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涂片镜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9月-2020年10月期间正常体检人员9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人员均进行血常规检验,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血液分析检测,研究组则实施血涂片镜,观察各组人员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检查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两组对比数据有统计差异性(P<0.05)。结论:血涂片镜在血常规检验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提高阳性检出率,降低疾病误诊率,为临床疾病准确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血涂片镜检 血常规检验 作用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如何控制病情、预防大面积扩散、避免医院感染及有效治疗是临床医学重点探究的问题。对此,本院根据既往医院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经验及新冠肺炎收治、防治要求,在医院门诊部设立了预分诊岗位,主要对来院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展开筛查,从“接诊流程”、“岗位分配和人员培训”及“感染控制”这三个方面来控制疫情发展与扩散,防止出现院内感染现象,以此来确保患者与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新冠病毒 预检分诊 门诊 疫情期间 管理与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细菌培养、涂片镜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01月接受微生物检验的患者200例,全部患者采集标本后均给予细菌培养以及涂片镜,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无菌体液标本合格率为100%,通过细菌培养、涂片镜检查后,阴性100例,阳性10例,符合率为79.13%。痰液标本合格率为80.0%,通过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查后阳性9例,阴性18例,符合率为67.5%。因粪便标本11例菌群数量较高,故在涂片镜后仅可对菌群进行观察,亦可对有无真菌感染现象予以判断,但无法鉴定其病原菌。结论:涂片检验、细菌培养在微生物检验中各有优劣处,联合应用两种检验方式更有利于将检验效果提高。

  • 标签: []细菌培养 涂片镜检 微生物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分诊准确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选2018年12月-2020年6月入我院门诊就诊的94例患者为调查对象,依据就诊日期先后列入两组,即持续改进组(n=47)与参照组(n=47)。门诊预分诊中,持续改进组执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参照组执行常规预分诊。统计两组的门诊预分诊准确率、满意度。结果 门诊预分诊后,参照组的准确率、满意度为76.60%、72.34%,数值均显著低于持续改进组的91.45%、85.11%(P

  • 标签: 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及对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6月到2021年1月期间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中抽取66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对半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33例,对照组危重症患者施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危重症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临床护理效果和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接受了护理安全管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医护人员的病例分析、技术操作、应急能力、舒适护理等质量评分显著更高,且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更高,护理差错、信息不对应、医患纠纷、举报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更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的重要科室,针对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积极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恢复,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质量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物质水平也在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食品安全与人们食用健康的重要手段,食品安全标准则为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约束与规范,但就目前来看,这一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其的执行效率及权威效力,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针对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实践中应用展开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管理 实践应用 思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以及安全护理管理执行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精神病患者若干,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化护理)和实验组(安全管理护理)两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不良行为发生:实验组不良行为发生4例(4.12%),对照组不良行为发生12例(12.37%),(p<0.05)。结论:安全管理措施可提升精神科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建议推广。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安全护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展开干预取得的效果展开探究,了解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对手术室管理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范围主要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手术患者(例数=84例)患者,不同时间段进行管理分为2组,对照组在此研究进行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此手术管理中选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经不同干预后对2组疗效展开比对。结果:2组在满意度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分析中,观察组、对照组数据有差异,2组存有统计学意义(P值范围

  • 标签: 安全隐患自查 护理风险事件 手术室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阐述医院质量管理部门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管理实践,并分析科室质量与安全活动开展的优势和缺点。开展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的优势有:不仅是构建医院质量安全体系的基石、符合登级医院评审的需求,同时还使科室的管理日常化、精细化、模式化,从而提升科室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全院的参与性和团队精神。但科室质量安全管理活动存在内容形式化,缺乏数据支撑,管理方法运用较局限等问题,有待提高。

  • 标签: 科室质量与安全活动 医院 科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建立健全由科室安全领导小组和科室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组成的体系,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重点涵盖患者身份识别、手术安全核查、关键值管理、药品安全、护理技术操作、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等制度。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安全 管理制度 标准化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体检中心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本体检中心从2019年1月开始在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比较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体检各类风险发生率均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前投诉率和满意度分别为5.8%、80.2%,管理后分别为0.8%、99.2%(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保证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体检中心 风险管理 护理岗位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思考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明确指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 本院神经内科在2019/1-2020/1期间接收的患者150例,其中,出现护理安全隐患者是8例,对这8例患者中展开回顾性研究。结果 神经内科患者出现护理安全隐患率是5.33%(8/150),其中,跌倒3例,静脉炎1例,标本错误1例,管路滑脱2例,压疮1例。结论 跌倒、管路滑脱等是经常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需要对其实施针对性安全教育与指导,增强责任护士的安全意识,为增强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带来帮助。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安全隐患 措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