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采用吡格雷联合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6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吡格雷联合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脂指数、胆固醇指数、脂蛋白指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结论吡格雷联合伐他汀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氯吡格雷 氟伐他汀 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比洛芬用于骨科手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比洛芬镇痛,观察组术后给予患者地佐辛复合比洛芬;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恶心,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经对比差异不明显。观察组患者的在4、8、12、24h的VAS评分分别为(2.12±0.92)、(2.05±0.87)、(1.52±0.63)、(1.18±0.21),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4.88±1.65)、(4.62±1.22)、(3.61±0.78)、(2.96±0.61),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比洛芬用于骨科手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地佐辛 氟比洛芬酯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吡格雷联合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分析吡格雷和伐他汀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一年间收治的9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参与研究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45例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实验组45例应用吡格雷联合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1.11%,经过对比两组差异明显,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采用吡格雷联合伐他汀对脑梗塞进行治疗疗效优于阿司匹林,为提高临床疗效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于治疗中。

  • 标签: 脑梗塞 氯吡格雷 氟伐他汀 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比络纷与曲马多在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1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A组(比络芬组)和B组(曲马多组)各56例。A组患者采用比络芬,B组患者采用曲马多进行术后镇痛。结果A组患者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眩晕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应用比洛芬和曲马多进行术后镇痛,均可以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副作用较轻,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氟比络纷酯 曲马多 妇科腹腔镜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脑梗死患者采用伐他汀与吡格雷协同进行治疗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任选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间所接诊的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盲选法,抽选组内32例,使用伐他汀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32例则辅以吡格雷治疗为观察组,针对疗效间差异进行对比。结果在本次治疗中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血脂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梗塞患者按照伐他汀与吡格雷协同治疗的方式,能有效提升临床针对该类患者诊治效率,帮助其血脂水平得到改善。

  • 标签: 氯吡格雷 脑梗塞 氯吡格雷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脑梗塞患者72例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36例再采取阿斯匹林治疗,观察组36例再实施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吡格雷联合治疗。将两组脑梗塞患者的NIHSS评分、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采用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吡格雷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脑梗塞 硫酸氢氯吡格雷 阿斯匹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芬太尼、芬太尼单独或联合比洛芬对甲状腺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择期行甲状腺手术女性患者80例,根据镇痛方式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记录气管导管拔出时间,评价两组患者疼痛镇静情况。结果S组、SK组拔管时间明显长于F组、FK组(P<0.05),S组、SK组与F组、FK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S组、SK组入病房后2h静态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FK组(P<0.05),四组患者镇静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舒芬太尼、芬太尼联合比洛芬都可以取得平衡镇痛效果,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明显更好。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氟比洛芬酯 甲状腺术后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比洛芬对食管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比洛芬+羟考酮组(A组)和比洛芬+吗啡组(B组)。两组术前30min均给予比洛芬50mg预先镇痛,术后均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A组缝皮前缓慢静注羟考酮0.03mg/kg,继以羟考酮0.8mg/kg+比洛芬100mg+阿扎司琼共100ml入泵。(B组)缝皮给予吗啡0.03mg/kg,术后吗啡0.8mg/kg+阿扎司琼共100ml入泵。记录两组术后2、6、12、24和48h患者的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术后48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药物追加和胸腹部不适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术后不同时点A组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8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药物追加例数明显减少(P<0.05),苏醒延迟、胸腹部不适感、恶心呕吐、嗜睡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羟考酮注射液联合比洛芬对食管癌根治术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 标签: 羟考酮注射液 氟比洛芬酯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洛芬注射液与地佐辛联用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取本院ASA分级Ⅰ~Ⅱ级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DF组(45例)和对照组D组(45例)。两组术毕前接静脉镇痛泵。对照组D组(45例)地佐辛45mg+昂丹司琼1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观察组DF组(45例)地佐辛30mg+凯纷150mg+昂丹司琼1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观察并记录术后48h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Ramsay评分术后8h、12h、24h、36h、48hD组明显高于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D组明显高于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洛芬注射液与地佐辛联用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剖宫产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杞地黄汤对眩晕症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眩晕症患者选择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眩晕症患者在口服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杞地黄汤,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为宜。结果研究组眩晕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3.53%),P<0.05。结论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杞地黄汤可显著提高眩晕症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身心健康。

  • 标签: 眩晕症 杞菊地黄汤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方法通过回顾总结临床资料并随机分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体会到对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是有效的。结论本组对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喜炎平注射液 氟氯西林钠 毛细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比洛芬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对中重度术后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及使用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在手术以后需要进行镇痛的200例中重度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安慰剂进行镇痛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比洛芬脂微球载体注射液进行镇痛治疗。对比两组给药以后的疼痛缓解程度以及给药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给药以后,观察组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用药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比洛芬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对于中重度术后疼痛患者有很好的止痛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 中重度术后 疼痛患者 止痛效果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加强饮食与便秘、休息、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时发现和控制并发症。结果认真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工作,防患于未然,准确判断及时处理对病人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醚与七醚用于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6月,选取期我院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肥胖患者7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治疗的次序,按11比例将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5例,气管插管后,对照组患者采取七醚维持麻醉,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地醚维持麻醉。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的呼之睁眼时间、第一次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指令应答名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七醚,使用地醚吸入维持麻醉的肥胖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苏醒时间明显较短,安全性好,二者在临床应用上各具优势,就麻醉效果来说,地醚更优。

  • 标签: 地氟醚 七氟醚 肥胖患者 妇科腹腔镜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延长米芬促排天数在不孕患者临床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收集不孕患者40例,分成两组,A组延长,B组加用人绝经期促性腺素(humanmenopausalgonadotropinHMG);结果HCG日两组内膜厚度,优势卵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率B组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部分常规口服促排患者,我们可以适当延长促排天数。

  • 标签: 不孕 氯米芬 延长
  • 简介:摘要高血压疾病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此疾病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性因素,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各类并发症,其死亡率和残疾率均较高。在治疗上,联合给药指将联合使用两种或以上的降压药物,进行控制血压,而采用降压药物进行控制血压属于临床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一个基本方式。有研究表明,固定复方药物比联合使用降压药物更具有优势性,其副作用小、使用剂量小,药物价格低,使用方便。沙坦钾和氢噻嗪药物属于固定复方药物之一,由紧张素Ⅱ利尿剂和受体拮抗药物组成,此药物也属于此类组成的首例。此类治疗方式已在临床应用多年,其耐受性和疗效均较为良好。此文章采用综述方式,其目的在于叙述沙坦钾与氢噻嗪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疾病的应用状况。

  • 标签: 高血压 氢氯噻嗪 氯沙坦钾 应用 联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护理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选择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执行优质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病情尽快康复,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