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隆起糜烂型胃炎的临床病理。方法:选择2019.01-2021.01期间,到我院接受检查治疗的隆起糜烂型胃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检测,并选取隆起糜烂最明显的部位活检2-4块黏膜,及时送病理检查,并观察统计患者内镜检查结果、内镜分级与病理胃炎程度等相关数据。结果:经检查后,患者中I级26例、II级31例、III级23例。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隆起糜烂型胃炎患者中有60例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后确诊,两种诊断方法符合率达到75.00%。隆起糜烂型胃炎的内镜分级与病理胃炎程度具有密切关系。结论:将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方法结合有利于提高确诊率。

  • 标签: 隆起糜烂型胃炎 临床病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5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在5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当中,出现息肉29例、脂肪瘤2例、平滑肌瘤5例、间质瘤9例、异位胰腺4例、纤维脂肪瘤2例以及腺瘤1例,超声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6.2%。结论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分辨率高,诊断结果准确,对于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超声内镜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行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消化道隆起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对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76例患者79处病灶均于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术治疗,完全切除病灶77处(97.47%),未切除或未完全切除2处(2.53%),术后患者均得到良好恢复,康复出院。结论对消化道隆起病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具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但在治疗前后需要积极做好科学全面的临床护理工作,从而保证最终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消化道隆起病 内镜治疗 黏膜切除术 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55-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采用微型探头超声胃镜的效果。方法纳入165例于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来院就诊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常规胃镜和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分别为患者进行检查并出具诊断结果,统计并对比两种技术手段临床诊断率和诊断符合率。结果微型探头超声胃镜临床诊断率为93.94%,诊断符合率为86.59%,明显高于胃镜的25.45%和29.27%(P<0.05)。结论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能够直观探查病灶形态并高标准完成腔内管道壁及其相邻脏器的实时超声扫描,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微型探头超声胃镜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常规胃镜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维超声成像在膀胱隆起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11月 ~2018年 1月间在我院就诊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 7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二维超声丞相和三维超声成像进行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病理符合率。结果:采用三维超声成像的病理诊断最终符合率为 92.37%,采用二维成像的病理诊断最终符合率为 71.53%,两组符合率对比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膀胱隆起性疾病的诊断中,三维超声成像所提供的病理资料更为丰富,为医者的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诊断依据,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三维超声成像 二维超声成像 膀胱 泌尿系统 隆起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维超声成像在膀胱隆起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月间在我院就诊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二维超声丞相和三维超声成像进行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病理符合率。结果采用三维超声成像的病理诊断最终符合率为92.37%,采用二维成像的病理诊断最终符合率为71.53%,两组符合率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膀胱隆起性疾病的诊断中,三维超声成像所提供的病理资料更为丰富,为医者的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诊断依据,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三维超声成像 二维超声成像 膀胱 泌尿系统 隆起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镜联合口服超声造影检查在胃粘膜隆起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克拉玛依地区居民中疑有胃部疾病的1687例患者进行口服超声造影选择性筛查,其中有71例胃黏膜隆起性病变,进一步行电子胃镜检查,以胃镜下组织活检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为对照,分析二者联合诊断胃粘膜隆起性病变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胃镜联合口服超声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胃部隆起性病变、胃壁层次及周围脏器情况,与病理检查比较,诊断符合率胃息肉94.3%,胃恶性肿瘤90.9%,间质瘤87.5%,异位胰腺、囊肿100%.结论胃镜联合口服超声造影检查方便、准确,可对胃黏膜隆起性病变作出较准确的判断,可弥补单纯电子胃镜检查的不足,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关键词胃镜检查;口服超声造影;病理检查;胃粘膜隆起性病变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3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EMS)在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EMS检查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收集175例患者的相关资料,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114例,疾病种类以间质瘤和平滑肌瘤为主,病变起源位置以黏膜肌层和固有肌层为主;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61例,疾病以炎症/息肉和神经内分泌瘤为主,病变起源位置以黏膜层为主。EMS评估消化道隆起性疾病的特异性、准确性超过90%。结论 EMS能够清晰显示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分布、大小、形态特征,明确病变起源位置,能够较准确的判断病变性质,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 标签: []小探头超声内镜 消化道 隆起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硫糖铝结合奥美拉唑肠溶片对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疗效及胃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择选在本院诊治的70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2021年1月-2023年2月),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35例,行奥美拉唑肠溶片+硫糖铝治疗)。比较两组胃黏膜功能[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AS-17)、前列素E2(PGE2)]、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PGⅠ、GAS-17、PGE2水平均相比对照组较高,PGⅡ、CRP、IL-6水平均相比对照组较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相比对照组的77.14%较高(P<0.05)。结论: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经硫糖铝结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胃黏膜功能,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

  • 标签: 硫糖铝 奥美拉唑肠溶片 隆起糜烂性胃炎 疗效 胃黏膜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老年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采取电子超声内镜和电子胃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本院就诊的老年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患者均行电子超声内镜和电子胃镜检查,并以病理检验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金标准检验,90例患者中检出内息肉26例,电子超声内镜检查符合率为88.46%,电子胃镜检查为73.07%;平滑肌瘤19例,电子超声内镜检查符合率为89.47%,电子胃镜检查为63.15%;脂肪瘤8例,电子超声内镜检查符合率为100.00%,电子胃镜检查为75.00%;间质瘤13例,电子超声内镜检查符合率为92.30%,电子胃镜检查为69.23%;囊肿9例,电子超声内镜检查符合率为88.88%,电子胃镜检查为66.66%;炎性增生25例,电子超声内镜检查符合率为92.00%,电子胃镜检查为80.00%。结论:与电子胃镜检查相比,对老年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采取电子超声内镜检查诊断符合率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电子超声内镜检查 电子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