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青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特点,同时就常见治疗方案与效果进行探究。方法:纳入我院 2017年 4月至 2019年 7月期间收治的青年高脂血症患者 166例为研究对象,对本组病患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 8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开展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患者开展辛伐他汀治疗,对本组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无特征性症状体征,治疗后两组患者 TG、 LDL-C及 TC等血脂指标均显著降低( P< 0.05),研究组各血脂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多合并不同类型的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变的风险较高,通过药物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脂水平,其中辛伐他汀给药治疗的效果较为满意。

  • 标签: 高脂血症 青年 临床特点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内科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方法 选取 2016年 7月— 2017年 7月在该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 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等临床特点,给予针对性治疗与护理,探讨其临床效果。 结果 采取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后, 200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 99.5%。 结论 对于内科老年患者需结合其生理、心理以及病情特点,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还可优化医院形象,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关 键 词】神经内科;老年患者;临床特点;护理干预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40 例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对其 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本组 40 例 患者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为( 80.10±10.90 ) min ,术中出血量为( 90.03±10.60 ) ml ,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为( 7.20±1.30 ) d ,随访 6 ~ 10 个月 ,未见无复发。 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特点较为独特,治疗时需结合肿瘤性质、位置、临床表现等进行针对性治疗。

  • 标签: [ ]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特点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 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特点。 方法: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本院收治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观察组)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对照组)各 61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结果:观察组中具有腹痛、黄疸、肝肿大等临床表现的患者比对照组多 ( P<0.05 )。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总胆固醇、谷氨酰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水平比对照组高(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胆结石、胰腺炎)发生率比对照组大( P<0.05 )。 结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点相较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更为显著,患者的预后更差,应及时诊断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酒精性肝硬化 肝炎后肝硬化 临床特点 腹痛 血尿酸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特点和合理用药方法。方法:本研究收集 2015年 1月 -2018年 1月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共 80例,根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对 8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病例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给药途径、药品类型、症状表现、不良反应转归情况等等。 结果:80例患者, >60岁占比为 28例, 40-59岁占比 24例, 18-39岁占比 16例, 18岁以下 12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24h病例占比为 4例, 1-24h病例占比为 8例, 0.5-1h病例占比为 8例, <0.5h病例占比为 60例。给药途径:静脉滴注病例占比 64例,口服病例占比 16例,外用病例占比 0例。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类型:红花注射液 20例,舒血宁注射液 10例,丹参注射液 10例,参麦注射液 5例,注射用血塞通 5例,肺炎合剂 20例,其他 10例。全部患者停止用药以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自行消失。 结论:中药注射剂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必须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管理,从而提高用药安全程度。

  • 标签: 中药制剂 不良反应 药房管理 合理用药 用药禁忌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 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特点。 方法: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本院收治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观察组)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对照组)各 61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结果:观察组中具有腹痛、黄疸、肝肿大等临床表现的患者比对照组多 ( P<0.05 )。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总胆固醇、谷氨酰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水平比对照组高(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胆结石、胰腺炎)发生率比对照组大( P<0.05 )。 结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点相较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更为显著,患者的预后更差,应及时诊断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酒精性肝硬化 肝炎后肝硬化 临床特点 腹痛 血尿酸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我院 2017年 12月至 2019年 4月接诊接收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40例,介入时并未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观察组 46例,介入治疗时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依据患者病情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者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照组为( 13.8±3.9) d,长于观察组的( 10.2±2.1) d,检验两组数据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两组患者 CK-MB达到峰值时间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检验两组患者各项数据 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检验 P<0.05,区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患者预后,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急诊介入治疗 再灌注心律失常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为颈肩腰腿痛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点和作用。方法:将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5月我院治疗的 114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开展本次研究。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有明显下降,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 P< 0.05)。结论:对颈肩腰腿痛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作用明显,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升肢体功能。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颈肩腰腿痛 特点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 CT、 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 方法:将在2016年 2月 ~2017年 3月入住我院并经医生诊断疑似为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48例病人自由组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利用常规 CT诊断,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使用 CT诊断治疗的基础上加以 MRI辅助检查。经检查后,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使用CT治疗的基础上加以 MRI辅助诊断后所取得的检查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CT结合 MRI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原发性脑淋巴瘤的诊断 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原发性脑淋巴瘤 CT MRI 影像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疼痛与内异症病灶特点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 妇科 2016年 1月 -2019年 1月住院行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治疗且病理明确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300例 ,回顾性分析异位症病灶特点与盆腔疼痛的关系。结果: 盆腔疼痛与内异症病灶的部位 ,类型 ,侵润深度以及是否有盆腔粘连有关系。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尤其是位于深部的病灶、浸润的程度、类型以及盆腔粘连是引起盆腔疼痛的重要因素 ,故手术应尽量切除所有病灶 ,特别是深部结节病灶、尽量松解粘连组织。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灶特点 盆腔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 对精神病急诊患者住院流程进行分析 研究 ,以完善院内护理转运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某医院 201 8 年 1 ~ 12 月登记在册的 143 例精神病急诊患者的安全护理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精神病急诊患者办理住院流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者 81 例,约占总急诊人数的 57% 。因此完善院内转运流程,提高科室间的分工合作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结论:精神病急诊患者办理住院流程中的安全护理是急诊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急诊室接诊、院内转运两个环节中的安全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精神病 专科医院 急诊科 就诊 患者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 对精神病急诊患者住院流程进行分析 研究 ,以完善院内护理转运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某医院 201 8 年 1 ~ 12 月登记在册的 143 例精神病急诊患者的安全护理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精神病急诊患者办理住院流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者 81 例,约占总急诊人数的 57% 。因此完善院内转运流程,提高科室间的分工合作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结论:精神病急诊患者办理住院流程中的安全护理是急诊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急诊室接诊、院内转运两个环节中的安全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精神病 专科医院 急诊科 就诊 患者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临床输血管理中血库的临床价值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 2015 年 8 月至 2017 年 6 月临床输血实际情况,整理我院用血成分、用血量以及在输血过程中不良反应时间的发生情况。结果在临床输血管理后,我院用血成分、用血量均得到明显增加;血液使用率下降; 2017 年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 2015 年与 2016 年,差异较大( P<0.05 ),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血库不断加强与完善临床输血管理机制,不仅能够减少输血期间不良反应时间的发生,还能提升临床输血的质量。

  • 标签: 临床输血管理 血库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临床检验工作的开展能够对其他临床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与参考,这对于确保临床医疗工作的科学性而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临床检验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提升临床检验管理工作质量为出发点,对临床检验管理工作、临床检验管理规范、临床检验管理资历认证与准入制度的现状以及对策作出了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 ]临床检验; 管理现状;管理对策    在医疗工作中,临床检验能够为临床医疗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参考,并能够发挥出临床检验质量、疾病预防、对疾病演变做出认知以及对患者健康做出监测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临床检验管理工作中,仍旧有一些问题有待得到解决,而对临床检验管理工作的现状、问题作出认识并有针对性的探索相关策略,无论是对于临床检验水平的提高还是对于临床检验学科的发展而言都具有着重要意义。     1.检验科管理现状与管理对策    临床检验科是负责临床检验工作的重要部门。临床检验科管理工作包括临床检验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方法的管理、工作设备的管理、安全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等。在当前的临床检验科管理工作中,由于一些医院将经济效益当做对实验室工作做出评价的主要标准,因此这些医院中的临床检验科往往将经济效益以及硬件建设放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位置,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管理。事实上,质量管理应当是检验科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从检验科室管理观念入手来对检验科管理工作做出优化,即引导检验科工作人员将质量管理、工作方法的优化、工作设备的完善与经济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避免因为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医疗质量,同时避免因为忽略医疗质量而产生更加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检验科室管理质量需求与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检验科室管理工作中,室间质量评价与室内质量评价已经在众多医院中普遍实行,在此方面,临床检验管理部门应当重视各项工作与措施的落实,从标本采集、标本检测等众多方面入手来对操作规程做出完善以做好检验项目管理,从而实现临床检验科室的制度化管理并为检验科室中检验工作与管理工作的优化构建基础。     2.临床检验管理规范现状与对策    在当前一些医院的临床检验管理工作中,并没有相对统一的管理规范,相关管理规范的欠缺则让临床检验管理工作过分依赖于临床检验科室的高层管理人员,这让临床检验科的领导人所具有的管理能力以及业务能力成为了实验室管理成效的决定性因素,如果领导人具有着较强的综合素质,则临床检验管理工作则可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否则临床管理工作则会出现各类问题。因此,全行业中参差不齐的整体水平,对临床检验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以及临床检验学科建设工作产生了制约作用,这决定了构建统一的临床检验管理规范对于规范临床检验管理工作而言十分必要。     3.临床检验资质认证现状与对策    临床检验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临床检验管理工作需要具有着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实践管理工作中,临床检验资历认证工作并没有得到严格的控制。在一些医疗单位与科研单位的临床检验管理工作中,临床检验实验室在设置方面与开放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其中不仅一些基层的医疗单位在设置临床检验实验室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并且一些个体诊所或者药店也都私自进行检验项目的开设,这些行为不仅是医疗秩序以及医疗市场产生了混乱现象,而且也为社会大众的安全健康和医疗单位的安全管理与规范管理等工作制造了隐患。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医疗行业以及社会大众的重视,并通过严格资质认证来对临床实验室的设置进行了审查与监督,但是事实上,许多不合格、不规范的临床实验室并不在相关行政管理的管理范围之内,对于这种情况,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疗行业组织需要构建规范性的审查与监督办法,并通过落实严格的资质准入制度来确保新项目以及新技术的规范性,从而为临床检验工作水平的提高构建保障。     4.临床检验工作人员准入机制现状与对策    另外,临床检验工作不仅和临床医学具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具有着技术性以及专业性的特点,因此,临床检验工作对临床检验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临床检验工作的开展中,不仅要求工作者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水平,同时要求临床检验工作者具备较高的理论应用水平与实践能力。因此医疗单位需要不断强化在职临床检验工作者的继续教育,来实现临床检验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提升。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分析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与临床路径联合后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从本国某医学院随机抽取两组本科临床见习生,每组 40 人,共 80 人, A 组采用 PBL 教学模式联合临床路径进行教学, B 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一段时间后将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对照,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对两种教学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学生成绩都没有不及格,但接受 PBL 教学模式联合临床路径教学方式的学生平均成绩高于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的学生的平均成绩,并且 A 组见习生 84.6% 都表示对此种教学模式很满意,而 B 组只有 46.5% 的见习生表示喜爱传统教学模式。结论: PBL 教学模式联合临床路径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效果较好,并受到大多数学生的欢迎。

  • 标签: PBL 教学模式 联合临床路径 肝胆外科 临床教学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 分析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我院 1268 例异位妊娠中 56 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资料。结果 : 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频率为 5.3 %,平均发病年龄 32.7 岁。前次异位妊娠行输卵管切除术者,重复异位妊娠发生在对侧的占 90% ,而行保守性治疗者,发生在原患侧的占 69.2% ,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 < 0.05 ) 。 结论 : 盆腔粘连、输卵管炎以及首次异位妊娠的治疗方式是重复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 , 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生育要求 , 患侧及对侧输卵管情况等决定 。

  • 标签: 重复异位妊娠 盆腔粘连 输卵管炎 治疗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本地区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年7月至2008年9月泌尿系感染病原菌128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特殊耐药株如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高耐庆大霉素肠球菌(HLAR),EsBLS细菌进行检测。结果 分离数在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检出率为产EsBLS细菌(25.3%),MRS(76.9%)和HLAR(63.6%),未发现VRE菌株。大肠埃希氏菌对亚安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吡肟、丁胺卡那敏感性较好。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敏感性较好。结论 大肠埃希菌为本地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但球菌感染的比例升高,致病菌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