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作者: 张文君
  • 学科: 医药卫生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创建时间:2020-10-12
  • 出处:《航空军医》 2020年第8期
  • 机构:申报年度 2017 项目类别 □农业 V□医疗卫生 □社会发展其他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超声监视下微创松解治疗肌腱末端病的对比研究 项目性质 □V试验研究 □示范 □应用推广 承担单位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 单位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石家浜东路 99号 负责人 张文君 联系电话(手机) 18049823145 联系人 张文君 联系电话(手机) 18049823145 起止时间 2017 年 10 月 至 2019 年 10 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专业学生实施岗位工作任务下护理专业综合实训的运用效果。方法:择取 72名 我院的护理专业学生, 2019年 4月至 2020年 4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利用奇偶 法对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其中分为 36名 。参照组采用 常规实训,实验组予行岗位工作任务下护理专业综合实训,讨论实训前后成绩及实训 情况。结果:( 1)护理专业学生实训前成绩具有一致性, P> 0.05,实验组实训后成绩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 P< 0.05。( 2)实验组贴近临床、系统性、课程间联系、知识应用能力、临床理解能力、责任心比例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岗位工作任务下护理专业综合实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护理专业学生成绩,并提升学生能力水平。

  • 标签: 岗位工作任务 护理专业综合实训 成绩
  • 简介:摘要: 随着医学科技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 手术室护理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技术、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为学生进入手术室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任务教学法”是一种主张“实践 + 理论”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医学人才。因此,通过分析“任务教学法”对《手术室护理》教学的应用意义,以各种教学任务为驱动,提出有效引导学生开展基础护理学习的应用策略。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任务教学法 护理教学 策略
  • 简介:摘要:青少年牙周旋由于患病要素非常繁杂,病情演变速度较快,因此使得诊治存在一定的难题,其中弥漫性的非常危重。

  • 标签: 系统治疗 弥漫型 牙周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骨折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其愈合以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 78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9年 2月 -2019年 12月间,并将此次研究的 7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每组各有 39例的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系统护理,并对两组的骨折愈合有效率以及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有效率以及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骨折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其术后愈合以及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较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系统护理 骨折愈合 关节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 2961 例患者与 22 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事、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护士书写护理文书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技术、服务态度、病房巡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及综合服务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可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有助于改善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提高医护团队的凝聚力。

  • 标签: [ ] 信息化 护理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25 摘要: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字人系统进行目标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可视化、虚拟化的方式,让师生积极参与到目标性教学中,从而强化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在学习时通过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发生的相关因素,而后再加以解决等自主学习过程,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摒除以往传统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以及被动性,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最终教学模式成功转化为以一体化且多层次的基础性知识与专业相结合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本文就利用数字人系统提高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进行综述。

  • 标签: 数字人系统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健康宣教应用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消化内科 2018年 5月 -2020年 5月接收的 64例住院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 32例患者 ,对照组行常规知识宣教护理,观察组添加系统性健康宣教干预,将两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护理后两组对比发现,观察组护理质量、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以及患者依从性均明显提高,护理差错率以及患者感染率均较低,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 P< 0.05)。 结论: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系统性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

  • 标签: 消化内科 系统性健康宣教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罹患眼科全身系统性相关严重危险病症的患者在操作护理时出现的一些护理风险原因进行讨论,整合护理安全管理手段,归纳安全护理的经验。方法:按照潜在的危险严重病症患者在改良初期的预警评分,对于患有眼科全身系统性的相关严重危险病症的患者施行风险评测的操作,患者总数是 40例,应用相关护理风险管理手段。结果:我院收治的 40例患有眼科全身系统性的严重危险病症患者在施行护理期间,没有出现纠纷和护理失误相关状况。结论:针对罹患全身系统性的严重危险病症患者,应用相关护理风险管理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提升护理的效果。

  • 标签: 全身系统性严重危险病症 护理风险管理 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马哈系统应用于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在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5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护理记录与奥马哈系统中问题分类系统和干预措施系统的吻合程度,分析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护理记录在奥马哈问题条目中的应用率,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围术期护理记录与奥马哈系统中问题分类系统和干预措施系统的吻合程度较高;脊柱患者围术期护理记录在奥马哈问题条目中的应用率也很好。护理后患者满意度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应用于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记录的吻合度较高,可作为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患者的标准护理语言。

  • 标签: 奥马哈系统 脊柱结核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使用系统性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60例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分组,研究组行系统性康复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表(SSA)有显著优势,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患者行系统性康复干预,可以迅速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从而保障患者的健康,具有较好预后,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鼻咽癌 吞咽困难 放疗 系统性康复 SSA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疾病 防控期间我院在原有信息系统基础上,整合了互联网医院、人工智能机器人、全程监控系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保障了患者安全。方法 应用互联网医院实现视频面对面诊疗服务,人工智能机器人实现“无接触送物”,以及全程实时监控患者行为及病情变化。结果 系统既能保障患者安全,缓解焦虑的情绪,减少护士反复进入病房的次数,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便捷就医的流程,使医护不再局限在病房内。结论 智能信息化及监控系统节约了医疗防护资源,为职业防护及患者安全提供了保障,为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管理更精细、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智能信息化 监控系统 隔离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6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系统性护理干预 糖尿病肾病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比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应用 B超与 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诊断确诊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孕妇 52例,予以 B超、 MRI检查,对比 B超与 MRI的诊断价值。结果:同 B超 84.62%相比, MRI96.15%检出率高( 2=3.983, P=0.046)。结论:在予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诊断中,应用 MRI检出率高于 B超检出率,在临床诊断中可推荐。

  • 标签: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 B超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在高龄复杂性膝关节骨折中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56例高龄复杂性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两组各 28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将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 KS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如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肢体缩短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7.86%)明显低于对照组( 42.86%) ( P< 0.05);同时察组患者 KSS评分优良率( 78.57%)较对照组( 46.43%)高 (P< 0.05)。结论: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高龄复杂性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较一般传统内固定方法而言,其具有创伤小和固定牢等优点,不仅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同时还大幅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内固定系统 高龄 膝关节骨折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效果影响分析。方法:抽取本院中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间90例实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排列法进行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有45例患者。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实行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长和肛门首次排气以及排便时长。结果:实验组手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长和肛门首次排气以及排便时长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阑尾炎腹腔镜术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老年干部病房高血压患者行系统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方法:本次研究起始时间为2018年1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50名老年干部病房高血压患者进入研究,采用计算机随机抽签法将50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25名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25名患者施以系统化护理干预,命名为观察组,研究于2020年1月结束,分别比较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并于研究结束时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血压控制率方面,观察组为100.00(25/25),对照组则为84.00%(21/25),组间比较(x2=4.3478,p=0.0370);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中出现1不满意案例,总满意度96.00%,而对照组中出现6例护理服务不满意案例,总满意度76.00%,两组对比(x2=4.1528,p=0.041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控制老年干部病房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效果确切,值得推荐。

  • 标签: 老年干部病房 高血压 系统化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