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危重病例病案书写是临床医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和促进医疗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存在着危重病例病案书写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记录不完整、规范缺失、信息错误等。本文旨在对危重病例病案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规范化要求,以引导医务人员提高书写质量,确保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 标签: 危重病例 病案书写 问题 规范化要求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妇幼医院病案首页书写规范产妇护理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多家妇幼医院的病案首页进行详细分析,结合产妇护理质量评估指标,研究发现病案首页书写规范产妇护理质量存在密切关联。书写规范不仅可以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还有助于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诊断情况,从而提高了护理过程的质量。因此,建议妇幼医院应加强对病案首页书写规范的培训和监管,以提升产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 标签: 妇幼医院 病案首页 书写规范 产妇护理质量 关联研究
  • 简介:摘要:病历是医务人员记录患者诊疗过程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文书,对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本论文旨在探讨病例分型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为提高病历质量和有效进行病例分型管理提供指导。

  • 标签: 病历 书写质量 病例分型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PDCA管理方法在护理文件书写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管理方法,对2022年1月到12月所有护理文件实施PDCA管理。结果:护理文件的涂改及漏项问题明显改善。结论:PDCA管理方法是提高护理文件书写正确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表格式 护理文件书写 PDC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凹形写字板教材在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功效。方法:此次研究中病例筛选为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我医院收治的智力障碍患儿60例,将所有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临床常规康复管理,观察组患儿添加凹形写字板教材干预,详细对比两组最终获得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表达能力、社会行为以及认知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生活活动能力同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过程中运用凹形写字板教材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康复过程中的感知能力,改善患儿的智力功能,提高患儿的认知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智力障碍儿童 凹形写字板教材 作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PDCA模式,加强对儿科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控制,以提高护理文书质量,保证文书的质量。方法:从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从某医院内分泌科中选取60名儿童的护理记录,并对其进行PDCA循环管理,从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从采取改善措施后的60名儿童的护理记录中,选取60名儿童的护理记录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病历书写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相比,护理文件质量得分(97.62±3.93)显著提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各种风险评估不合格(6.67%)、护理记录缺项、漏项、记录不完整(3.33%)、护理记录复制(3.33%)、病情动态评估描述不准确(5.00%)、医师记录不一致(3.33%)及未体现专科特色(3.33%)的发生率对照组(40.00%、15.00%、16.67%、20.00%、16.67%、36.67%)比较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格率(96.67%)对照组(90.00%)比较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 PDCA模型应用于护士病历的质量管理,可有效地减少病历的错错率,从而提高医院内分泌科的病历质量和合格率,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PDCA模式 儿科护理文书 书写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将品管圈法用于提高ICU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的效果。方法 对ICU的65名护士进行培训。将提高重症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质量作为品管圈的主要课题,分析问题,制定措施。在实施品管圈法前、实施品管圈法后3个月、6个月当季度内随机抽查70例重症护理记录单进行书写质量评估,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统计不合格重症护理记录单的例数,计算不合格率。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ICU护理记录单的书写不合格率为18.50%,在应用品管圈法后3个月、6个月进行复测,其不合格率分别为10.15%和5.25%,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且实施品管圈法前、实施品管圈法后3个月、6个月ICU护理记录单的书写不合格率相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品管圈法能显著降低ICU护理记录单的书写不合格率,提高其书写质量,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护理管理方法。

  • 标签: 品质管理圈 重症监护科 护理记录单 病历书写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文书书写常见质量问题,探讨质量改进对策。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月护理文书250份(改进前),行常规文书管理,2023年2月~7月250例(改进后)强化质控管理。分析文书质量缺陷问题,比较改进前后文书质量问题。结果:护理文书问题比较,改进前发生率较高,改进后文书缺陷显著减少,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文书常见质量缺陷主要为信息完整性、病情评估问题、数据信息错误等问题。通过加强文书质控,可有效改进护理文书质量。

  • 标签: 护理文书 护理质量管理 医疗信息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包括了社区护理这一部分,由此社区居民可拥有比较系统以及整体的护理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较多的方面。社区护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其根据居民的身体状况而进行一系列的健康措施,让居民放心并且满意。对于社区护理的管理同样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对于社区护理管理规范的构建运作,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社区护理 管理规范 构建与运作
  • 简介:【摘要】术前讨论记录是病案质量控制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抽样检查某三甲医院病历书写中的术前讨论记录书写情况。

  • 标签: 术前讨论记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护理文书质量管理实施PDCA循环前后的病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PDCA循环实施之后,甲级病历率显著高于实施之前(P<0.05)。结论:PDCA循环在改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文书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在新形势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尤其是在当前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档案管理的地位更是不言而喻。因此,档案管理规范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档案管理规范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的意义,并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当前档案管理规范法律法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关改善对策,以期能为今后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档案管理 规范建设 法律法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护理电子病历书写质量管理中引入专项质控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9.10—2020.7所抽选39份护理电子病历设为对照组,施以常规管理,将2020.8-2021.5所抽选39的份护理电子病历设为研究组,施以专项质控管理,观察和比较组间护理电子病历书写质量评分、护理电子病历书写缺陷率。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坠床护理评估表(97.05±2.31)分、自理能力等级评价表(96.57±2.17)分、内科系统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评分(96.62±2.53)分均比对照组要高(P

  • 标签: 护理电子病历 护理质量 专项质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规范化管理在检验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将2022年4月~2023年4月医院检验科80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规范化管理)对照组(常规管理),比较医院感染发生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中进行规范化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满意度。

  • 标签: 规范化管理 检验科 医院感染 预防 控制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眼科急诊的处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相关内容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一年时间内接收的60例急诊眼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观察组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匹配全科眼科急诊医生,相关医生经过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之后的,在整体治疗过程有效落实全过程全方位的规范化治疗干预,然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果:对于眼科急诊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实施全科规范化处理模式,对于主治医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有良好的远期疗效,同时防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等。因此有效强化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对于眼科急诊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有着关键作用,同时也可以更充分提升眼科急诊医生的综合技能,因此这种规范化培训值得推广。

  • 标签: 眼科急诊患者 全科医生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助理全科医师经过规范化培训后的心理变化情况和职业发展特点。方法:选取50例在综合医院接受助理全科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有多年医疗工作经验的50例临床专家纳入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采取实验对照方法,使用自行研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职业发展情况和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估,行 t 检验。结果:参照组医师的自我效能感得分、职业责任感量表得分、职业心理素质量表得分观察组医师得分相比明显较高(P<0.05)。参照组医师的积极应对方式因子得分、消极应对方式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医师得分(P<0.05)。结论:助理全科医师的积极应对方明显较优,但是在自我效能感、职业责任感、心理素质方面有所欠佳,需要加以重视和提升,相关部门需要对助理全科医师欠缺的区域不断加以强化和引导,使之不断提升,使其心理素质、职业责任感等方面的水平专业技能同步提升,更加符合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助理全科医师 职业发展 心理素质
  • 简介:摘要:气管插管是保持气道通畅的重要手段,也是紧急情况下急救和危重病人的常用方法。其中,最具挑战性的重点是声门暴露。在气管内插管过程中,由于多次试插和插入的过程,可能引发病人严重的心血管反应,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克服声门暴露导致气管插入困难而产生的并发症,各种可视喉镜被提出,并逐渐在临床得到广泛运用。然而,我国的麻醉视频喉镜发展缓慢,成本较高,在基层卫生单位中的运用不太方便。因此,深入研究麻醉视频喉镜,以实现更低价格、更广泛应用于国内,已成为当务之急。

  • 标签: 麻醉饰品喉镜 设计与优化 措施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乡镇卫生院胃肠道感染管理的规范化措施及其效果评价,为提高乡镇卫生院胃肠道感染的防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乡镇卫生院胃肠道感染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对照组维持原有管理模式。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道感染发病率以及规范化管理前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情况,评价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感染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规范化管理前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乡镇卫生院胃肠道感染管理的规范化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病率,对提高乡镇卫生院胃肠道感染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大对乡镇卫生院胃肠道感染规范化管理的支持力度,推广普及规范化管理措施。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胃肠道感染管理 规范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规范化护理管理小组在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设计。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入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规范化护理管理小组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评分、活动能力等指标。结果:预计本研究将纳入约200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文献和专家意见,规范化护理管理小组将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包括团队协作、康复训练、疼痛管理等。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指标,评估规范化护理管理小组的干预效果。结论:本研究旨在评估规范化护理管理小组在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干预效果。结果将有助于了解规范化护理管理小组在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并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规范化护理管理小组 骨盆骨折 干预效果 护理评估
  • 简介:摘要:《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新一代版本于2020年7月1日开始实施。现在,所有的医疗机构都在对新版GCP试验者的医疗记录进行人工干预,这样会造成工作量巨大,可追踪性差,管理困难等问题。以最新的GCP管理模式为依据,某医院针对自身的信息系统进行了升级。经验表明,把GCP纳入医院信息管理中,不仅符合GCP的标准需求,还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全面性和可追溯性。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同时,也全方位提升了医院的管理质量和效率。

  • 标签: GCP 医院管理 融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