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均造成严重的影响。虽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但是仍然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为了给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文章结合实际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和稳定期防治加以探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采用慢阻肺稳定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慢阻肺稳定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0%,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采用慢阻肺稳定方治疗的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慢阻肺稳定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3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及临床确诊。结果病人休息时心电图50%以上属正常,异常心电图包括ST段和T波改变、房室阻滞、束支阻滞、左束支前分支或后分支阻滞、左心室肥大或其他心律失常等。疼痛发作时心电图可呈典型的缺血性ST段的改变。结论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少数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无明显改变,从而造成诊断的困难,这时,诊断应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反复多次记录发作时的心电图,终将会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法。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稳定状态、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程度、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度以及总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综合、系统护理,可获得显著护理效果。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护理 生存质量 恢复
  • 简介:摘要在单位发展过程中,员工的心理素质以及员工的心理健康与工作情况息息相关。最近几年,很多单位都反应出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及企业的安全和稳定,所以对员工负责就需要加强对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以此才能稳定好基层人员工作队伍,才能让其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 标签: 员工 心理健康 稳定 基层 队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70例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疗效评价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明显优于对照组(82.9%)(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优于不稳定型冠心病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不稳定型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患者采取硝苯地平控释片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推广价值。方法选本院近年收治确诊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据其具体治疗方案差异以每组4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联合厄贝沙坦)与观察组(常规治疗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综合评估2组患者心绞痛及血压水平,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对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患者除了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各项体征变化,保障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

  • 标签: 硝苯地平控释片 稳定型心绞痛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合理的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的影响以及作用。方法对42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进行规律康复锻炼。在健康教育、适度康复锻炼前后时期,分别进行疾病认知(BCKQ)、静息肺功能测定、6min步行试验(6MWT)、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对比教育及锻炼前后指标的变化。结果肺功能测定(FEV1%pred)前后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BCKQ评分较前有显著改善(P<0.01);患者6MWT及CAT评分较前有改善(P<0.05)。结论通过系统合理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规律锻炼,可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提高依从性,改善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健康教育 心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23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观察组),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并抽取同期采用23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传统剥离伤椎椎旁肌肉,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结果两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效果显著,创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椎弓根钉棒系统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手术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对患者使用PFNA进行治疗,在完成相应治疗之后,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76.02±15.23)min、闭合复位患者的平均失血量为(81.21±22.52)ml;切开复位患者的平均失血量为(258.24±31.14)mL、骨折复位良好的患者有90(75.00%)例,26(21.67%)例患者恢复较好,4(3.33%)例患者恢复较差,无1例患者出现骨不连情况,骨不连发生率为0.00%。结论对于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使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手术治疗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辛伐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影响。方法将就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辛伐他汀20㎎每晚一次,氯吡格雷50㎎早晚一次顿服;对照组硝酸之类、?受体阻滞剂及阿司匹林100㎎,两组均连续用药2周,观察各项指标,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的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可使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持续时间短,适宜临床应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氯吡格雷 不稳定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心电图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的心电图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应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氯吡格雷,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脑心通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心电图正常者有17例,异常者43例,而冠脉造影显示所有患者均有冠脉病变。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判定的符合率和灵敏度分别为90.0%和89.1%,显著高于其诊断符合率诊(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电图正常的患者,应结合冠脉造影等检查以明确诊断,以辅助确定治疗方案,以免造成误诊误治。脑心通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电图 诊断 疗效判断 脑心通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取不同类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普通T型钢板内固定(对照组,n=20)与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研究组,n=20)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优良率更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取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优良率高,而且并发症少,值得借鉴。

  • 标签: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普通T型钢板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曲美他嗪联合对患有不稳定性心绞痛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不稳定性心绞痛疾病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曲美他嗪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曲美他嗪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心脏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血脂水平检测恢复正常时间、心绞痛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曲美他嗪联合对患有不稳定性心绞痛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曲美他嗪 不稳定性心绞痛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卡维地洛对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其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性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卡维地洛。对比两种患者治疗后的血糖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血糖均获得良好控制,但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要显著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比两组患者血脂代谢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而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均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同时,加以使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对血糖血脂产生较好的影响,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 标签: 卡维地洛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检查确诊并收治的8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病例,并采用单盲、随机法将其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经分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2.36±0.21)次/d、持续时间(2.76±0.38)min及发作间期(6.37±1.04)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麝香保心丸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遏制心绞痛的发作,值得推广和借鉴应用。

  • 标签: 美托洛尔缓释片 麝香保心丸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