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诊接待的患者多病情严重,尽快根据患者症状做出诊断及有效抢救,降低病死率,是急诊检分诊的主要目的。为提升救治效果,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预估,给予重症、急症患者优先抢救,更符合现代先进的护理理念。目前国外急诊检分诊技术及操作都已经相当成熟。近年来,我国多地医院均在急诊应用检分诊方式并结合信息化系统,提升患者的护理体验,提升救治效果。本文将着重对急诊检分诊标准进行分析,目前我国急诊诊技术应用还不广泛,难免会出现以下问题:

  • 标签: 急诊 预检分诊 分诊 标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口腔修复治疗中金属桩口腔修复与成纤维桩口腔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 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实施金属桩口腔修复治疗,研究组实施成纤维桩口腔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牙周指数以及修复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牙齿松动度、探诊深度、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均优于对照组,且修复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口腔修复治疗中成纤维桩口腔修复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金属桩口腔修复,能够有效缩短修复时间,提升修复质量,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金属桩 预成纤维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数字乳腺 x线摄影 ,乳房癌的多形态进行分析 ,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 。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5例乳腺癌数字乳腺 x线摄影资料显示 ,数字乳腺 x线摄影 ,乳腺癌的诊断评价价值。 结果 肿块82例, 约 占86.3%, (块 形 63例,占 76.8%,结节形 10例,占 12.2%,不规则形 9例,占 10.9%),肿块 伴 钙化48例,占 50.5%,钙化 53例,占 55.7%,不对称性密度增高伴结构紊乱 67例,占 70.5%,乳头凹陷 48例,占 50.5%,皮肤增厚 18例,占 18.9%, coopers 韧带“牛角征” 13例,占 13.6%,大导管相 7 例,占 7.3%,乳后间隙受侵 23例 24.2%,腋下淋巴结转移 55例,占 57.9%,引流血管增粗迂曲 35例,占 36.8%。 结论 乳腺癌具有多种X线表现,肿块 , 不对称的结构紊乱,恶性钙化 ,肿块与皮肤增厚 ,肿块与血管扩张变形 ,血管扩张和乳头凹陷,皮下脂肪及乳后间隙消失,皮肤增厚,腋下淋巴结转移,因此 ,提高认识和乳腺癌早期确诊鉴别诊断了非常宝贵的。

  • 标签: 乳腺癌 数字乳腺 x线摄影 肿块钙化 乳腺癌的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急诊检分诊结合 综合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的预防 及退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 50例 2017.05.01 至 2017.05.31 期间的急诊高热患儿,将患儿根据急诊顺序分为对照组 25例和观察组 25例。对照组高热患儿经常规的检分诊 ,观察组高热患儿在常规的检分诊结合 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经检分诊、 治疗和综合 护理后的高热惊厥的预防及 退热时间。结果:观察组高热患儿的惊厥发生率为 0 , 退热时间较对照组患儿有明显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儿科急诊检分诊结合 综合护理对预防 小儿高热惊厥以 及缩短 退热时间, 降低高热 惊厥发生率 ,临床应用效果明显。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综合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缺血适应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 103例,依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所有患者分组为 A组( n=52例)和 B组( n=51例)。其中 B组接受常规治疗,而 A组则在 B组的基础上联合实施缺血适应的治疗,并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及脑梗死问题的发生情况。结果:在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方面, A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 B组的治疗效果,而在脑梗死问题的发生情况方面, A组的发生率 7.69%显著低于 B组的发生率 23.53%。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并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为帮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减少受到脑梗死问题的影响,促进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缺血适应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缺血预适应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缺血适应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 103例,依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所有患者分组为 A组( n=52例)和 B组( n=51例)。其中 B组接受常规治疗,而 A组则在 B组的基础上联合实施缺血适应的治疗,并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及脑梗死问题的发生情况。结果:在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方面, A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 B组的治疗效果,而在脑梗死问题的发生情况方面, A组的发生率 7.69%显著低于 B组的发生率 23.53%。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并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为帮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减少受到脑梗死问题的影响,促进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缺血适应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缺血预适应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