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采用 针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开展经颈带状肌间路治疗,进一步分析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1 月~ 20 20 年 6 月 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 作为研究的对象。 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 分 组法,并对 120 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 对照组患者采用颈白线路组,观察组则为经颈带状肌间路治疗,分析治疗成果。 结果: 从 治疗 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人数占比 6.7% ( 4/60 ),对照组则为 18.3% ( 11/60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患者喉上神经探查时间、术后嗓音障碍指数上,观察组分别为( 8.51±0.62 ) min 和( 4.71±0.35 )分,对照组则为( 5.33±0.41 ) min 和( 2.30±0.28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 经颈带状肌间路治疗方案,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显著,有利于为手术开展提供良好的视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颈带状肌间入路治疗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白线入路 嗓音障碍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乳晕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多发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多发性甲状腺肿的10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包含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放术,观察组采用经乳晕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对照组的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分别为(42.0±10.2)mL、(78.2±11.2)min,观察组分别为(28.8±9.3)mL、(107.5±18.5)min,差异显著(P

  • 标签: 乳晕入路腔镜 甲状腺手术 多发性甲状腺肿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内镜辅助下经侧脑室额角路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型丘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接受内镜辅助下经侧脑室额角路手术治疗的重型脑室型丘脑出血患者共40例,观察40例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情况。结果 血肿清除率为85%,无颅内感染病例,1例患者为交通性脑积水,对40例患者随访3-6个月,3例患者死亡。结论 对脑室型丘脑出血患者,行内镜辅助经侧脑室额角路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保证血肿清除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室型丘脑出血 神经内镜 经侧脑室额角入路 围术期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路行冠状动脉造影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 82 例 2018 年 12 月至次年 12 月期间来到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种不同的路路径将所有患者平分成两组,一组患者经桡动脉路,为研究组。另一组患者经股动脉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并发症发生率、穿刺时间和造影时间。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穿刺用时和造影用时短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时,选择经桡动脉路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穿刺时间和造影时间。

  • 标签: 不同入路 冠状动脉造影 支架植入术 不稳定型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