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与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英文简称

  • 标签: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介入治疗是否减少首次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5年各种原因死亡。方法对4年间年龄≤75岁首次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521例进行1~5年随访,电话及门诊随访患者本人或死者的第一亲属,终点为各种原困死亡。用t检验、卡方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和Cox多回归法对人口资料、基线病情和介入治疗方法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接受介入治疗者275例(其中急诊介入220例,择期介入55例),接受非介入治疗者235例,介入治疗组各种原因死亡10例(3.6%),非介入治疗组各种原因死亡45例(19.1%)。卡方检验显示:介入治疗组各种原因死亡明显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介入治疗组1~5年生存率高于非介入治疗组且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Cox回归法多因素分析显示:介入治疗与各种原因死亡独立相关。结论对75岁以下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能独立显著减少患者在1~5年的各种原因死亡。

  • 标签: 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实行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项目对救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试验选取2019年3月-2019年9月(n=23)收治的进行常规护理质量管理项目和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n=39)收治的行PPCI治疗的优化护理质量管理项目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指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优化组比常规组的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时间、18导联心电图报告时间、D2B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优化组97.43%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3.91%(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行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项目,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确保救治质量。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优化护理质量管理项目 救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STEMI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再灌注后早期心律失常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4月-2020年11月收治的57例STEMI再灌注后早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掷骰子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于术前术后进行治疗确定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确定为研究组,以以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各类型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p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重组人脑利钠肽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双鸭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PCI术后均给予双联抗血小板、降脂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常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心功能相关检查指标,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LVDd、LVSd与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Dd和LVS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沙库巴曲缬沙坦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