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手足腰反射点及足部反射区的刺激来治疗训练伤中的腰扭伤,观察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110例中经过3~7天治疗,按VAS评分,0分75例;3分以下24例;4~6分11例。结论应用刺激手足腰反射点及足部反射区来治疗腰扭伤方法简便,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扭伤 足部反射区 手足腰反射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反射性肠淤张X线诊断对临床价值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反射性肠淤张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X线诊断与临床价值分析。结果50例患者采用X线腹部平面的诊断方法均成功检出,诊断率为100.00%。结论采用X线诊断反射性肠淤张具有突出意义,能够明显提高急腹症的诊断率,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反射性肠淤张 X线诊断 临床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鼻声反射测量(Acousticrhinometry,AR)属于一种对鼻腔通气功能客观测定的方法,是通过声波(Click)传导技术对鼻腔进行快速、客观准确、无侵入的检查。随着研究的逐渐完善,AR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被广泛运用,同时与其他检查方法有效结合,逐渐应用到鼻咽甚至口咽的疾病研究中。本文对鼻声反射测量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鼻声反射 测量法 应用分析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部心脏反射区在冠心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对78例冠心病患者及62例非冠心病患者,进行足部心脏反射区压痛检查,并对各组病人组病人进行同样足部心脏反射区压痛检查,并压痛轻重不同,分为0~Ⅲ°,Ⅱ°以上为阳性。结果78例冠心病患者,足部心脏反射区压痛阳性率为71.8%,明显高于非心脏病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组及冠心病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0.05及0.05),结论足部心脏反射区对冠心病诊断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足部心脏反射区 冠心病
  • 简介:摘要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提出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此后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青少年犯罪的研究中,英国心理学家艾克森认为,儿童期的“遵纪守法”来源于经典条件学习,并且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经典条件学习的影响远大于操作性条件学习。

  • 标签: 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不良行为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术后床旁拔管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措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近2年来240台下肢动脉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6例的原因与护理经过。结果本组6例均抢救成功。结论在下肢动脉介入手术后,观察及时、护理到位、抢救及时,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危险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下肢动脉介入术后床旁拔管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典型脂肪-血液界面征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X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至2016年1月5日,将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经过X线检查、分析非典型脂肪-血液界面征,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CT检查,将两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阴性预测值10.00%和阳性预测值90.00%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非典型脂肪-血液界面征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X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非典型脂肪-血液界面征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 X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1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急救护理,掌握导管室介入治疗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及相关因素。

  • 标签: 桡动脉 VVRS 血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得宝松皮损内注射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得宝松与2%利多卡因注射液14混匀后皮损内注射治疗,每月1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醋酸强的松龙与2%利多卡因注射液12混匀后皮损内注射治疗,1次/周,4次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3个月后观察疗效及可能的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4%,对照组有效率75%;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得宝松皮损内注射治疗斑秃疗效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斑秃得宝松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