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胫骨骨折患者共72例,按照患者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给予苏州吉美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交锁髓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44%,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5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苏州吉美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交锁髓内固定治疗中效果显著优于外固定支架手段,患者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康复更快,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 标签: 交锁髓内钉固定 外固定支架 胫骨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ixion膨胀髓内钉在肱骨中段骨折中的应用价值与技术特点。方法抽取2006年1月至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1例肱骨中段骨折患者,均采用可膨胀髓内固定,术后评定预后及患肢肩肘关节功能。结果该组患者经术后3~11月随访,可膨胀髓内固定方式患者均一期愈合,根据肩关节UCLA评分及肘关节Mayo评分该组患者预后优良率达88.9%。结论Fixion膨胀髓内内固定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关节功能锻炼早,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理想的肱骨中段骨折外科手术方式。

  • 标签: 肱骨中段骨折 Fixion膨胀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改良Gamma髓内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手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2月使用改良Gamma髓内固定治疗1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采用闭合穿,小切口复位。结果本组中10例随访6~18个月,优9例,良1例,优良率100%。股骨粗隆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约11月,骨折愈合率达到100%,无髋内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Gamma髓内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接受髓内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以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0月所收治的62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以髓内为治疗方法,在患者治疗期间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62例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通过对患者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术后出现便秘、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人数减少,且术后随访的6~18个月中,所有患者无一出现静脉血栓、感染以及异位骨化等症状。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表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再得到临床护理之后,术后并发症的现象减少,且髓内的治疗效果也得到显著提高。

  • 标签: 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带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在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带锁髓内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48h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0)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20)30.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带锁髓内治疗方案,有利于减少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锁定钢板内固定 带锁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逆行交锁髓内技术对患有股骨远端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股骨远端骨折疾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动力踝螺钉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采用逆行交锁髓内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骨折疾病住院治疗总时间和术后股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骨折手术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股骨远端骨折疾病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逆行交锁髓内技术对患有股骨远端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逆行交锁髓内钉 股骨远端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中医联合交锁髓内治疗胫骨骨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胫骨骨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交锁髓内方法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中医联合交锁髓内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其治愈30例、治愈率75.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4例、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察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其无效1例、无效率2.5%,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例、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联合交锁髓内治疗胫骨骨伤具有较好的临床愈合率,患者治疗后恢复较好,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胫骨骨伤 交锁髓内钉 中医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内联合钢板在胫骨关节外骨不连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36例胫骨关节外骨不连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钢板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髓内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HSS评分以及踝关节Baied-jackso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关节骨不连患者在钢板治疗基础上联合髓内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髓内钉 钢板 胫骨关节外骨不连 治疗效果
  • 简介:(浙江宁波市鄞州区鄞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宁波315151)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采用交锁髓内针固定进行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男59例,女34例,年龄分布为37.5±12.7岁。闭合性骨折为57例,开放性骨折为36例。受伤后至手术时间为7.1±3.7d,分布为8h到16d。交通伤为64例,高处坠落伤为16,运动致伤为10例,摔伤为3例。结果随访时间为8~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3.4±6.7月,骨性愈合为87例,3例为延期愈合,3例为骨不连,优为51例,良为37例,中为4例,差为1例。优良率为94.62%。3例延期愈合的患者二期清理骨折端软组织和进行自体植骨后半年均愈合。骨不连患者经把针后再采用扩髓闭合穿针治疗后8个月均痊愈。结论采用交锁髓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 标签: 交锁髓内钉固定 股骨干骨折 疗效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19-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针(TEN)应用于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股骨干骨折患儿,均采用闭合或者小切口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进行治疗,对患儿术中、术后各指标及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例患儿手术时间为(35±10.5)min,术中出血量(20±11.0)ml,引流量为0,住院(4.5±1.5)d,术后骨折愈合时间(11±2.4)周;所有患儿均未出现并发症且恢复良好。结论弹性髓内针疗效显著,创伤小,恢复快,愈合佳,值得临床用于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

  • 标签: 弹性髓内针 儿童骨干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弹性髓内治疗儿童四肢骨折的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儿童四肢骨折24例(锁骨中段骨折4例,肱骨近段骨折2例,肱骨干骨折2例,尺桡骨骨折6例,股骨干骨折4例,胫腓骨干骨折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2)和对照组(n=12),观察组患儿采取弹性髓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切口、时间及术中出血情况,平均随访6.5月,观察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2.61±1.02)cm显著短于对照组(12.03±2.38)cm(P<0.05),术中出血量(52.51±16.37)ml显著少于对照组(156.34±35.29)ml(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X线检查显示,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93.7%)显著高于对照组(79.2%)(P<0.05),观察组患者临近关节功能活动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差异不明显。治疗中未出现骨不连,无感染、畸形愈合和断情况,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弹性髓内对于儿童四肢骨折疗效肯定,且创伤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童四肢骨折 弹性髓内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髓内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髓内钉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髓内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都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采用髓内钉进行治疗安全性更高,降低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的出血量,降低了术后感染的风险,治疗的预后更好,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髓内钉 钢板内固定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应用于股骨下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股骨下端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48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48例患者为试验组,行交锁髓内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疗效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1.3%)低于对照组患者(68.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下端骨折应用交锁髓内治疗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下端骨折 交锁髓内钉 加压钢板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带锁髓内与加压钢板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80例胫腓骨骨折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治疗,对照组采用胫腓骨骨折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出现骨痂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去除内固定的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带锁髓内治疗考放行胫腓骨骨折内固定坚强可靠,对骨折端的损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加压钢板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图分类号R 68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7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锁髓内加压钢板用于股骨干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股骨干骨折患者,共93例,采用抓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46例,采用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47例,采用带锁髓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0.26±12.13)min、(304.84±23.56)ml和(38.53±7.94)d,均明显比对照组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膝关节恢复30°、60°、90°和135°的时间都比对照组对应时间更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比加压钢板用于股骨干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加压钢板 股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治疗成人下肢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或辅助小切口复位钢丝环扎交锁髓内内固定治疗成人下肢多段骨折26例。结果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26例均骨性愈合,其中1例胫骨延迟愈合,术后9月改为动力型固定后8个月愈合,2例股骨骨折不愈合,术后10个月时自体骨移植后获骨性愈合。所有患者未出现骨折畸形愈合、断、感染及膝、踝关节功能严重障碍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闭合或辅助小切口复位钢丝环扎交锁髓内固定治疗成人下肢多段骨折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髓内钉 股骨 胫骨 多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3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交锁髓内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优12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4.7%;对照组患者优11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9.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均有较好的效果,交锁髓内固定能够更加缩短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锁定钢板 内固定 股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交锁髓内与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1年10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肱骨颈骨折患者50位,按照Neer进行分型。二部分骨折16位,三部分骨折24位,四部分骨折6位。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5位患者使用交锁髓内内固定治疗方式,对照组25位患者使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方式.,其中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22位,肱骨近端PHILOS锁定加压接骨板3例。结果50位患者中在一年内有48位患者痊愈,2位患者内固定失效,导致骨折端移位畸形愈合。肩关节功能也按照Neer评分法评委优良可差四等。其中优20例,良20例,可8例,差2例。患者总体优良率为80%。结论二部分和三部分以及伴有肱骨干骨折的患者进行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优势明显,创伤小,手术时间使用少,术后能够早期功能锻炼。但是四部分及伴有肱骨头粉碎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接骨板内股固定治疗有着无法取代的优势。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接骨板内固定 肱骨外科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交锁髓内与加压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7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交锁髓内及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随访并观察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87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访时间7~26个月,平均12个月。交锁髓内组优良率为88.6%,显著高于钢板内固定组74.4%(P<0.05);交锁髓内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明显低于钢板内固定组1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优于钢板内固定术。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钢板内固定 骨折 胫腓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带锁髓内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加压钢板治疗,实验组进行带锁髓内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情况、手术切口及术后引流和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02.21±4.33)ml与(126.80±5.60)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20.21±11.22)ml,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12.80±12.80)m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中应用带锁髓内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帮助患者患肢尽快恢复健康,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带锁髓内钉治疗 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