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特勤人员是军队的建设主力,因此要对其疗养做出正确的健康护理,在 特勤 疗养 中心 内保证军队特勤人员安全疗养特勤 疗养 中心 可以很好的为特勤人员提供一个防御疾病、治疗疾病以及安全疗养的场地,良好的健康交流方式可以更好的优化疗养,因此要创新健康教育方式并在疗养期间进行实践。由于意识到特勤人员健康疗养的重要性,才对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与实践,制定一套完整合理的健康教育政策并加以实施,从而更好的促进特勤人员的健康疗养

  • 标签: 特勤人员 疗养期间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实施疗养护理服务在疗养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疗养员 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疗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化疗养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疗养员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以及睡眠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干预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给予疗养员舒适化的疗养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效提升睡眠质量。

  • 标签: [ ]疗养护理服务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对特勤官兵健康恢复的影响。 方法 任选我中心 90 疗养员 ,均是于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7 月接受健康恢复治疗的特勤官兵,均分中医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中医护理组 45 例应用中医护理,常规护理组 45 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中医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与生存质量评分。 结果 中医护理组满意人数 42 例,满意率 93.33% ,常规护理组满意人数 36 例,满意率 80.00% ,相较于常规护理组,中医护理组患者的满意率更高,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前,两组无显著不同( P>0.05 );干预后,中医护理组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的评分分别为 69.34±7.34 分、 9.77±0.75 分、 4.57±0.85 分、 4.43±0.35 分,常规护理组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的评分分别为 63.34±6.23 分、 7.67±0.56 分、 3.24±0.56 分、 3.56±0.68 分,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而中医护理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更高一些,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中医护理对特勤官兵健康恢复的影响更大,临床医护人员应给予高度重视与广泛利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特勤官兵 健康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疗养因子对 年轻 亚健康患者身体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 20 年 4 月 -20 20 年 5 月在康复疗养中心进行疗养的 60 例 年轻 干部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对象以综合疗养因子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状态。 结果: 显好转,治疗总有效率高达 100% ( 60 / 60 ) ,其中治疗显效 41 例,占总人数的 68.33% ,治疗有效 19 例,占总人数的 31.67% ,治疗前后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对 年轻 亚健康患者进行综合疗养因子治疗疗效明显,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年轻 亚健康者 综合疗养因子 影响
  • 简介:摘要:营养干预以创新的模式、改进干预手段、优化组织流程、提升疗养质量为目标,将个性化疗养路径管理模式应用于军队疗养员保健疗养中,全面提升疗养官兵在疗养期间的获得感和尊崇感,使疗养员满意度得到提高,更好地提高了疗养质量和疗养效果。

  • 标签: 营养干预 疗养路径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是军队日常疗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其在实际疗养工作中所占的比例能够达到70%以上,疗养护理工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与大部分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别,军队疗养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工作的整体观察能力运筹能力及沟通能力。因此,军队疗养护理工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其情绪劳动的重视和提升,随着情绪劳动概念的提出在各级管理及工作开展中的受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 标签: 情绪劳动 军队医疗养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航空事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空勤人员是指在飞行中的航空器上执行任务的人员,主要包括 :飞行员、领航员、通信员、机械师等。他们是特殊的职业群体,在执行任务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因航空职业因素、不良心理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身心疾患而停飞的比例在逐渐增大。结合国内外健康教育专业的进展,通过卫生知识的传播和行为的干预,改变他们的不健康行为,提高住院空勤人员的自我保健能力及健康水平,同时也提高航空护理保障水平。

  • 标签: 空勤人员 健康教育 临床应用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与院内感染控制情况 , 探讨相应对策。方法 二道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对二道区二级以上医院 2018年、 2019年对部分医护人员进行手部采样检测卫生消毒情况 , 分别获得 195份、 197份资料 , 观察手部卫生消毒检测合格情况 , 结合 2018年、 2019年中心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 2019年临床护士合格率均低于临床医生和医技人员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018年总合格率低于 2019年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018年Ⅰ、Ⅱ类环境下合格率与 2019年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018年Ⅲ类环境下合格率低于 2019年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018年、 2019年Ⅲ类环境下合格率均低于Ⅰ类、Ⅱ类环境下的合格率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019年感染率低于 2018年感染率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随着手部消毒合格率的提高 , 院内感染率降低 , 临床护士的手部卫生消毒情况较差 , Ⅲ类环境下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消毒情况较差 , 有必要加强手部卫生消毒 , 特别是临床护士 , 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 标签: 医护人员 手部卫生消毒 院内感染控制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优化发热门诊护理人员配置的实践。方法 调查笔者所在医院发热门诊的基本情况及人力资源状况。具体内容 包括开展工作以来发热门诊量、医务人员设置及构成情况等。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笔者所在医院的基本情况,进行发热门诊服务人员优化配置,对比优化配置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发热门诊护士人员配置存在的问题: 护理人力资源数量不足、护理工作制度专科性不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等。通过针对性优化配置,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结论 笔者所在医院优化发热门诊护理人员配置,对提高医疗质量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优化发热门诊护理人员配置 实践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医院临床科室加强药学专业人员管理对于药品质量管理的提升效果与应用价值。 方法 纳入临床科室药学专业人员参与管理方法实施前后的临床科室药品管理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分析其药品合格率;同时纳入100例病人分析药学人员参与管理前后护患纠纷、投诉情况与满意度。 结果 实施前,药剂的药品合格率为68.00%(68/100); 实施后为93.00%(93/100),P

  • 标签: 药学 临床科室 药房 药品 质量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但是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常成为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因此,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原因,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 标签: 医院感染 手卫生 依从性 提高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我院 重症监护室 3 1 名 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手卫生依从情况的有关原因。 结果: 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普遍不高,各种护理操作的手卫生依从率范围为 58.3~ 84.6%。影响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情况的原因主要为护理工作繁忙、危害性不大、接触无感染患者没有必要、佩戴有手套无需洗手。 结论: 应针对相关 影响因素加强教育,进一步提高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 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理人员 手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 80名精神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评估,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护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倦怠感、主观幸福感及情绪状态者的评估结果,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80名精神科护理人员中重度工作压力者 15名,占 18.75%,不同性别护理人员的重度工作压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护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倦怠感、主观幸福感及情绪状态护理人员的重度工作压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护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倦怠感、主观幸福感及情绪状态均是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 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重,且影响因素较多,应重视对影响因素的干预与调控。

  • 标签: 精神科护理人员 工作压力现状 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探讨如何提高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对放射科提升操作能力和技术能力进行研究。 方法 通过对医院内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放射科业务水平和能力进行 细化考核 , 采取 实际操作以及相应设备的运行和应用 的手段 进行 业务能力考核 ,将放射科从业 医技 人员平均分为自主训练组和专业培训组,自主训练组通过日常放射科器械进行训练,严格要求自身放射影像拍摄质量以及精确度,每日进行总结并定期维护设备。专业培训组通过专业团队对组内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自主训练组训练项目的基础上增加放射器械的运行、保养以及临床影像学知识教学,从而提升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结果 通过统计学分析,自主训练组在一年的训练后业务能力测评平均分为 8.7 分,而专业培训组业务能力测评平均分为 9.6 分,显著高于自主训练组。 结论 医院放射科业务水平以及操作能力的提升,通过专业培训后提升效果明显,影像诊断学内容的学习对于放射科业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定期对医院内放射科从业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维修保养培训以及影像诊断学培训,能够显著提升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

  • 标签: 放射科 专业技术 影像学 业务技术水平 诊断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技术培训的现状,为完善防护技能培训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护理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及技术问卷对拟参加武汉新冠肺炎救治护理工作的护士120人进行调查,了解个人防护知识及技能掌握现状。针对现状采用情景模拟和案例授课的方式进行培训,并对培训后的效果及课程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在防护知识掌握上与培训前差异不明显;在防护相关技术方面掌握情况与培训前差异明显。结论 在开展医院防染相关培训中要改变目前理论授课的单一方式,通过增加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防护技能实际能力。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护知识 情景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员参与分层质量控制管理对内科病区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自我评价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6月我院内科41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管理;将2019年7月-2019年12月我院内科同一批41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接受全员参与分层质量控制管理。统计两组护理人员的心理赋能、自我评价、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护理人员的自主性、工作意义、自我效能感、影响力等心理赋能评分及核心自我评价,均明显比观察组护理人员更低,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健康宣教、风险评估、病区管理、沟通能力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比观察组护理人员更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仅78.33%,而观察组患者高达92.67%(P<0.05)。结论:全员参与分层质量控制管理应用于内科病区,能在显著提高护理人员自我评价、护理工作质量与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获得患者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 标签: 全员参与 分层质量控制管理 内科 护理质量 自我评价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影响涉嫌酒驾人员乙醇含量呼气值与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值差异性的因素。方法 与本地执法部门联合 调查、调研,由执法部门 随机选出本区 3 00名涉嫌酒驾人员为调查对象,分别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和血液监测,呼气和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值均存在差异,回顾其基本资料,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影响呼气和血液乙醇含量检查值差异的因素: 59.2%是吹气和抽血时间差、 8.8%是个体差异、 7.8%是血液样本采集和保存方法、 18.8%是呼气式酒精检测仪、 5.4%是实验室检测条件。结论 涉嫌酒驾人员呼气和血液检测中乙醇含量出现差异的因素较多, 一方面:执法部门 要不断规范执法程序、规范检验流程、增强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另一方面:检验检测机构要适应形势需要配置相应的设备仪器,同时严格执行检测规范。只有两方均做好努力 才能 更有效 提高 涉嫌酒驾鉴定质量,避免因检测值存在差异而出现质疑,最大程度保护当事人权益。

  • 标签: 涉嫌酒驾 乙醇含量呼气值 血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VID-19流行期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相关性。方法:2019年12月-2020年6月,抽取本院讨COVID-19流行期间医护人员100名开展本次研究,对所有的医护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应用焦虑与抑郁自评工具及应对方式问卷调查表,对COVID-19流行期间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经相关工具评价,医护人员的焦虑评分为(32.85±7.67)分、抑郁评分(37.87±8.27)分,均较高于常模,P

  • 标签: COVID-19 流行期间 医护人员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