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左室腱索(LeftVentricularFalseTendons,简称LVFT)是起源于原始心脏内肌层的不连接于二尖瓣的纤维条索状组织。近年来,该正常生理变异与心脏杂音、室性早搏的关系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通过对389例健康儿童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测LVFT的流行情况、发生部位,并讨论其与临床的联系。

  • 标签: 左室假腱索 二维超声心动图 健康儿童 正常 二尖瓣 心脏杂音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胎膜早破的产妇100例,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产科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以及死亡率,产妇的产后出血,感染,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护理能力,护理态度,护患关系以及心理护理相比(P

  • 标签: 产科护理干预 胎膜早破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RT-PCR法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出现阳性结果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20年6月15日至2021年6月30日40000例疑似新冠肺炎或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样本进行研究,均应用RT-PCR法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应用成都迈克生物试剂盒首检,对于首检阳性或疑阳性的样本用长沙圣湘生物试剂盒复检,总结阳性样本数量及其原因。结果:40000例样本中初检阳性17例,复检阳性0例,阴性17例,即阳性17例。阳性样本中3例因结果判断失误所致,7例非特异性扩增因素所致,7例核酸污染因素所致的。结论:核酸污染、非特异性扩增、结果判断失误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发生的主要原因,故需进一步完善PCR实验室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规范操作,准确判断结果,以降低核酸检测阳性率,为疫情防控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结果。

  • 标签: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假阳性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膜早破产妇的胎盘病理改变情况,并探讨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月~2020年9月,将我院产科就诊的300例高危产妇纳入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产妇的胎膜早破发病率。根据产妇是否发生胎膜早破将其分为胎膜早破组与无胎膜早破组,比较胎膜早破组与无胎膜早破组的胎盘病理改变情况、妊娠结局。结果:胎膜早破组与无胎膜早破组的绒毛膜羊膜炎、绒毛间质纤维化、间质血管增多、合体结节增多、胎盘梗死发生率比较,胎膜早破组均更高(P

  • 标签: 胎膜早破 胎盘病理改变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胎膜早破产妇焦虑情绪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选取94例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胎膜早破产妇,采用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焦虑情绪、分娩方式。结果:护理前,两组SAS评分对比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方式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胎膜早破的产妇可通过采用心理护理的方式改善产妇焦虑情绪,同时促进其阴道分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胎膜早破 产妇 焦虑情绪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复发性丝酵母阴道炎患者实施硝酸咪康唑栓辅助氟康唑疗效。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复发性丝酵母阴道炎患者66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便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33例的A组与B组,其中A组患者接受单一的硝酸咪康唑栓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氟康唑进行治疗,并分析不同的疗效。结果:治疗有效率,B组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硝酸咪康唑栓 氟康唑 复发性假丝酵母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