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房颤转复效果、心功能改善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房颤总改善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59.62%,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率85.33%,高于对照组的55.77%,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6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差异性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心力衰竭并房颤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可提高房颤转复率,改善心功能。

  • 标签: 胺碘酮 重度左心衰并房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微量泵工作原理、常用药物泵入方法的介绍使临床医护人员对微量泵的正确使用有一定认识。

  • 标签: 微量泵 使用
  • 简介:【摘要】了解各类镇静催眠药的作用特点,防止不合理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地发生。 【关键词】 镇静催眠药 ; 注意事项  镇静催眠药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凡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轻度抑制,使患者有兴奋、激动和躁动转为安静的药物称为镇静药;凡能引起近似生理睡眠的药物称为催眠药。镇静药和催眠药并无明显界限。同一种药物小剂量表现为镇静作用,随剂量加大可出现催眠作用。 1镇静催眠药的分类根据使用的年代和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将镇静催眠药通常分为三代。  1.1 第一代镇静催眠是指巴比妥类药物,这类药物有苯巴比妥、硫喷妥钠等。在 20 世纪 30 至 50 年代,巴比妥类药物作为安眠药曾经风行一时,也确实发挥了相当不错的疗效。可是到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出现及广泛应用和巴比妥类药物本身所具有的较严重的副作用,如成瘾性大和可导致肝脏、肾脏、骨髓抑制及皮疹等副作用,致使巴比妥类药物于 2000 年被淘汰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现在巴比妥类药物只用于控制癫痫、抗惊厥、静脉麻醉及麻醉前给药。   1.2 第二代镇静催眠药苯二氮卓类药物于 20 世纪 60 年代应用于临床后,迅速得到了临床医生和病人的认同,目前该类药物仍是安眠类药 物主导产品。苯二氮卓类药物品种很多,临床上常用的有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咪哒唑仑等。    1.3 第三代催眠药物现已陆续上市,现在国内上市的有三种,即佐匹克隆、唑吡坦和扎来普隆。这三种药物化学结构不同,和巴比妥和苯二氮卓类药物也不同,但它们都有明显的催眠作用,其特点是该类药物能明显缩短入睡时间,增加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于苯二氮卓类相比具有高效、低毒、成瘾性小的特点,并且半衰期短,因此不会产生次日的“宿醉”现象,适合应用于入睡困难者和有病理基础的失眠者及考试前应急性失眠者。  2 应用镇静安眠药的注意事项  2.1 不能用酒送服安眠药 酒精会让大脑皮层快速兴奋,这与安眠药镇定大脑的作用背道而驰,因此抵消了安眠药的镇定催眠效果。过量的酒精还有激发安眠药中毒的可能。酒精对中枢神经初为兴奋,后为抑制作用。而安眠药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酒后服用安眠药,可产生双重抑制,使人反应迟钝、昏睡,甚至昏迷不醒,呼吸及循环中枢也会受到抑制,出现呼吸变慢、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   2.2 半夜醒来最好不要追加安眠药,极可能带来抑制呼吸和抑制大脑神经等严重后果。   2.3 安眠药原先有效,后期“失效”,很可能是因为人体产生了耐药性,遇此情况应适当让医生指导增加药量,或者改用另一种安眠药物。   2.4 失眠症状不是很严重的人或间断失眠的人,吃安眠药最好采取间隔服用法,也就是吃一个星期后停药两天;如果还是睡不着再重新使用。还可以采取中草药配合治疗,尽量把安眠药用量和副作用减到最低。   2.5 长期使用安眠药,尤其使用安眠药剂量较大者不能突然停用。突然停药反应会非常痛苦的,有时会引起某些精神疾病复发。减药前最好取得主诊医生同意和指导,不要私自随便增减药量。    2.6 长期使用安眠药者最好每 3 个月检查肝肾血象情况。    2.7 短效安眠药连续使用不得超过 2 周,长效安眠药连续使用不得超过 3 个月。    2.8 对于顽固性失眠者,目前主张短期、间断和交替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综上所述,如何选择镇静催眠药,总原则是要因人而异,视病情类型而定。催眠药应该短程、间断性应用,无论是正确了解失眠的病因和病情,还是正确制定和准确执行药物治疗方案,都离不开病人的合作,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及时评价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防止药物的依赖性和滥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门诊药房的发药流程就是发药师将药学调剂师根据医生给患者开具的药方所调剂的药品进行分发给患者的一个服务流程,也是医院的服务终端流程。因此,门诊药房的发药速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着患者和家属在医院的就医满意度。随着医院门诊的看诊患者量逐渐增加,给门诊药房药师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压力,也间接的影响了发药的速度和质量。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利用计算机联网来优化门诊药房的发药流程,从而提高门诊药房的发药速度和质量,减少患者和家属的取药时间。具体内容如下。

  • 标签: 门诊药房 发药流程 计算机联网 策略
  • 简介:摘要针对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各种医疗设备也日益增加,那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问题就慢慢出来了。放疗设备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设备系统庞大,检修过程困难;二是设备配独特,不好匹配。在关键时刻,具备一定的维修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放疗设备的维修技巧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 标签: 放疗设备,维修技巧 钴60机 直线加速器
  • 简介:摘要在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民众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一提高虽然在客观上推动了医疗事业的发展,但当下我国很多医院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此暴露出来,医疗器械维修问题就是这一其中的代表,为此笔者就医院医疗企业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具体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希望这一内容能够为我国相关医疗机构带来一定启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阶段,医疗技术较之以往已有较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研发出来,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对医院诊疗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其中医疗设备的性能与医疗工作开展质量有直接的关联,在当前医疗设备水平呈现高、尖、精发展趋势下,给维修工作增加了难度。由此可见,当前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此本文就医院医疗器械维修工作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维修管理方法展开了研讨。

  • 标签: 医疗器械维修 维修管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流程的改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90例需要皮下注射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常规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皮下注射方法。治疗组改进皮下低分子肝素的注射流程之后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皮下出血、出血程度以及皮下硬结方面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流程进行完善和改进,能有效的提高医务人员的规范操作,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请,更能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 流程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血检验的流程质量控制问题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的100例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输血检验流程来进行输血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输血检验流程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各流程实施的质量问题进行输血治疗,将两组患者医患纠纷发生状况以及输血性传染病发生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将两组患者输血性传染病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两组患者医患纠纷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输血患者的输血检验流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了医患纠纷以及输血传染病的发生率,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者关系,保障了患者的输血安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流程 检验 控制 输血 病患 质量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中药复方有效部分研究方法以及理论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研究难点以及研究理论,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等多个角度与方面,就研究方法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 标签: 中药 复方有效部分 研究方法 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门诊药房药品损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找出影响门诊药房药品损耗的主因,针对要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分阶段实施,比较及分析在品管圈方法实施前后门诊药房在药品损耗方面的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药房药品损耗由活动前的2675粒(支)/月下降到活动后的819粒(支)/月,达标率为120%,降幅达69.4%。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门诊药房药品损耗,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及责任心,提升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住院药房 药品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