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7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根据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参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实施积极对症治疗,参照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完成护理后应用FMA量表、ESS量表及ADL量表评测两组患者各项功能康复情况,并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评测,两组患者FMA评分、ESS评分及ADL评分均得到改善,康复组改善幅度更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康复组护理满意度为97.4%,和参照组的89.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实践意义重大。

  • 标签: 康复护理 急性脑梗塞 肢体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方案治疗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6例痹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追风除湿药酒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痹症症状消失时间、治疗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方案治疗痹症显著,复发率低,安全有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医辨证 痹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栓降脂胶囊辅助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5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和胞磷胆碱钠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中药剂型抗栓降脂胶囊。治疗前和治疗后28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28天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和凝血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应用抗栓降脂胶囊辅助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无副作用。

  • 标签: 抗栓降脂胶囊 脑梗死 恢复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美多巴治疗,治疗组采用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运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UPD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特别是治疗第8周后变化更加显著,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晚期帕金森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帕金森综合征 普拉克索 美多巴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用于急诊换药室的管理。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换药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4年4月-2016年6月期间,并将急诊换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将两组患者管理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急诊换药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27.50%(P<0.05)。结论PDCA循环用于急诊换药室具有良好的管理效果,能有效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

  • 标签: PDCA循环 急诊换药室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性鼻炎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64例应性鼻炎患者采取抗组胺H1和H2残受体阻断剂、类固醇激素治疗的资料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4例应性鼻炎患者经治疗,治愈5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3%。结论尽可能避免过敏原,正确使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适当使用减充血剂。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 类固醇激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3例面先露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对我科3例面先露分娩方式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例,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术。无子宫破裂及产后出血。结论阴道检查是确诊面先露最可靠的办法,但必须查清楚胎儿颏的方位,以便决定分娩方式。

  • 标签: 面先露 分娩方式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药品效期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的方式进行药品效期的管理,对药品效期管理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制定合理的计划,对药品效期管理的步骤改进。结果在进行药品效期管理的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的原则,可以有效的对药品的有效期进行控制,促进了药品的安全管理。结论在进行药品效期管理的过程中,充分采用PDCA原则,可以科学的完善药品效期管理。

  • 标签: PDCA循环 药品效期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雷他定片治疗应性鼻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我院治疗的应性鼻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氯雷他定片治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应性鼻炎方面,应用氯雷他定片治疗比应用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有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氯雷他定片 治疗 变应性鼻炎 效果
  • 简介:摘要Rs3pe综合征发病率较低,发病人群多为老年人,总结近4年我科收治的16例病例,根据疾病特点,运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诊断,实施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评估,达到了预期目标。将相关护理经验进行总结。

  • 标签: Rrs3pe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摇头丸依赖者成瘾动机分析、心理状况与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对自愿住院戒毒的120例摇头丸依赖者进行吸毒动机、人格特征和症状分布的调查。结果摇头丸依赖者多以闲暇无聊时好奇和受诱惑而吸毒;性格外倾、情绪不稳、自控力差和责任感差;成瘾后SCL-90示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性和偏执表现较严重。结论护理上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创建良好的支持体系。

  • 标签: 摇头丸依赖 戒断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PDCA循环和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总评分和满意率分别为(93.5±2.6)分、94.0%;对照组护理质量总评分和满意率分别为(79.8±3.2)分、8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到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优质护理服务 PDCA循环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保证输液质量,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方法,选定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结果通过全员参与该项活动,使静脉药物调配过程中的差错率降低到2‰。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对降低差错,确保安全医疗效果显著,同时也增强了药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药师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

  • 标签: PDCA循环法 静脉配液中心 降低 差错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以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脏外科113例接受CPB心脏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发生AKI进行分组研究,应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影响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113例患者平均年龄(49.6±16.8)岁,其中合并糖尿病11例(9.7%);高血压30例(26.5%);贫血8例(7.1%)。术后共20例发生AKI,总发生率为17.7%,其中术后48h内诊断的AKI和术后48h至7d内诊断的AKI的构成比分别为95%和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增多等因素与患者术后发生AKI相关。结论AKI是接受CPB心脏手术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改善患者围手术期心、肾功能,减少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减少输血量,维持术后循环稳定可以降低CPB心脏手术后AKI发生。

  • 标签: 体外循环手术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在国家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出入院护理和延续性护理是改善服务的重点,脑梗塞患者出院后的长期照顾和护理是目前延续性照顾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的情况是患者出院的准备服务存在单一性和片面性,所以本文以提高出院准备服务完备率为目标,以PDCA循环为基础,通过寻找问题,制定计划,具体实施和效果反馈,提高出院准备的完备率,达到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目的,最后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围手期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采取体位循环心脏手术治疗的186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统计出现的并发症,并总结相关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186例患者中共1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3例急性肾损伤、2例鱼精蛋白过敏、5例消化道出血、3例脑部并发症、3例胃肠道紊乱,采取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均好转,未见死亡病例出现。结论临床上应充分重视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治疗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针对其并发症采取对应治疗和护理,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体位循环 围手术期 并发症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利普刀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0例宫颈上皮内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利普刀手术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病理变化。结果研究组治愈率高达92.4%;对照组治愈率为7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普刀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冷刀宫颈锥切术,它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治愈率高的优势,值得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利普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胃镜活检病理诊断应用于上皮内瘤高级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2016年10月份于我院进行诊治的75例上皮内瘤高级别的患者,全部患者都采取胃镜活检诊断,把术后病理切片的检查作为对照,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胃镜活检的检查结果和术后的病理切片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不够显著,P>0.05;75例患者都没有出现大出血或是其他的并发症。结论将胃镜活检病理诊断应用于上皮内瘤高级别诊断中,其诊断效果比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胃镜活检 病理诊断 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PDCA循环运用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急诊患者60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PDCA循环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急救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将PDCA循环运用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

  • 标签: 院前急救 PDCA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