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药敏试验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检验中的结果及其耐药性情况。 方法: 对 454 例肺结核患者(涂阳)进行培养,获得结核分枝杆菌 196 株,对该 196 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四种一线药物药敏试验试验方法选择绝对浓度间接法,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对 454 例肺结核患者(涂阳)进行培养获得结核分枝杆菌 196 株,全部鉴定为结核菌(人型);试验结果:共检出耐药菌株 62 株,耐药检出率为 31.63% ( 62/196 ); 48 株耐药菌株来自初治涂阳患者,初治涂阳患者耐药检出率为 27.59% ( 48/174 ) ,14 株耐药菌株来自复治涂阳患者,复治涂阳患者耐药检出率为为 63.64%(14/22 ) 。 62 株耐药菌株中, 14 株异烟肼耐药性, 22 株利福平耐药, 18 株链霉素耐药, 8 株乙胺丁醇耐药,耐药比例分别为 22.58% 、 35.48% 、 29.03% 、 12.90% ; 26 株对 2 种药物具有耐药性, 10 株对 3 种药物具有耐药性, 4 株对 4 种药物具有耐药性。 结论: 通过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对其耐药性进行检测,可指导临床用药,提升肺结核治疗效果。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16份血液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进行常规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观察组进行直接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比检出结果。结果 两组在阳性标本检出率及检出灵敏度方面不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检验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 直接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具有和常规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相同的检出率及灵敏度,且检验时间更短。

  • 标签: [] 细菌鉴定法 药敏试验 血液标本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真菌是一类真核生物,广泛存在土壤、水、空气和有机物中,随着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肿瘤放化疗、体内置管及长期入住ICU病人的增加,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急剧增加,药物治疗是对真菌感染的主要策略,早期合理的抗真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理想的抗真菌药物应具有足够覆盖可能的病原体、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无显著的药物相互作用、给药方便、治疗费用低等特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多烯类、吡咯类、棘白菌素类。

  • 标签: 真菌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绷带镜联合湿房治疗丝状角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住院的丝状角膜炎患者76例,按治疗分组38例。对照组在刮除丝状物使用贝复舒滴眼用凝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绷带镜加功能性湿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3周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VAS评分)和角膜上皮愈合程度(FL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疗效100%(38/38)高于对照组65.8%(2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及3周vas、FL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绷带镜联合湿房 丝状角膜炎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的具体进展,推动临床医药学的可持续发展。深部真菌感染,主要指的是除了表皮、毛发、甲床之外,真菌直接侵犯人类体内的内脏、皮下组织、皮肤角质层、黏膜所致使的感染。这几年来,深部真菌感染的现象与日俱增,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与21世纪以来,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肿瘤化疗、器官移植等等免疫性缺陷的患者数量愈来愈多,以及一部分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等药物的广泛应用有非常大的关系。根据相关研究报道称:在患者接受心肺移植、肝移植、这类手术后,感染深部真菌的人几率要更大。实际上,深部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患者较为严重疾病基础的患者身上,并且一旦发生感染,整体的预后性较差、死亡率非常高。

  • 标签: 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 临床应用 实际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用于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和丝状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数据样本选取我院于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收治的 120例大泡性角膜病变和丝状角膜炎患者 ,并按照随机的原则等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为 60例。对照组选用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佩戴 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进行治疗。在治疗1周后,对临床症状的缓解和角膜上皮创面的愈合状况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比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学( P< 0.05);对比治疗 1周后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丝状角膜炎实验组状况好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学( P< 0.05)。结论:选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大泡性角膜病变和丝状角膜炎进行治疗,能够及早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苦楚,还能有效促进丝状角膜炎患者角膜上皮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ydrophilic soft contact lens in the treatment of bullous keratopathy and filamentous keratitis.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bullous keratopathy and filamentous kerat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60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drug therapy,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ydrophilic soft corneal contact lens on the basis of drug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a week of treatment, the clinical symptoms remission and the healing of corneal epithelial woun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mplete remission rate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 corneal epithelial heal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filamentous keratitis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bullous keratopathy and filamentous keratitis with hydrophilic soft contact lens can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relieve the suffering of the patients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can als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corneal epithelial cells in patients with filamentous keratitis. It should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clinic. [key words] hydrophilic soft corneal contact lens; bullous keratopathy; filamentous keratitis; clinical study 【关键词】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大泡性角膜病变;丝状角膜炎;临床研究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各种导管介入性治疗的深入开展,使得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并延长了住院时间,已引起医学界广泛重视。国内已有过许多关于酵母菌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报道,鉴于正常人呼吸道、肠道、阴道等部位可有酵母菌栖息,住院病人特别是老龄患者的带菌率尤其高。我们自2001年1月-2002年12月对125株来自呼吸道的酵母菌样真菌的种类及药敏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酵母菌感染 呼吸道 药敏分析 患者 临床观察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皮肤真菌、细菌检测皮炎湿疹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48例皮炎湿疹病人,将其划分至观察组,选取同时期的健康病人48例,归于对照组,对两组病人真菌、细菌的监测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皮炎受损位置、健康位置的真菌细菌检出率分别是66.67%(32/48)、33.33%(16/48),前者检出率比后者检出率高,差异较大(P

  • 标签: 真菌 细菌 检测 皮炎湿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微生物及其药敏检测情况。方法:于本院 2006年 4月~ 2007年 4月期间内接收的儿童细菌性腹泻患儿中选取 17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儿均行病原微生物检测以及药敏试验。分析患儿病原微生物构成情况,并对比不同病原微生物的药敏检测结果。结果:①本研究 173例患儿检验结果显示,沙门氏菌 82例、占比 47.40%,致病性大肠杆菌 55例、占比 31.79%,轮状病毒 20例、占比 11.56%,其他病原微生物 16例、占比 9.25%。②上述菌株对于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三嗪、头孢哌酮耐药性较高。结论:沙门氏菌是引起儿童腹泻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原菌,并且耐药性较强,临床治疗中应选取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最大化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儿童细菌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 药敏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细菌检验、药敏检验的使用方法,讨论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接受以上检验后的具体效用。方法:研究在我院泌尿外科患者中选取并执行,且均出现复发性尿路感染,具体时间为2020年5月-2022年5月,研究人员的总数量为200例,依次实行细菌检验与药敏检验,记录过程中各组患者的细菌检验阳性分布概况、细菌耐药情况。结果:阳性筛查中共有58(29.00)例,将该阳性样本实行细菌类型分布探析,分布占比中总例数较多的细菌类型主要集中在大肠埃希菌(40例,68.97)、肺炎克雷伯菌(14例,24.14)中;各个细菌的耐药性分析中,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布占比中较多的药物类型主要集中在氨芐西林(87.33)、庆大霉素(62.11)、青霉素(61.05)、环丙沙星(53.51)中,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布占比中较多的药物类型主要集中在环丙沙星(58.05)、氨芐西林(56.32)、庆大霉素(53.61)、青霉素(52.72)中,粪肠球菌耐药性分布占比中较多的药物类型主要集中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5.41)、阿米卡星(91.51)、环丙沙星(89.62)、氨芐西林(83.11)中。结论:通过细菌检验、药敏检验能够有效检查出疾病的具体病菌类型与耐药性,便于选择合适的药物,对于治疗安全性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 标签: 复发性尿路感染 细菌检验 药敏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本院2019年5月-2021年6月选取的150株病原菌及50株参考菌株为临床标本,完成鉴定结果分析。结果: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微球菌属、链球菌属、肠杆菌属、非发酵糖菌的首选鉴定率均超过90%,对所选菌株首选总鉴定率为94.00%,质控菌株鉴定重复率达到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革兰阳性菌以及格兰阴性菌药敏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7.00%和95.00%,总符合率为96.00%。结论:在细菌鉴定中,应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可在短时间内细菌高效精准鉴定,并对其耐药性完成相对分析,故说明该设备可为临床疾病诊断及抗菌药物分析提供良好数据指导。

  • 标签: 细菌鉴定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 菌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本院2019年5月-2021年6月选取的150株病原菌及50株参考菌株为临床标本,完成鉴定结果分析。结果: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微球菌属、链球菌属、肠杆菌属、非发酵糖菌的首选鉴定率均超过90%,对所选菌株首选总鉴定率为94.00%,质控菌株鉴定重复率达到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革兰阳性菌以及格兰阴性菌药敏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7.00%和95.00%,总符合率为96.00%。结论:在细菌鉴定中,应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可在短时间内细菌高效精准鉴定,并对其耐药性完成相对分析,故说明该设备可为临床疾病诊断及抗菌药物分析提供良好数据指导。

  • 标签: 细菌鉴定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 菌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的表现症状的临床特点以及耐药性的相关研究,从而提出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的治疗措施和方法。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组肺结核患者,人为的随机分组,将人数分为相等的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参照组,进行真菌培养以及药品测试,分析真菌的运行情况和耐药特性。结果: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最高的器官是呼吸道,占比70%,主要表现为真菌的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其各个占比分别为62%、12%、18%。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是收患者年龄、机体素质、住院治疗天数以及治疗措施等要素的影响。本次关于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的送检痰本共500次,病原菌为320株,细菌为240株,真菌为60株;其中60株真菌中包括了40株白色假丝酵母菌,20株霉菌。据研究显示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很多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等药物。结论:肺结核真菌感染者的发病机理在于呼吸道,主要的病因就是因为病原性真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因而在临床治疗时只有选择合适的药物才能切实的降低真菌的抗药性从而提升疗效。

  • 标签: 肺结核患者 真菌感染 临床特点 耐药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的表现症状的临床特点以及耐药性的相关研究,从而提出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的治疗措施和方法。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组肺结核患者,人为的随机分组,将人数分为相等的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参照组,进行真菌培养以及药品测试,分析真菌的运行情况和耐药特性。结果: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最高的器官是呼吸道,占比70%,主要表现为真菌的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其各个占比分别为62%、12%、18%。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是收患者年龄、机体素质、住院治疗天数以及治疗措施等要素的影响。本次关于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的送检痰本共500次,病原菌为320株,细菌为240株,真菌为60株;其中60株真菌中包括了40株白色假丝酵母菌,20株霉菌。据研究显示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很多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等药物。结论:肺结核真菌感染者的发病机理在于呼吸道,主要的病因就是因为病原性真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因而在临床治疗时只有选择合适的药物才能切实的降低真菌的抗药性从而提升疗效。

  • 标签: 肺结核患者 真菌感染 临床特点 耐药性研究
  • 简介:摘要:口腔作为人体消化道的起始点,口腔的卫生、健康等将会影响胃肠道的健康。鹅口疮是婴幼儿人群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真菌感染性口腔疾病,极易引起真菌性胃肠炎。进而对患儿的健康产生更大的威胁,为此,本文将对小儿鹅口疮继发真菌性胃肠炎的临床诊疗研究进行综述,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小儿 鹅口疮 真菌性胃肠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与真菌感染进行相关性探讨,分析真菌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关系,评估真菌感染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学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门诊部就诊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共3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为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n=151例),对照组为无真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n=159例);对每位患者进行真菌变应原和非真菌变应原皮内试验,使用Student-T检验进行两组间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 须发癣菌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中须发癣菌的阳性率显著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与真菌感染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在就诊时需要注意是否由真菌感染引起。本文针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与真菌感染进行相关性探讨,分析了真菌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关系,有助于寻找诱发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真正病原体,为临床门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 标签: 真菌 变态反应 皮肤病 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