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自我的活动消耗心理能量后引起执行功能下降的过程称为自我损耗,它是生活中诸多适应不良现象的原因之一。近几年的研究越来越关注自我损耗后效,通常涉及认知、情绪和行为这三个层面,其中个体的一般认知能力和社会认知、情绪、意志力和亲社会行为等都受自我损耗的直接影响。未来可探究三者之间潜在的因果联系,并对损耗后效上存在的争议进行澄清。

  • 标签: 自我损耗 力量模型 后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性血透(Malntenancehemoidalysls,MH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实施自我效能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73例MH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在专科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开展自我效能干预,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测评干预效果。结果在干预后,本组患者的ESCA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提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MHD患者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可有效改善和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自我效能干预 维持性血透 自我护理
  • 简介:研究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在社交平台上自我暴露的7个功能的差异以及自我暴露程度的差异,探讨大学生在社交平台上自我暴露的动机和程度。采用《社交软件使用行为调查问卷》《网络自我表露问卷》对某高校的17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社交平台上自我暴露的7个功能和自我暴露程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社交平台上的自我暴露的互惠功能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53)=3.200,P〈0.05],在自我暴露的程度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3.153)=3.422,P〈0.05)]。③大学生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的自我暴露的7个功能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自我暴露的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4)=2.169,P〈0.05]。

  • 标签: 社交平台 自我暴露 大学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和谐、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将45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继续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心理治疗,共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使用自我和谐量表(Self-ConsistencyandCongruenceScale,SCCS)、自尊量表(Self-EsteemScale,SE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ficacyScale,GSE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自我和谐量表中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因子分和自我的刻板性因子分显著降低(t=3.544,17.277,P均<0.01),自我的灵活性因子分显著增高(t=6.674,P<0.01);自尊量表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分显著增高(t=4.350,3.662,P均<0.01)。结论集体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和谐,提高患者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

  • 标签: 集体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自我和谐 自尊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我管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社区的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40名,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其中干预组120例,对照组120例,干预组对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宣教和指导未进行自我管理干预。结果两组组内干预后与干预前SBP与DBP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干预组效果更加明显,两组组间干预后SBP与DBP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 标签: 自我管理干预 高血压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全科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日常护理,干预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主要人口学特征上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个维度上得分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之间未见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教育措施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健康教育 自我护理能力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影响冠心病出院患者自我效能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出院的100例冠心病患者,收集病患的各项资料进行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自我效能调查,以调查询问的方式分析影响冠心病出院患者自我效能因素。结果100例病患的自我效能调查得为(79.97±7.42),得分指数为(0.58±0.12),本组病患的疾病认知和自我效能水平较为低下;经研究发现影响冠心病出院患者自我效能的因素主要为运动锻炼、教育水平、年龄、居住地及经济水平等。结论冠心病疾病患者的自我效能相对低下,收集病患的各项资料对病患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后发现,病患的自我效能主要受到运动锻炼、教育水平、年龄、居住地及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需要根据病患的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的措施进行有效改善,从而有效的提升病患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护理干预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对医学生从医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00例就读于本校的2013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独自匿名填写、现场统一回收。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自我效能评分及就业目标、理想的工作地点、就业心态、就业压力、待遇水平等内容。结果自我效能感评分得分0~31分的有0人;得分32~62分的有5人,占2.6%;得分63~93分的有47人,占24.1%;得分94~124分的有120人,占61.6%;得分125~155分的有23人,占11.7%。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93%的人表示有较大的就业压力,男性对就业压力的感知明显高于女性。自我效能感与从医意愿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对医学生的从医意愿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能提高临床医学生的从医意愿,减少医学人才的流失。

  • 标签: 自我效能感 从医意愿 医学生
  • 简介:本研究重点考察大学生的完美主义、自尊与自我妨碍3个变量的关系及自尊在完美主义和自我妨碍之间的中介效应。按照随机抽样原则从吉林省3所高校中选取1412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三变量间呈显著相关,其中积极完美主义与自我妨碍呈负相关(r=0.224,P〈O.01),消极完美主义“担心错误”“行动迟疑”“父母期望”维度与自我妨碍呈正相关(r=0.034;r=0.213;r=0.310);积极完美主义与自尊呈正相关(r=-O.431,P〈O.01),而消极完美主义的“担心错误”“行动迟疑”与自尊呈负相关(r=-0.292;r=-0.278)。结论:大学生完美主义、自尊对自我妨碍行为均起到预测作用,且自尊起到部分中介效应。

  • 标签: 完美主义 自尊 自我妨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校护生疼痛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效能现状以及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argoMcCaffery的“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表”自行设计两项疼痛处理方式以及一般自我效能问卷对285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285名护生疼痛知识平均答对率为37.9%,仅有0.3%的护士及格;不同年级、学历、性别、民族的护生答题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5名护生疼痛知识平均得分为5.67±2.17,自我效能感平均分为24.55±4.93,二者之间呈极弱相关性。结论护生疼痛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高校应重视疼痛知识的教育。

  • 标签: 在校护生 疼痛知识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以往我中心发现年度为2014-2015年,治疗时间均为2015年的感染者22例,采用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艾滋病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免疫重建与病毒载量下降水平明显改进,差异显著(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自我效能,防止发生不良事件,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指标

  • 标签: 艾滋病 针对性心理干预 健康宣教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西风东渐,东西方文化日益交融,在当下这种社会背景下,自我建构中二元型自我(高独立我且高依存我)的个体能更多使用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更少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因而显示出更好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

  • 标签: 自我建构 心理防御机制 独立我 依存我 社会适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容受术者自我接纳水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选取从2015年10月到2016年5月进入我院接受美容整形术的150例女性,采用问卷调查法与随机访谈法,利用自我接纳问卷与美容整形患者心理健康评估量表来对,美容受术者的自我接纳水平与心理健康进行评价。结果150例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美容受术者平均自我接纳得分为35.15±4.50分;平均心理健康得分为65.37±6.25分。由此可知,美容受术者自我接纳与心理健康的整体得分居中,即,美容受术者自我接纳水平还不高且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美容受术者自我接纳水平得分与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呈负相关性(r=-0.471,P<0.05),即,美容受术者自我接纳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程度也越高。结论美容受术者自我接纳得分与心理健康得分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美容受术者自我接纳水平得分与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呈负相关性;为提高美容受术者自我接纳水平,医护人员应当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护理与整形美容知识讲解。

  • 标签: 美容受术者 自我接纳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理教师的自我管理状况,分析影响自我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0所教学医院的535名临床护理教师,采用自我管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理教师的自我管理总分为166.08±25.5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自我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龄、学历、职称、职务、医院等级(P<0.01)。结论临床护理教师自我管理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应针对其影响因素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的工作及教学环境,以提高临床护理

  • 标签: 临床护理教师 自我管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PICC管道自我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需进行PICC管道的肿瘤患者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一般的护理方式,予以观察组全程护理干预方式,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成效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PICC导管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PICC管道自我维护中实施全程护理,能有效使患者的自我维护能力得到提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预后成效,值得临床领域不断推广与采纳。

  • 标签: 全程护理 一般护理 肿瘤患者 PPIC管道
  • 简介:摘要目的进食障碍在中国有明显上升趋势,但是社会对青少年进食障碍的关注相对较低,加上媒体报道提倡瘦身形象进一步增加进食障碍的风险。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注意,成千上万的家庭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了解青少年进食障碍的状况,并获得不同自我评估、社会因素下对进食障碍的影响。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安徽某市384名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调查青少年进食障碍状况,其内容包括进食障碍量表、家庭情况、自我评价和社会因素等。结果女生进食障碍评分(67.88±21.40)高于男生(57.09±21.73)(P<0.05);非独生子女进食障碍评分(65.96±22.51)高于独生子女(60.90±21.49)(P<0.05);大学生进食障碍评分(71.31±24.74)高于高中生(56.53±16.95)(P<0.05);对自己要求较低、学习成绩较差、学习负担较重、与同学关系较差、遇困难从不向同学/朋友求助者进食障碍评分较高(P<0.05);非常或一般关注媒体瘦身宣传、伙伴和/或朋友有节食者进食障碍评分较高(P<0.05)。讨论青少年进食障碍评分较高,加大媒体正面宣传、心理关怀、社会支持及同伴教育,可降低青少年进食障碍的发生。

  • 标签: 青少年 进食障碍 自我评估 社会因素
  • 简介:本研究旨在揭示中等职业学生的学业情绪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问卷》对上海某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共27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中等职业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自我概念存在相关,其中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与学业自我概念的4个维度均呈正相关;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呈负相关。②学业自我概念对积极学业情绪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学业情绪存在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其中学业成就价值对积极学业情绪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学业行为自控对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有正向预测作用。

  • 标签: 学生 学业情绪 学业自我概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诊疗过程中如何保护患者隐私。方法一医一患诊疗制度及相应措施。结果我院在诊疗过程中坚持了一医一患的制度,患者增强了隐私的意识。结论保护门诊患者隐私,医护人员应从细节入手,提供更多人性化的服务,这不仅惠及患者,也有利于维护医院的形象和声誉。

  • 标签: 门诊患者 隐私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