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数字钛网颞肌下颅骨成形术治疗颅骨缺损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数字钛网颞肌下颅骨成形术治疗61例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患者全部一期愈合,1例术区硬膜下小血肿,未出现脑内和硬膜外血肿,1例发作癫痫一次,药物控制后无再发,无皮下积液和感染病例,无皮瓣坏死和钛网外露病例.术后随访6月-4年,61例患者外观均基本对称、美观,无钛网局部翘起和活动现象,无术区疼痛和咀嚼功能受限.结论数字钛网颞肌下颅骨成形术能恢复正常解剖,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额颞顶部颅骨成形术的首选方法.关键词颅骨缺损;数字钛网;颞肌下;颅骨成形术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4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胎儿畸形的超声筛查,尤其是III级筛查探讨超声检测胎儿肢体末端结构的诊断思路.方法制定胎儿肢体末端超声扫查的切面图,按此标准在日常工作的超声III级筛查中针对孕18—24孕周胎儿进行肢体末端结构筛查.结果对17000例胎儿III级筛查中,发现胎儿肢体末端结构异常的病例52例、73处,其中单纯性指趾异常17例,其余为复合性胎儿畸形.结论胎儿超声III级筛查中虽然未要求对指趾异常的筛查,但通过对指趾的超声扫查切面的增多,能够提高胎儿肢体末端结构异常的检出率,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因漏诊而引起的投诉.关键词超声筛查;胎儿肢体末端结构;成像;诊断思路AbstractObjectivesWithultrasoundscreening,especiallygradeIIIscreening,twodimensionalandthree-dimensionalultrasoundimagingwereconductedindetectingfetalextremities.MethodsWithourestablishedstandardultrasoundsectionsofthefetalextremities,routinegradeIIIscreeningtosecondtrimesterofpregnancywereconducted.ResultsAmong17000gradeIIIscreeningpregnanciesenrolledinthisstudy,21placesof52anomalouscasesweredetectedbyultrasoundscan.17werejustfingerabnormities,otherswerecomplexabnormities.ConclusionFetalextremitiesscreeningwerenotrequirementofgradeIIIscreening,butmoreultrasoundsectionsofthefetalextremitieswouldimprovetherelevanceratioofthedeformitiesandextremelyreducecomplainsofmisseddiagGnosis.KeywordsUltrasoundscreening;Fetalstructuralextremities;Three-dimensionalultrasoundimaging;Diagnosis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35-02

  • 标签:
  • 简介:盆底结构改变会导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便秘及大便失禁,目前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问题.超声在盆底的应用属于新兴领域,能够清晰显示盆底结构及其改变,优于其他诊断方式,能够使临床医师更好的了解疾病,并提供一个无创、无辐射、无痛苦、有较高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地观察盆底结构形态的新视窗.

  • 标签: 三维超声 盆底结构 盆腔器官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便秘 大便失禁
  • 简介:目的:获取山羊硬脊膜形貌及微观结构特征,为构建与之空间结构近似的人工硬脊膜提供相关资料。方法山羊硬脊膜取材后,进行标本处理及大体观察,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微观结构、组织学成分、内外表面形貌、胶原纤维直径、分布以及分布模型。结果大体观察可见硬脊膜为一乳白色、质韧、弹性半透明膜;光镜下观察硬脊膜的组成主要由“取向性”结构的胶原纤维及少量散在分布的成纤维细胞组成;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其内外表面如连绵山峰状隆起;透射电镜见胶原纤维有序分布,胶原纤维的平均直径为(627±60)nm,且呈现双峰分布。结论山羊硬脊膜是主要由纳米级的“取向性”胶原纤维及散在分布的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半透明薄膜。

  • 标签: 硬脊膜 形貌 三维结构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肝外胆管供血动脉3D重建图像与传统解剖学图像,评价其各自的优缺点。方法2012年1—12月,对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的10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10例患者的上腹部亚毫米CT扫描数据导入腹部医学图像3D可视化系统(MI-3DVS)程序化构建肝外胆管供血动脉3D重建图像,并与传统解剖学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外胆管供血动脉3D重建图像真实,立体感强,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3D空间的解剖关系观察;传统解剖学图像只能显示平面的解剖结构,表现手法单一,但可根据手术显微镜所观察的尸体标本灌注情况,还原绘制胆管周围血管丛等3D重建图像无法显示的血管。结论3D图像真实直观,能真实还原组织器官结构的本来面貌,便于学习和理解,是解剖学研究和学习的新途径,也可以为个体化胆道外科手术方案提供指导,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解剖图像。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成像 三维 肝外胆管 供血动脉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对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怀疑颈部动脉疾病的234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3DCE-MRA),观察患者的病变情况。65例患者同时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比DSA和3DCE-MRA血管资料。结果234例患者中有83例无异常(35.47%),151例患者颈动脉有病变(64.52%),总共266段,其中动脉狭窄89段(33.45%),动脉闭塞8段(3.07%),动脉粥样斑块91段(34.21%),动脉发育纤细48段(18.04%),术后复查7段(2.63%),动脉肿瘤3段(1.12%),动脉夹层11段(4.13%),动脉开口变异9段(3.38%)。对65例的130段血管与DSA比较,3DCE-MRA在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DSA为标准,3DCE-MRA诊断颈部5个部位血管病变的准确度分别为锁骨下动脉98.91%,颈外动脉98.63%,颈总动脉95.98%,颈内动脉97.01%,椎动脉94.03%。结论3DCE-MRA临床中诊断劲部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在临床中可替代DSA,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三维对比剂 MR血管 颈部动脉 诊断价值
  • 简介: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飞速发展,通过将多模式的医学图像整合到手术导航系统中,可以有效提高外科手术的精确性和灵活性,增加手术安全性并缩短手术时间。我们对近年来新兴的基于超声成像的软组织外科导航技术,在医学外科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系统阐述了其原理、临床应用及优缺点。

  • 标签: 三维超声 软组织 导航 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剖宫产部位瘢痕妊娠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患者,均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分析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41例瘢痕妊娠按声像特点分为3种切口处孕囊型17例;宫腔内孕囊型11例,1例漏诊;包块型13例,1例误诊.结论经彩色超声更准确地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给临床选择治疗方式依据提供更可靠信息.在瘢痕妊娠早期诊断、治疗及随访观察中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经阴道彩色超声;剖宫产;瘢痕妊娠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05-02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产程导航系统与传统产程监测在单胎胎膜早破产程监护差异,分析其在胎膜早破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60例孕周≥36周单胎头位顺产为对照组,60例孕周≥36周单胎胎膜早破孕妇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产程监测,观察组采用产程导航系统监测。监测指标为分娩参数(胎方位符合率、先露下降程度、肛门检查次数、胎心率、羊水平段)和产褥病率、新生儿呼吸系统发病率、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结果胎方位符合率观察组为93.39%,对照组为68.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先露下降程度、肛门检查次数、胎心率、羊水平段、产褥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呼吸系统发病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导航系统为胎膜早破产妇临床分娩提供准确数字化的产程监护,在判断胎方位、减少阴道检查及肛门检查及降低产褥感染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产程监护方式,减少了胎膜早破患者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产程三维导航系统 胎膜早破 并发症
  • 简介:纵隔子宫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由胚胎时期双侧副中肾管发育融合障碍所致。纵隔子宫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不明,是导致妇女不孕、不良妊娠及产科并发症的原因之一。据文献报道,在不孕及有反复自然流产史的患者中,纵隔子宫的发病率较高[1-2]。因此,正确诊断和治疗对提高纵隔子宫患者的生育能力、改善围产儿预后有重要意义。一、纵隔子宫的发生机制在胚胎发育早期,泌尿生殖嵴外侧的中肾有两对纵行的管道,一对为中肾管,

  • 标签: 纵隔子宫 中肾管 三维超声 妇女不孕 先天性发育异常 自然流产史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CT重建设计的导航模板在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引入(3D)打印导航模板技术,对5例(10髋)尸体标本施行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术前对尸体标本行骨盆平片及CT扫描,CT数据进行重建;Mimics10.1软件中进行截骨模拟及旋转髋臼;根据术前规划应用逆向工程技术提取术野骨盆解剖形态特征和截骨面,设计导航模板并用3D打印技术制作成实物;术中将导航模板直接与暴露后的骨盆及截骨面贴合,完成精确截骨及髋臼骨块的旋转移位;对模拟术后及术后测量的外侧CE角、臼顶倾斜角、股骨头超出指数及覆盖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实验病例均未出现截骨进入髋关节内或后柱完全截断的并发症。术前模拟后与术后测量的外侧CE角、髋臼顶倾斜角、股骨头超出指数及覆盖率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CT重建的导航模板应用于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可以提高该手术的精确性及安全,是解决PAO手术难点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髋关节发育不良 截骨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模板
  • 简介:近年来,随着超声图像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显著提高,基于实时超声心动图及二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tionalspeckletrackingimaging,2D-STI)技术的实时斑点追踪成像(real-timethree-dimentionalspeckletrackingimaging,RT3D-STI)技术迅速发展。研究表明RT3D-STI技术是一种定量、

  • 标签: 斑点追踪 技术评价 SPECKLE 左心室功能 空间分辨率 室壁运动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检查宫内节育器结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宫内节育器检查的妇女114例。分别对其进行常规二B超检查和B超检查,以常规二B超检查结果为对照组,以B超检查结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检查结果中妇女宫内节育器的异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正确检查出宫内节育器的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期妇女节育器异常发生率明显大于育龄期,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B超检查能更准确的诊断妇女宫内节育器的异常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三维B超 宫内节育器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