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孕妇在产前行免疫项目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8例预产期妇女,利用随机数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行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59例,在观察组的基础上予以免疫项目检查,将两组妇女的高危妊娠发生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妇女均出现了高危妊娠状况,观察组依据免疫检验结果及时实施了干预,最终观察组出现高危妊娠的概率为6.78%,远低于对照组的23.7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产前进行免疫项目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导致高危妊娠的因素,并能够及时实施干预、控制,从而减少对母婴的危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产前检查 免疫项目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生化检验工作中溶血现象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其防范措施。方法筛选38例因健康体检、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进入我院的受检对象,提取其血样标本后,将其置入两个相同试管内,使A试管内样品处于溶血状态,B试管内正常样品则予以妥善管理,对其展开检验,观察其检验结果。结果A组ALT值(59.49±3.20)U/L,B组(43.06±2.40)U/L,(P<0.05);给予两组样品各检验指标展开比较,(P<0.05)。结论生化检验工作中,如果有溶血样本出现,就会对检验结果精准性带来不利影响,所以要重视防范工作。

  • 标签: 生化检验 精准性 溶血标本 防范措施 不良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200例观察对象,一组为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一组为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观察对象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AFU、ADA、GLDH、PAB、NAG、LAP、ASTm,与对照组相比,AFU、ADA、GLDH、NAG、LAP、ASTm均高于对照组,但PAB检测结果有所降低,P<0.05。结论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研究。

  • 标签: 生化检验项目 诊断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者体检项目漏检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对2500份体检报告进行体检项目漏检统计,同时,通过电话采访或网络咨询的方式了解漏检者出现体检项目漏检的原因。结果通过对2500份体检报告进行体检项目漏检统计和分析可知,总共有893份体检报告存在漏检项目,占到总数的35.72%(893/2500)。在所有漏检项目中心电图漏检的概率最大,达到22.51%;大便常规漏检的概率最小,为5.82%,得出以下漏检原因体检意识薄弱、轻视手工检、害怕查出问题、工作忙怕麻烦体检服务不满意,体检意识薄弱的总人数达到了236(名),占到总数的26.43%。结论为了减少或者是避免出现漏检的情况,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内容第一,加强对体检重要性的宣传;第二,对体检者的个人隐私给予必要的保护;第三,优化医院的体检环境;第四,优化体检流程设计为工作繁忙者提供人性化的体检服务。

  • 标签: 健康体检 体检项目 漏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检验的35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甲组;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肝硬化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乙组。对这35例健康者与35例肝硬化疾病患者进行检验,观察并分析两组受检者的检验结果。结果经过检验后,甲组健康者的AST值、TBIL值、ALB值、CRP值、ACE值均低于乙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甲组健康者的A/G比值高于乙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疾病进行生化检验项目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是否患有该疾病,以及观察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为肝硬化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利于患者及时治疗。推广使用的价值较大。

  • 标签: 生化检验项目 诊断 肝硬化疾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测项目的应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观察对象(2015年10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观察组(尿路感染者),各60例,对比两组联合检测及单项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WBC>25个/uL为75.00%、NIT阳性率为58.33%、LEU阳性率为81.67%、三项并联阳性率为75.00%、三项串联阳性率为46.67%,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对尿路感染患者采取尿常规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研究。

  • 标签: 尿路感染 诊断 尿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方法择选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所收治的4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并在同期内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检验相同的生化项目,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经生化检验指标结果得出,对照组患者的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和直接胆红素的生化检验指标要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的这五项指标均超出了正常范围,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白蛋白和胆碱酯酶这两项指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与正常范围相比明显更低,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硬化疾病患者开展各项生化检验能够进一步提高病症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几率,使患者尽早得到针对性治疗,减少生命风险,促进疾病康复进展。

  • 标签: 肝硬化 生化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疾病采用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86例肝硬化疾病患者(2015年5月12日—2016年5月12日)设置为实验组,另同期收集86例健康体检者设置为常规组,对两组受检者均给予生化检验项目检测,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比常规组,实验组的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均明显较高,P<0.05,实验组的胆碱酯酶、总蛋白、白蛋白检测值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疾病患者来说,进行生化检验项目检查的意义重大,其各项生化指标相比正常人群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相应的依据。

  • 标签: 生化检验 肝硬化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生化检验项目应用于肝硬化患者中西医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12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生化检验。观察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血蛋白、总蛋白、碱性磷酸酶、胆碱酯酶和丙氨酸、天冬氨酸等氨基转移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检验项目应用于肝硬化患者中西医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即能详细监测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并能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生化检验 肝硬化 中西医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科免疫室定性ELISA项目室内质量控制失控的原因,找出失控的关键少数和次要多数的因素,为提高室内质量控制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帕累托图分析法对我科免疫室2015年1—2016年12月的失控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分析免疫室ELISA项目每个月产生失控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进行人为干预。结论通过帕累托图分析法可找出免疫室ELISA项目室内失控的主要原因,为室内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提供信息和依据。

  • 标签: 帕累托图分析法 ELISA 室内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细胞亚群及与血常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和40例确定无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健康体检儿童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标进行对比,并分析与血常规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儿童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异常(P<0.01);观察组儿童淋巴细胞中CD3+CD8+所占百分比与HB计数水平均呈正相关,CD3+CD4+/CD3+CD8+与HB,WBC,N计数水平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AA患儿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细胞免疫系统异常,且与部分同期血常规检测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淋巴细胞亚群 血常规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