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项目护理的成本,探讨降低护理成本的方法,对物价局未来制定护理服务价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算临床常用10项护理操作成本,测算结果并与现行中山市二级医院项目护理收费价格对比。测算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完成护理操作成本。结果人力成本占项目护理比例最高,现行护理收费价格与实际护理成本差距很大,护理价格明显低于护理成本。结论降低护理成本主要应控制人力及耗材成本,现行护理收费价格不能体现护理价值。

  • 标签: 护理成本,护理价格,护理管理Survey on the operating costs and prices of 10 commonly used clinical nursing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C市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实施效果以及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收集5家样本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前后运营指标,进行纵向对比与横向对比,分析医药价格改革对公立医院运行的影响。结果2016年四季度大部分样本医院业务量、医疗收入及医疗业务支出同比均有增长,且医疗业务支出同比增幅普遍高于医疗收入增幅;所有样本医院药占比均明显下降,诊察、治疗、手术、护理等医务性收入占比则明显提高;大部分样本医院次均费用2016年四季度同比增幅要小于年度同比增幅。结论医药价格改革后,样本医院运行较平稳,医疗收入结构趋于优化,医疗费用增长有所控制,医药价格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及财政补助未能有效弥补减少的合理收入,需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实行三医联动,确保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城市公立医院 医药价格改革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承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26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31—65岁,平均49.6岁。手术彻底清创,创口内置载抗生素骨水泥。结果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4~23个月,平均17个月,感染均未复发,局部软组织无肿胀和压痛。结论清创后创口内置入载抗生素骨水泥是治疗慢性骨髓炎较好方法之一。

  • 标签: 载抗生素骨水泥 骨科 慢性骨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粘度骨水泥治疗老年轻中度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优势分析。方法2013年6月-2016年3月在我科收治的轻中度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应用高粘度骨水泥,对照组应用普通骨水泥,术后胸背腰部疼痛均明显缓解,两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椎体高度恢复明显,两组椎体术前术后高度恢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骨水泥渗漏,对照组有5例骨水泥渗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T检查椎体内骨水泥扩散度,观察组相对对照组较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粘度骨水泥,单侧椎弓根穿刺入路治疗轻中度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具有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少骨水泥渗漏,增加骨水泥椎体内扩散度,防止临椎间压缩性骨折的优势。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高粘度骨水泥 优势分析
  • 简介:摘要对我院1例高龄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并发肺栓塞患者的抢救成功中的护理方法和要点进行了总结。护理要点包括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尤其是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注意维持患者循环稳定,高度重视相关症状,一旦确诊肺栓塞,要及时做好溶栓和抗凝后出血的准备和护理;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术后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和相关出血症状的观察及护理。

  • 标签: 人工股骨头 关节成形术 肺栓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护理。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骨科行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接收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6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患者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中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治疗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便于患者的日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 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 老年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并发肺栓塞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并发肺栓塞患者,均采取相应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下床活动时间为(20.34±2.63)d,住院时间为(10.32±1.34)d。本组30例患者中,28例满意,1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3.33%。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并发肺栓塞起病急,术中抢救与术后抗凝时护理有着重要作用,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肺栓塞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高龄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外科手术中应用骨水泥型的假体和生物型假体的效果。方法对9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应用骨水泥型的假体进行置换,而实验组患者应用生物型假体进行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的伤口引流量,并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后再入院率以及死亡率上的数据差异不大(P>0.05)。结论生物型的人工假体固定性稍差,更利于关节功能的重建,而骨水泥型假体的连接较为牢固,临床上需根据患者情况,慎重选择。

  • 标签: 假体 骨水泥型 生物型 股骨颈 老年 骨折 手术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