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技术在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监督中的应用方法和作用。方法应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对我区的群众生活饮用水进行卫生筛查和监督管理,分析危害饮用水卫生的因素,确定饮用水卫生的质量关键控制点以及标准和方法。结果在对我区的若干供水单位和饮用水处理中心进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分析后,阐述了危害饮用水卫生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关键控制点。结论日常生活饮用水的生产及运输过程中的危害因素极多,而应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技术能够明显消除此类危害因素,有助于保证饮用水的卫生治疗,从而提高我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技术 生活饮用水 卫生监督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医疗临床用血量逐年大幅度增加,血液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结构性、季节性血液供应紧张现象时有发生。面对无偿献血事业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破解“血荒”困局,必须要做到开源与节流并重。既要坚持政府主导、突出舆论宣传、开展优质服务、倡导互助献血,切实加强无偿献血工作,采集更多血液,又要推广临床输血科学知识,开展临床输血指导,提高输血技术水平,节约血液资源。

  • 标签: 临床供血 无偿献血 献血宣传 献血服务 互助献血 合理用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随机选取大化县儿童90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问卷调查、入户调查形式,展开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大化县儿童办卡率为99.89%,办证率为98.00%,平均接种率为93.35%。城镇儿童接种率高于农村儿童(P<0.05)。3~4岁龄儿童平均接种率最低(P<0.05),1~2岁龄儿童平均接种率最高(P<0.05)。各种疫苗的及时接种率明显低于接种率(P<0.05)。结论大化县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处于较高水平,然而目前农村儿童的接种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各种疫苗的接种率虽较高,但及时接种率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应对这一问题给予重视,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儿童家长及时带儿童接种各种疫苗。

  • 标签: 儿童免疫规划 疫苗接种 调查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满足手外科住院患者对工伤知识的需求,探讨个案管理技术对工伤康复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从而帮助患者减轻精神压力,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现对工伤致骨折后患者在伤后所出现的共有的典型心理,实施个案管理小组护理,对个案管理的对象分类和问题症状进行评估和分析,执行、效果评价。结果护士开展个案管理是降低了手外科工伤患者焦虑恐惧情况,说明个案管理技术是可以应用于工伤患者这一个案护理过程中的。

  • 标签: 个案管理 工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四维CT(4D-CT)和主动呼吸控制技术(ABC)用于肺部放射呼吸管理的差异。方法选取20例肺部放射治疗患者施行呼吸运动管理,采用四维CT和主动呼吸控制技术的患者各10例。利用这两种技术分别计算PGTV/GTV,即计划靶区体积(PGTV)和静态大体肿瘤体积(GTV)的比值,对两种技术的照射靶区、计划时间、定位时间及治疗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探讨不同呼吸管理技术的适应症。结果四维CT和主动呼吸控制技术的PGTV/GTV值分别为3.08±1.19、1.94±0.42,以上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维CT技术的定位时间及照射时间均显著短于主动呼吸控制技术(P<0.05);这两种技术得出的计划时间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在患者客观缓解率方面,使用主动呼吸控制技术为60.0%,使用四维CT为50.0%,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几率均为30.0%,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维CT技术节省时间且耐受性较好,在对肿瘤体积较小的患者进行呼吸管理时尤为适用;主动呼吸控制技术的照射体积比较小,适用于对体力较好的患者进行呼吸管理

  • 标签: 四维CT 主动呼吸控制 肺部放射呼吸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病区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的主体,提高护士长的素质是改善护理管理的保证,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加入WTO,在世界经济冲击我国卫生体系的浪潮下,护士长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转变观念、适应角色,具备多元意识,具备较强的非权力影响力,具备良好的综合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注重情商培养,注重人性化管理,注重绩效评效,注重下属业务素质的提高,重视质控管理等方面就新形势下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及护理管理技巧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素质 护理管理 技巧 角色 情商 人本原理
  • 简介:摘要柔性护理的理念是与刚性护理相对,是在护理中加入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目的研究柔性管理的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和意义,为今后的急诊护理的柔性管理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选取39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的对象,对他们进行柔性管理一段时间后就,通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实施柔性护理后的护理人员的自我评价认为,柔性管理的理念更加容易的被接受,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更加容易的沟通,他们的护理工作得到了肯定、团队的协作和人际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结论将柔性管理引入到急诊护理的管理工作中,可以给急诊护理工作的管理提供指导,进一步的调整和改善现行的急诊护理的管理模式,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急诊护理的管理意义重大。

  • 标签: 柔性管理 急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3年9月起在急诊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内容,总结其护理方案并总结临床效果。结果近2年内62例风险事件中属护理差错的12例,风险不等于差错,而沟通问题、用药错误、标本送检、护理记录等是较为常见的护理风险。结论综上所述,急诊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强化护士风险意识教育,增强风险意识是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急诊护理 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专科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细节管理,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实施细节管理后,研究组的健康宣教、护理工作态度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 标签: 细节管理 神经内科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患者及家属急躁,紧张的心情,要注意防范和解决护理纠纷,维护患者权益,密切护患关系,不断加强病房的安全管理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探索安全管理措施和对策。本文结合我院外科病房发生的护理纠纷情况进行分析。

  • 标签: 外科病房 护理纠纷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门诊药房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窗口,其管理水平是医院整体管理能力的直接表现。因此,加强门诊药房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每个药剂人员应尽的职责。医院药房管理的好坏直接关乎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也直接影响医院经济效益和医疗安全为了探索门诊药房管理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门诊药房管理的一些策略。

  • 标签: 门诊 药房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研究消毒应用中心运用层级管理模式后,其所产生的护理管理效果情况。方法将我院现有护理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1月~12月采用传统的排班管理(设为对照组);2015年1月~12月,采用层级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无菌物品、消毒物品、清洗、包装等质量指标,调查我院各科室对本中心的满意程度,将两组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各科室对本中心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94.33%>对照组82.67%,P均<0.05,统计学差异有意义。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自实施层级管理以来,护理管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且获得了各科室的好评,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管理 层级管理模式 质量指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外科外科收治的92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7.39%),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95.42±4.22)分、(87.31±5.06)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质量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与医院整体护理水平,促进其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外科 护理管理 人性化管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和效果。方法在医院基本标识的基础上根据各科室的特点和需求制作各类标识,包括独立标识、组合标识、仪器标识、药物标识等,并将各类标识应用于心内科临床护理管理,分析比较标识前后心内科护理管理中患者特殊病情的观察情况、特殊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仪器使用情况。结果标识后患者特殊病情的观察全面性、特殊要求使用准确性以及仪器清点所需时间和仪器导线完好配合率等情况明显优于标识前,且标识前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学意义。结论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管理有利于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标识 专科化管理 心内科 实践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应用于脑梗塞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防范或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可能引起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学习,提高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都有所提高。结论将风险管理机制应用于脑梗塞病人护理质量控制中,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保障病人的安全及医疗护理服务安全,从而使护理质量较前有很大的提高。

  • 标签: 脑梗塞 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职业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应用。实现体检系统与医院LIS、PCS系统的无缝链接的问题。我院“职业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具有支持“一站式体检”、支持多种体检类别、全面覆盖业务的特点。使用后效果良好,提高了服务质量。强化了管理手段,节省成本增加效益。

  • 标签: 职业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人性化管理和层级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于2012年1月~2014年2月这一期间对试点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其中,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视为观察组,给予人性化管理,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视为对照组,给予层级管理,并比较患者对两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对观察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差异较大,P<0.05。结论与层级管理相比,人性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更高,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层级管理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于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选取50名护理人员进行分组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名。其中对照组的护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的护士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实施护理之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的患者总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的患者总满意度68.00,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分层级的护理管理模式,可以使医院的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并且增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值得医院广泛使用。

  • 标签: 护理管理 分层级管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药房药品的管理经验进行探讨,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结合药房药品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药品的调配、发放、储存等各个环节,归纳管理体会。结果完善的药房管理,为提高药品服务,提供更好的保障。

  • 标签: 药品管理 归纳总结 管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